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关系/姓名
蔡品方(1937年~2021年)
郑招莲(配偶)、蔡大昌(长子)、蔡雅芬(大女儿)、蔡大仙(次子)、蔡桂芬(小女儿)、蔡大勇(三子)、陈三翠(大儿媳)、蔡银兵(孙子)。
家庭成员有一妻二女三子,三个儿媳两个女婿,一个孙子四个孙女,一个外孙四个外孙女。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1937年春天,蔡品方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里冬村。家中排行老小,是蔡家第七个孩子,另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蔡品方出生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战火不断、硝烟覆盖的年代里,人们不仅面临着战争带来的生活苦难,也经历着吃不饱、穿不暖,有病无处医的生存考验。
抗战时期因战争而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以及战后劳动力不足的局面。国家便鼓励多生多育,再加上生育没有节制。因而一对夫妻养育数个孩子,就成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建国初期,由于物资匮乏,生产力不足,经济水平与物质水平低下,大部分家庭都急需解决温饱问题。年方十余岁的蔡品方,与哥哥姐姐们在父母的艰辛抚育中成长。
当时的孩子身上所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或别人穿过的,儿时的蔡品方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被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衣服,不断出现在拍摄旧时代的影视作品中。
即便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物质水平大幅提高,许多人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依然保留了不铺张不浪费,节俭度日的生活习惯。
同样出于物资匮乏,许多家庭无法保证一日三餐,不少人甚至向亲戚邻里借粮维生。当时主要的粮食有大米、小麦、番薯、土豆、玉米等。但由于经历过战乱,生产力不足,导致粮食作物产量低下。
因此许多家庭的餐桌上,不是番薯,就是稀粥。一碗粥喝下来,大部分是汤,少见米粒。把番薯当作正餐也是因为家中无米,甚至不少人还吃过糠。对于儿时的蔡品方而言,能吃到米饭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婚姻家庭
二十四岁那年,在生产队工作的蔡品方,结识了比自己小几岁的郑招莲。不久便结为夫妻,开启了婚姻的大门,从此二人朝夕相处,甘苦与共。
妻子郑招莲原为台州市黄岩区人,由于家境清贫,为图温饱而与姐妹几人相约来到临海市。机缘巧合之下,与家住东塍镇里冬村的蔡品方相识。(猜想是经由他人介绍而相识)
蔡品方与郑招莲先后生养了五个孩子,分别为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蔡品方主外,青壮年时期在生产队工作。郑招莲主内,照养五个孩子与家务之事。夫妻二人分工协作,过起了七口一家的幸福生活。过程虽然艰辛不易,但也知足美满。
工作经历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刚经历过战乱的中国,为了避免经济发展的盲目与不确定。从而采取了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进行事先计划的经济发展,被称之为计划经济。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公社应运而生。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辖生产队。农业生产通常由生产队组织,社员则以生产队为劳动单位。并且生产队以“工分制”作为劳动的计量和分配依据。根据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每个社员的工分标准有所不同,社员每个工作日都会记录工分数。到了年底,社员会按照所持有的工分数,获取报酬与分配。
青壮年时期的蔡品方在生产队工作,由于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从不偷懒懈怠,每年都能获得高工分数。到了年底,蔡品方所获取的报酬与粮票,足以养活一家人。此外还经常接济生活拮据的兄弟一家人。
直到1983年,国家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四十多岁的蔡品方开始耕种自家田地与各种常见农作物,如土豆、番薯、芋头等,一般只供自家食用。此外,养牛与养猪是蔡品方收入来源之一。家牛不仅可以用来耕田,还能售卖给他人获取收入。家猪部分用来食用,部分也可售卖。
虽然当时镇上已是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物资商品不断丰富,食材也日益增多。但生活在农村的蔡品方一家人,依然可以不用去镇上买菜买米,就能解决一家人的伙食。毕竟所养的猪、鸭、鸡等家禽,以及所种的农作物和水稻,几乎能满足日常饮食所需。
晚年归宿
蔡品方五个孩子成年后长期在外地工作,大女儿与二儿子甚至远在新疆经商。而大儿子、小女儿与小儿子则在浙江宁波工作生活并且安家。每逢过年之际,五个孩子都会带着家小回到临海市里冬村团聚。
2002年,蔡品方因肺病而随几个孩子来到宁波市住院治疗。同时,妻子郑招莲卖掉了家中的牛,打点好一切,随孩子们一起来到宁波照顾治疗中的蔡品方。在经过妻儿的悉心照料与医生的治疗之后,蔡品方逐渐恢复了健康。
此后的蔡品方与郑招莲在宁波定居,生活较为安定圆满,并且与小儿子同住,直到终老。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每逢过年之际,阖家团圆,很是欢喜。
2021年,八十五岁的蔡品方在妻子郑招莲与五个孩子的陪伴下去世。虽然从小到大,经历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计划经济时期。但在老年以后享受到了物质满足与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一生虽有坎坷但也圆满。
作者回忆
01.
九十年代初,农村家家户户都盖有一个灶台,灶台上放置一口大铁锅。爷爷和奶奶两人会配合做饭,奶奶负责煮饭炒菜,爷爷负责烧柴火。年幼的我常常会坐在爷爷旁边看他烧柴火。
02.
农村的早晨,公鸡打鸣时,天才微微亮。奶奶总会早早地起床编织草帽和做早饭,爷爷则上山砍柴与割草喂牛。记忆里,爷爷每年都会养几头猪,猪食多为番薯渣。此外,鸡、鸭、鹅也少不了,除了能够下蛋供食用,家禽也可以在过年时做成佳肴。
03.
由于煮饭做菜用的都是柴火灶,因此爷爷常常会去山上砍柴。儿时的我多次跟随爷爷前往山林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我主动要求背柴。爷爷将两小捆柴用一根树干穿起来放在我肩膀上,爷爷则扛着两大捆柴紧随其后。没走几步路,我就感到肩膀酸痛,嚷嚷着“背不动了”。
04.
有一次爷爷用锄头松土,准备种植番薯、土豆之类的农作物。时约五到六岁的我忽然往爷爷跟前靠近,锄头刚好锄了下来,我低头一看,近脚趾头的鞋面破了一个洞。爷爷神情紧张,立马丢下了锄头,将我脚上的布鞋脱去检查了一遍,所幸的是锄头并没有伤到脚趾头,只是锄破了布鞋。虚惊过后的爷爷放松地笑了起来,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05.
记得爷爷砍柴回来,常常会摘一些茅楂给我吃。有时候我也会向将要出门砍柴的爷爷讨要茅楂。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但还是记忆犹新。迫不及待走向爷爷跟前,伸出小手讨要茅楂的画面,仿佛还在昨天。“爷爷,我要吃红的毛楂”……
作者|蔡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