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心理探幽系列】

文丨君为国

今天我们接着给大家推送澳大利亚《今日心理学》杂志3月刊上的文章,今天的两个案例的主人公可以用“惨兮兮”来形容,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度过了心理的低谷期,所以我们若能从这些案例在“完美”和“够好”的讨论中有所领悟,能以更适合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家庭和另一半,那将是很大的收获。下面就让我说给大家听听。

放弃完美会让我们远离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大学期间,杰·布兰德斯玛在一次车祸中受了严重的脑损伤,脖子骨折,差点死掉。这次事故也对他后来的婚姻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他以前总是想:自己的车要是没有被那个醉驾司机撞到该有多好。在花了一段时间思考和接受现状后,他抛弃了以前挥之不去的“完美想象”,开始积极地利用社会支持项目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也确实感觉到自己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贝勒医学院(全美最杰出的医学院之一)的杰西卡·罗尔博士从自己的育儿体验中认识到,远离完美会使家人之爱变得更加真实和无须愧疚。她在和自己丈夫外出度假庆祝结婚纪念日的时候,把女儿交给了全托中心,她因此内心不安地问丈夫:“我们在外游玩时你不觉得对不住孩子吗?”她男人回答说:“一点也不。”(呵,男人)

作为心理学家,杰西卡意识到“孩子不在身边,好妈妈就不会开心”的想法不正确,同时还分析了这种想法的成因:这种有害的感觉源自人们没有按照某种方式做事或者做错了事之后的自我评估,对于妇女的影响尤其严重。

因为事关孩子成长,内疚心理是几乎所有母亲非常熟悉的一种体验。来自芬兰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宠爱一个孩子胜过另一个、与人们关于好母亲的想法不相符等几种情况发生时,当妈的最容易内疚。因为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的成长负完全责任,因此作为母亲,我们不能辜负自己或社会对母亲的期望。问题是我们设定的标准常常无法达到,愤怒、怨恨、逃离感就产生了。为人父母,在得到愧疚感这样的副产品是常事,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实际上这些标准并没有那么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好处。

杰西卡的结论是,期望完美的关系注定会失败,不断追求完美会导致种种焦虑,以至于孩子们都能感受到。只有在远离完美和成为“说得过去”的父母后,家庭中的爱才会变得真实起来;抛开完美主义及令人不快的愧疚感,关注当前重要的事物,确定自己“够好”(注意,不是完美),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有“够好”的伴侣是一种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玛姬·马里斯科丢了工作,陷入经济困境,偏偏她的祖母和最好的朋友又患上了痴呆症被送进了护理院,生活上的巨变让玛姬痛苦不堪。但艰辛也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她自己是谁,以及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她开始庆幸自己周遭发生的很多事情并没有降到自己头上。

海法大学前校长亚伦·泽夫教授认为,我们在面对自己的伴侣(男友/女友)时,如果Ta不符合自己的浪漫想象,那么这时告诉你的伴侣Ta已经“够好了”可能会令人不满足。因为“够好”一词意味着“可以容忍”,这与好莱坞影片里描绘的激动人心的浪漫情节可差远了!毕竟拥有一个够好的伴侣意味着我们时常要和浪漫做一些妥协。

那么,我们应该不应该寻找“够好”的伴侣呢?在理想的浪漫关系中,Ta越好,你想要的就越多,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贪欲(笑)。相比之下,有些人甚至连“够好”的伴侣都没有找到,仅仅是“凑合”而已,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最初看起来不够好的另一半最终可能成为最合适的伴侣,这是因为我们在让自己适应自己所拥有的另一半方面会变得容易一些了。

亚伦·泽夫一个已经结婚30年的熟人告诉他:“10年前,我丈夫曾经跟我说,他给我们的关系打分——7分,满分是10分。听他这么说时,我非常沮丧。但10年过去了,我对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挺满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凡事皆有成本,真有石原里美这样的老婆,能不能hold住,大家自己心里有数。

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考虑到寻找替代品可能付出的成本,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过日子嘛,我们最好现实些,寻求到的最佳解决方案不一定就是能最大程度提高收益的方案,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可是,偏偏很多人倾向于将注意力放在他人拥有的东西上,而不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上。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家哈里·法兰克福认为,满足感是一个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而不是他人拥有的东西的态度的问题。如果Ta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不适合你,那么Ta再帅(美)再多金,也可能不是你的菜(虽然有读者不这么认为)。

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利·芬克尔表示,追求“够好的婚姻”并不丢人,我们可能定位很高,但我们也应该有能力接受称不上完美的婚姻,日复一日,有一天我们也许会体验到“家中原来有宝”的感觉。相比之下,不断的比较才是致命的。

让我以朱德庸的著名漫画《我从11楼跳下》来结束今天的内容吧。这幅漫画很多人可能看过,寓意很深,这里让我们重温一下。感谢大家关注和阅读我们的公众号,愿你拥有平静、幸福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