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知识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如若不主动更新知识讯息,稍有不慎,便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抛下,面临下岗失业的风险。

但是,明明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有的人非但没有感觉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反而开始怀疑“学习无用论”——

学来学去,时间是花费了一大把,收获却没有多少,反而平添了许多烦恼:

明明我已经很认真地做笔记、归纳总结了,为什么却总是学不会?

这知识点我清晰地记得我曾经学过,但是我却偏偏不记得我该怎么运用、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为啥我感觉自己好像学会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一塌糊涂?

感觉自己兴致勃勃地学了一大堆,就跟白学一样——别说为我所用了,关键这知识它压根不进脑子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知识它不进脑子”这种无效学习的情况呢?

根据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教授在《价值共生》中的分析与解读,我们不难发现,知识之所以不进脑子,无非是个人在知识的内化、知识的个人化上出了问题。

信息≠知识

想要真正掌握一门知识,我们首先得清楚——什么才是知识?

为什么总有人抱怨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懂得那么多东西,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总有人怀疑“学习无用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对知识的理解存在误区,把信息当成了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化,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轻松获取海量的数据,也使得加工海量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信息大爆炸并不会带来知识的“大爆炸”。如果没有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个人内化,那么我们就依然是知识匮乏的人。

例如,有一些人,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喜欢通过转述别人的观点这一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这种表达方式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经常性依赖这种“转述型”的表述方式,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把别人的知识当成自己的知识,那么他就难以真正具备掌握知识的能力。

要知道,别人掌握的知识并不等于“我”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别人的知识,就好比是考试题目里附上的公式,是一个信息点。对于没有真正掌握该知识的人来说,这公式就是一个有用的“无用信息”——这信息明明是有用的,但是在不知道该怎么使用的人手里,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而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被生活的考官判了“0分”,最终毫无所获。

所以,一个人拥有信息,并不意味着他就同时拥有了知识。知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个人化。只有经过个人内化之后的信息,才能称得上是被掌握的知识;只有把其他人的信息和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知识流动链:掌握知识、生成智慧的具体操作方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将信息经过个人内化,变成我们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呢?

想要清楚这一点,我们就得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什么是知识流动链。

知识的形成过程,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教授在《价值共生》这本书里说得非常明确和清晰——“形成智慧的知识流动链,需要先有数据,这是一个未加工的、客观的事实;数据经过加工,变成信息;再经过鉴别,即认知的过程,才成为知识;把知识应用到行动当中,就形成了智慧智慧是在应用知识之后才产生的。”

想要拥有知识,第一步,我们需要找到客观数据的真实来源

虚假的数据,就如同注了水,脑袋里进了水,怎么可能还寄希望于“知识它进脑子”呢?

数据造假不是一件小事——

因涉嫌流量造假,被人民日报直接点名“‘一亿转发量’,你们也真敢刷”的星援APP开发者一审获刑5年。

2020年瑞幸咖啡自曝承认伪造交易、数据造假,直接导致其股票六次熔断,间接导致美股投资者对中概股产生信任危机,美股上百支中概股全线飘绿,估值大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不客观、不真实的虚假数据,是科学与真理的绊脚石,不但不能让人掌握知识,反而会令人被谎言所迷惑和蒙蔽,阻碍其成长的脚步,甚至还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步,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信息。

仅仅停留在数据里是不够的,因为数字并不能说明一切,数字只是数字而已。没有经过加工的数据,是没有办法成为价值判断依据的

印度疫情突然失控,成为新冠疫情的“超级风暴中心”,其背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印度有关部门在解读本国新冠疫情形势之时,仅仅停留在数据层面,没有将其转化为信息的缘故。

今年1月,印度首都新德里为了评估新冠病毒的传播情况,进行了第五轮血清抗体检测,得出60%的被测者体内存在新冠抗体这一数据。印度媒体闻讯后纷纷表示庆祝——群体免疫指日可待!

日渐平缓的每日新增数据,仿佛也在“预示”印度新冠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然而,沉浸在良好的数据之中,放松了疫情管控、大肆举办传统文化节的印度,却忽略了——没有经过加工的数据,是没办法成为价值判断依据的。

倘若印度有关部门负责人稍微关注下2020年巴西玛瑙斯的新冠疫情历史数据,他们便会知道:完美的疫情峰型数据和群体免疫(70%的累计感染率)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已经得到控制。

根据巴西圣保罗大学的某项研究,7月份时,玛瑙斯当地居民的累积感染率高达66%,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日渐平缓;到了10月,累计感染率更是达到了76%,已经超过了群体免疫的临界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的玛瑙斯,从数据上看来,已经获得群体免疫,新冠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12月之后,尽管南半球的玛瑙斯正值夏天,天气炎热,但是疫情居然死灰复燃,而且迅速恶化。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远超过第一波疫情,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大幅增长,导致当地医疗系统再次崩溃。

印度重蹈玛瑙斯的教训,时刻警醒我们——数据需要经过加工成为信息,才可以帮助人们展开价值判断

第三步,把信息“内化”为个人的“知识”

既然知识是由对信息的鉴别、判断而产生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信息作出个人判断与鉴别,使其内化成个人的知识呢?

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关联、学会融会贯通。

之所以有人抱怨自己懂得很多信息,却毫无用武之地,甚至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因为他们陷入了无效学习的泥淖中,只是单纯地“填鸭式”接收信息,没有辨别力、没有独立思考。

什么才是有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度缝接新知识,将待掌握的新信息与自己已知的知识相关联,让原本彼此之间没有结构的碎片化的信息,通过关联,系统化、结构化、功能化;把别人的知识,经过自己鉴别和判断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拼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才叫有效学习。

拥有真正的知识对个人而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怎么甄别知识。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我们每天得到和关注的消息、信息、符号并不全都是有意义的,有时反而成了我们掌握知识的“干扰项”,让我们疲于面对应接不暇的干扰信息,削弱我们自身知识的个人内化能力。

要想克服这种状态,我们在面对纷繁的信息之前,需要拥有辨别力,而不是“分别心”。

所谓辨别力,是指人们对人与事物进行分析、观察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是人们在认清事情的本质、辨识其真正的价值之后做出的选择;而“分别心”,只是人们肤浅地根据事物的表面,区别对待人事物的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只有“分别心”而没有辨别力的人,常常被“金玉在外”所蒙蔽,看不到内里的“败絮其中”;亦或是因事物朴素的外表而心生轻视,忽略了其内部深刻的内涵。

除此之外,辨别力还是我们提升自我认知、不再自我设限的重要基础。

有时候,当我们在抱怨“我做不到”、抱怨“知识不进脑子”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不能够做到,而是因为我们打从一开始,就在自我设限,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换言之,某些时候,我们自己的自我否认、自我设限,竟是我们感受“知识它不进脑子”、无法将信息内化成个人知识的根本原因。

数字化时代,信息过载,知识迭代速度太快,时常让人感觉跟不上变化的节奏,令人无所适从。但是,与其说是世界不断变化带来的挑战让人难以应对,不如说人们难以应对自己的固执和“老古板”,不敢走出“舒适圈”、懒于了解新潮流、不想尝试新事物。

知识是动词,不是名词。真正拥有知识的人,更加理解什么叫做“活到老,学到老”,因为他们懂得:在知识面前,没有人可以高高在上,时代会淘汰一切落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