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我从不认同人分三六九等的说法,也从不喜欢用一类人去囊括一帮人,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片面。

有时候,我们感觉贫困像是一个强有力的磁场或者黑洞,一旦掉入贫困的陷阱,我们便很难摆脱贫困?

这是个人的特质造成的,还是环境、家庭结构使然?

俗话说:“穷无根,富无苗”,这句话意在劝勉人们要努力上进,同时又不要太过势利。

它告诫人们哪怕是穷人只要通过努力拼搏一样也能够成为富人;而人的穷富,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总能发现一个问题——有的人即便是穷尽一生都在“努力拼搏”,可他们得到的却仍旧是贫穷。
这似乎也与这句俗语格格不入,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境况呢?

一种观点是关注个体的能动性,穷人是懒惰的,没有责任感或者不够聪明;

或者穷人有着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不能促进他们拥有诸如努力工作、诚实守信、自力更生等。

贫困绝不只是带来“人有我无”的相对剥夺感。

贫困还意味着被排斥感,一种无法参与其中的羞耻感,譬如因为没有一双球鞋,你可能无法参与足球比赛;

因为缺乏必要的财力,你可能无法参与社群的礼物经济,缺席各种红白喜事,于是成为社群里的边缘人。

贫困还意味着丧失对生活的支配感,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更可怕的是,贫困具有很强的代际传递性。

富人家庭的子女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更为发达的社会关系网络,从个体的角度看,他们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

从社群的角度看,他们处在一个更加友好互惠的社会位置。

反观穷人的子女,他们不仅更有可能辍学,父母的离婚率也更高,甚至可能由未婚妈妈抚养长大,他们更有可能遭遇各种疾病的风险,却缺乏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支持。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维,更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当你还在说“赚钱不容易”时,代表你还活在过去残留的记忆里,还活在催眠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的“穷人思维”里。

思维都是根深蒂固的,而且自己难以觉察其中的问题。

“穷”和“匮乏”是两码事。

很多人过得并不幸福,其实并不是因为真的“穷”,而是“匮乏”。

匮乏感不仅会让人变得焦虑、充满恐慌,而且连智商都会降低,几乎所有人在生活中做的那些愚蠢的决定,都跟匮乏感有关。

当人的内在资源不足时,他可能就会把眼光投向外界,通过外在的事物来缓和安全感缺乏带来的焦虑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认识的很多老人,尽管儿女收入非常高,每月都给他们很多钱,但他们仍保留着上个世纪物质稀缺时代的习惯,要省钱,要囤积东西,怕将来用得上。

这都是他们那会儿穷的时候养成的应对稀缺的策略。

家里没用的东西舍不得扔,塑料袋、油桶、鞋盒子要囤起来留着放东西。

不再穿的衣服塞满了衣柜,每次换季整理都累得够呛,想着送给哪个亲戚,可是这年代了谁要啊?

看着什么东西好,就把什么东西往家里带,久而久之,家里就成了一个收废品的现场。你觉得那些东西好,因此对自己就没有了什么要求。

哎,这东西可以,留着,能用就行了,人就因此产生了惰性,不要求自己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你什么都舍不得扔,只看眼前的利,不考虑以后的弊,想不穷都难咯。

“穷人思维”穷怕了,买东西图的是单纯的便宜,理论上是可以用更少资源买更多数量。

看到打折促销和附赠小礼品就兴奋,就不理性了,有买一送一还便宜的就绝不考虑那个价格高的但更合身份、效用更大的东西,不占这便宜心里就难受。

结果呢,买回来一堆用不上的东西,还占地方,而下一回再去,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即使现在有钱了,物质上不再穷了,但惯性思维很难改过来。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做 " 隧道视野 "。

指的是,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能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格局小的人,一心专注于获取微小的利益,格局大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人生这条隧道,每个人长短不一,有的人能走出来,有些人一直在走。

精神上的贫困

为什么会那么可怕?

什么是“匮乏感”?

匮乏感是一种内在的感受,也是一种经验记忆,它来自原生家庭的价值观,也来自成长过程的错误认知,它让人心总觉得填不满。

这种匮乏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一个常年吃饱饭的人,偶尔饿一顿,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它当做减肥,而一个常年挨饿的人,会因为饥饿而产生恐惧,这种恐惧会让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搜索食物上。

同样,一个穷人就只会想着挣钱,不顾其他。

匮乏不只是一种客观状态,也是一种心理模式。

即便人们幸运地暂时摆脱了匮乏的状态,也会被这种匮乏的心理模式纠缠很久,这种心理模式很容易让人重新陷入匮乏。

孩子天生都是有忧患意识的,他们害怕家里穷、家里缺、家里没有别人家好。

他们会因为父母的“哭穷”和对比,变得不安和没安全感,因此会克制、收缩自己的想法和欲望,慢慢变得思想和行为,都畏缩起来。

《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里说:如果孩子从小就是“穷人”,那么他一生都会是“穷人”。

“哭穷”式教育,最容易给孩子制造匮乏的感觉。

而物质上的匮乏可能是一时的,而精神上的短缺,则是一辈子的。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但是很多人无法接受这种理念,他们会反驳,那我的出生,我的原生家庭不是我能选择的,不是我创造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经常的“哭穷”会让孩子有匮乏感,容易造成孩子心理自卑,觉得自己家不如别人。

父母在童年满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级的需求层次。

否则物质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惟利是图、处处追逐金钱,历史上很多大贪官都是小时候穷怕了导致的后果。

其实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否富足或贫瘠,并不完全是由于物质是否缺乏而导致,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

即使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过分地跟孩子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或者大人处处对金钱执着,甚至将金钱的维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么孩子的内心也是不能富足起来的。

过度「外部归因」

很多人在抱怨命苦的时候总喜欢把事情做不成归结为外部因素,仿佛和自己什么事儿都没有一样。

穷人的思维习惯是:他们做到了,是因为他们出身优越,运气好,有关系,才能够做到。

富人的想法是:他们做到了,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我怎么才能够做到?

当你抱怨外部环境的时候,你就等于放弃了让自己成长。

当你变成自己命运的受害者时,其实连这种受害者的状态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进而强化了你过去命运的轨迹。

那些在物质上过得拮据,或者是拥有财富也始终感到匮乏的人,大多都有内在匮乏和限制性信念。

而这些信念,往往都是在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里塑造而成。

有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小时候的我们就像一台摄像机,把我们接触的大人们的各种信息拍摄下来。

等到长大之后,我们又像一台放映机,在一定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就会把那些过去录制的信息给放映出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与原生家庭纠缠。

忽视教育、法治、医疗,心态急功近利。

许多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多数在初中时,就结束了学业。

辍学之后,便是荒荒莽莽的自由。

然而,自由对沮丧的加深,并不亚于它的舒缓作用。

当一个人没有目标以及相关准备时,自由会让他无所适从,会让他恐惧、急于逃避。或者带来不受监督、免于责任的幻觉,可以不计后果,为所欲为。

许多女生刚成年就做了母亲,而男生到处游荡,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直到今天,依然在游荡。

童年生活贫穷的成年人,杏仁核活动增强,前额叶皮层(PFC)活动减弱。

这一结果在研究者调整成年收入因素之后仍然存在。

杏仁核在PFC的控制下,探测威胁并对其做出反应。两者均在大脑对压力的情绪响应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杏仁核与PFC的异常活动,或导致抑郁、焦虑、冲动性攻击行为。

换句话说,儿童期的贫穷,会造成个体在成年后出现一系列的精神心理问题。它让个体变得躁狂,判断力低下,仇恨入心,继而生出毁人毁己、伤害他人的冲动。

当家长向孩子「哭穷」,本想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但却给孩子套上了沉重的心理枷锁。

心理学家说,父母无论穷富,面对孩子的物质欲求,首先要做到肯定——

你的欲求没有错,你值得拥有好东西。

然后才是拒绝的理由。

否则,一味地打压、责备孩子,只会让孩子自惭形秽,不敢再向往美好的东西、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

很多人会经常说: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金钱,我不够聪明、不够漂亮、不够成功、不够富有,这背后的思维是潜意识里的匮乏。

物质上的贫穷可以改善,但是一旦精神贫穷了,就很难再矫正。

心理学说安全感是我们生而为人,生活在世上,最底层的需求和心理需求。大部分来自于幼年和童年的家庭经历,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是否给了我们足够多的保护,是人类的一种渴望肯定,渴望安全的心理需求,是我们生命一切的基础。

心当一个人有了安全感,才会从心智、精神、能量层面走入一个稳定的自我发展。

从古至今,中国人把安全感寄托在土地、钱和物质上,却未能真正抹去内心的那一抹不安。

你是否有自己的自我价值?

每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都来自于不同的方面。

有些自我价值来自自己的能力,有些自我价值来自家庭的幸福,有些自我价值来自他人的认可,有些自我价值来自物质的丰富。

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必须得有发乎于己的自我价值。

发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也可以叫做稳固的自我价值。

这部分自我价值来自于自己对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与钱的多少,与地位的高低,与外界的评价无关。

有两种价值观,一种价值观,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来自己身价百倍;

另一种价值观是: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了,所以身价百倍。

你若好,身边人都好,你若贵,身边都是贵人
你若贵,一切贵!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