最近,重庆一家长被“熊孩子”打脸,原因是家中常用“激将法”,为让孩子更乖,家长经常性刺激孩子说:如果不乖,就把东西给妹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无辜表妹躺枪,自家孩子动不动就欺负表妹,连老妈亲妹子,表妹的亲妈都看不下去,直言“你家这孩子平时是不是就是挺强势的?”

可“熊孩子”亲妈却表示,跟别的孩子相处都十分和睦,也爱分享,可唯独对这个表妹锱铢必较。

后来经过一番回忆,亲妈表示可能跟自己家庭教育有关,因为平时孩子调皮时,家里总是对孩子使用“激将法”。

比如孩子在家玩了玩具不收拾,他们就会刺激孩子说:“你不收拾玩具,我就把你的玩具拿去送给小姨家妹妹。”吃饭不乖时也会如法炮制,给妹妹买玩具不给孩子买。

结合如今孩子对表妹的各种行为,妈妈认为原因大致出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中,激将法应该说不是什么新奇的教育方式了,但让人惊奇又感叹的,却是一些父母对激将法的用法,展示的跟“资本家煽动工人内斗”一般,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最典型的就是拉高踩低,别人家的孩子能上天,自己家孩子活着都是浪费空气,比如隔壁小王这么乖,你怎么就那么调皮,表妹这么聪明,你怎么就那么笨,收拾个玩具都收拾不好,那以后我玩具就买给妹妹不买给你。

一方面将对方捧上天,另一方面将孩子踩入泥潭,把两个孩子放在对立面,见缝插针告诉孩子,那个优秀的孩子是你的竞争者,如果你不够好,本该属于你的东西都将变成另一个孩子的。

但到了关键时刻,尤其是俩孩子都同时想要拥有同一件东西时,父母又化身圣母,告诉孩子:你是哥哥,她是你妹妹,你应该要跟她一起分享,甚至让着她。

给赏赐时,妹妹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妹妹想要哥哥的东西时,哥哥就要爱护妹妹?

对哥哥而言,感情妹妹才是亲生的,哥哥就是玩具储存器,妹妹要抢要争时哥哥就必须无条件给她,父母能让哥哥怎么想?这哥哥是充话费送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虚拟并高抬竞争对手外,中国式父母激将法的另一个错误就是无端加入嘲讽和打击,故意用刺激性的话或者反话鼓动孩子去达成某一件事。

比如,“就你这样慢慢吞吞的,十分钟能理的完玩具?”

“你要是能考到90分,猪都能上树了”。

你能看出父母的目的吗?作为已经形成自己认知的成年人来说,很容易就能看出父母的目的吧,就是希望孩子能认真整理玩具,认真学习考个好成绩。

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老板对你说,就你这样的能力,能签下这一单猪都能上树了。

你是会从此发愤图强证明给老板看呢,还是想胖揍老板一顿,抑或觉得自己不适合干这一行?

同样的道理,对于自我认知尚未形成的孩子来说,这样满心是爱的初衷,对于他们来说,却只能看到满嘴的狰狞,甚至因此自暴自弃,或者直接躺平。

而更过分的,则是孩子若因此奋发图强,就以采用这种激将法父母的尿性,揽功肯定第一名,若孩子因此放弃,则自诩自己有自知之明。

总之孩子好,是因为父母方法好,孩子不好,是因为他自己本身不好,父母只是说出实情而已。

如此教育方式,孩子又怎么可能因此变好,而且就算变好,多数也难逃自卑和讨好,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自己足够好,才值得被爱。

心理学上表明,儿童做出一个行为时,得到了他人,特别是父母的认可才会产生许多正面的行为,孩子的自我认可才会出现。

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反话、刺激、错误激将法下的孩子,只会产生三种结果。

第一种:躺平,自暴自弃,认可了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接受了自己慢慢吞吞、非常差劲和一无是处,彻底变成烂泥,还是不愿上墙的那种。

第二种:挑软柿子捏,就像这位重庆孩子,年纪小资历浅,搞不了自己父母,那就搞比自己弱的那个,也就是反复被用来刺激自己,抢自己玩具,夺自己关注的表妹。

第三种:蓄势待发,别人家孩子我看不见摸不着,自己父母不好惹,那就将这些负面心灵创伤按压积攒,直到青春期到来,加倍反噬。

所以,这类错误的方式,不叫激将法,甚至也算不上教育,纯粹就是单方面的摧残,或者说就是制造仇恨链,让孩子通过恨去争取上进,但代价却是让孩子陷入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错误的激励法,现在讲讲正确的激励法应该是怎样的。

一、是给予孩子一个可及的情绪奖励机制。

二、是不参与利益分割,以事件外身份参与谈话,也就是不管你做得好不好,都没有人来争抢属于你的东西。

三、就是不引入第三方,也就是不给孩子制造仇恨链。

举个例子,比如父母想要孩子认真收玩具,如果父母说,你不好好收(消极情绪输出),我(参与利益分割)就把玩具都送给表妹(仇恨对象出现)。

那么孩子如果好好收玩具了,大概率不是因为他良心发现,而是有了扭曲的趋势,有了对父母霸权的无奈和对表妹的仇恨。

而更坏的结果是,就算孩子受了父母如此大的刺激,孩子依旧不好好收拾,那么他基本就躺平了,以后家庭的教育也将寸步难行。

相反的,如果父母说,你好好收玩具的话(可及的正面情绪引导),你将得到一个宽阔的空间,可以随意打滚玩耍而不用担心被磕碰到受伤(既得利益)。

那孩子一想,收拾玩具对自己来说好处还是贼多的,能在地上滚来滚去多爽,那还是赶紧收拾了去爽上一番。

再比如,父母还可以说,赶紧好好收拾玩具(可及的正面情绪引导),这样我们就可以早点出门去买好吃的,逛得可以更尽兴(既得利益)。

正面引导+既得利益=自身内驱力,如此一一具备,不用竞争对手,孩子也能自发打鸡血,干劲十足。

再举个例子,父母希望孩子能认真学习,如果父母说,你怎么这么笨(负面定义),考这么点分数,隔壁小王(仇恨对象)门门一百分,你这样把我都没脸见人了(参与利益分割)。

那么这样的孩子往往也很难会去上进。

第一,因为笨所以考不出好成绩是自然规律,既然父母已经定义笨,那自己又有什么努力的理由,笨得更与众不同吗?

第二则是绝大多数父母会因此受到反噬,比如孩子对父母同样也会提出要求,比如我哪哪都比不上小王,隔壁老王还是老板呢,年入百万,在村里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你们怎么还是996,给老板吼上一顿屁也不敢放一个,你们怎么也这么不思进取,怎么不想办法当个老板。

而如果父母说,你这次考了80分,算是你比较正常的发挥了,如果更细心一点,也说不定能上个90分分,名次也能更上前,毕竟你总是能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那这孩子是不是一想,原来我还有这样的潜能呢,我这样的水平,原来是粗心导致的,那如果我再努力努力,不就成老妈心里的白月光了吗,这也不难啊。

所以,为什么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突然敢蹬鼻子上脸了,父母莫名其妙,觉得孩子不可理喻,

可孩子又何尝不是在经历无数次失望后,才不得不绝望的。

理解,从来都是双向的,一味要求孩子去理解包容父母的言行,却不给任何合理解释,那又有谁来体谅子女经受的痛苦和挣扎呢?

难怪有句话这样说,我们终其等孩子说一声感谢,却没想到孩子也在等父母说一声对不起。

孩子需要成长,但父母何尝不需同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