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心理探幽系列】

文丨君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关退役军人心理咨询的新闻和话题越来越多说明我们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众所周知,由于军地之间在工作和生活等诸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退役军人在从部队转向到地方发展时普遍需要一段心理适应期,服役时间越久,这段转换时间经常也需要更久。我们公众号今日起开启一个新的版块“退役军人心理探幽系列”,这里有他人的心得,也有专家的视角,目的是在退役战友们面临人生第二次转身之际在心态调整、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等方面更加平滑。

今天要推送的文章,缘起于小编上周看的一篇澳大利亚《今日心理学》杂志3月刊上的作品,里面有5个案例,旨在说明对于我们这些既非班级上的佼佼者、也非单位“十佳员工”、更不是伴侣心中完美爱人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错的,并且在生活的大多数领域也足够好啦。虽然文章里用的都是国外文化圈的心理案例,但是同样会使我们获益良多,下面我就转述给大家。

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不是别人塞给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希·乌姆巴是来自非洲南苏丹的姑娘,机缘之下她来到纽约读大学。初来国际大都市,她总忍不住把自己和其他人作比较,感到自己做得不够好,为此怏怏不乐。现在,她已经在逐步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内心,能够独立生活和支付房租,感觉生活得还不错。

西雅图的临床心理学家埃里克·詹纳佐认为,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要命的问题:“我在别人眼里活得怎么样?”——其实小编觉得东方人也差不多,或者更严重(笑)。这个问题将我们推向自己讨厌的职业,说服我们整容,诱导我们购买某品牌的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追求成功俨然成了一门宗教,它在情感和认知层面上指导我们做出各种决定,但这种成功不是自我定义的成功,而是由人们根据一个人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来给出的。这就把想成功变成了一个危险的游戏,让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在不停地拷问自己:“自己做的还不够好。”焦虑由此产生。

为了成功我们一直在攀登,但目的地在何方?想象中的目的地像伊甸园般美好,由于没有任何现实可能与这种幻想中的目标相匹配,所以对的感觉几乎永远不会被找到,很多人也就难免被这种强烈渴望引发的危机所折磨,在一个没有尽头的梯子上继续攀爬。心理学家詹纳佐给出的药方是:对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安之若素,对社会地位的追逐适可而止。小编对他的见地非常欣赏,但是后面的建议怎么看来看去好像就是两个字——“知足”(笑)。

平均分已经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易斯·拉德维兹从8岁开始演奏长笛,水平不低,甚至在纽约内基音乐厅演奏过。逐渐长大后,她看过了更大的世界,她知道天外有天,自己不是最好的。这种感觉一直延伸到成年后,她现在成为了模特,仍然感觉自己很普通,感觉自己比别的模特更胖。不过,她现在正努力将那种压迫自己的感觉抛在脑后,越来越开心了,她甚至捡起了好久不吹的长笛。

在佛罗里达大学读新闻专业的格蕾丝·布莱尔认为,成年人的职业生涯中,求职简历就是衡量我们的一大标杆,但是简历使用的标准化的成就衡量方法甚至会吓跑一些成绩远超预期水平的人,我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网做培训时遇到的抱怨自己简历不够亮的年轻人真的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这位老同事现在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在群里的一句话让我加深了对“人生平均分”的看法。

布莱尔引入的是一个平均分的说法:你拿个平均分也是不错的。现实中大家很多时候拼尽全力避免和平均分扯上联系。但一项这方面的研究表明,参与者总体上倾向于将自己的能力评价成高于平均水平(高看自己果然是人性的弱点哈哈哈),而且人们习惯于把平均水平和低水平之间划等号。

布莱尔认为,平均分能解决这种扭曲带来的很多问题,平均分能使我们把对成功的认识从定量(更多的钱,更高的地位等等)转换为定性,看待成功的维度更加丰富之后,由此带来的幸福本身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取成就感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丽莎·科里是大家俗称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她大学就成为啦啦队的风云人物,有个完美的男朋友和一个不缺爱的家庭,许多人毫不掩饰地对她表达出艳羡之情。她却时时想着超越自己,想变得更苗条、更聪明和更优秀,结果却陷入抑郁。如今她状况好多了,口头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很高兴成为我自己。”

社交媒体真是个神奇的大舞台,你可能在微信上看到了朋友雄心勃勃的成就,包括在疫情宅家期间学外语小成,或者学会了Python(这门语言被广告玩坏了是不是啊),然后再被知乎推送一条“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兰娜·杰斯特表示,学习就是一个人被迫以重大方式改变自身行为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一直在跟我们作对,用无意识的对抗来应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新习惯的养成。所以,别人的秀“成就”多数时候只是表明别人找到了一条适应个人习惯的学习路径或者目标,你大可不必为此自惭形秽,你只需静下心来摸索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就可以了。

篇幅所限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我们刊登本文的下半部分,感谢大家关注和阅读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