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逃脱不了必须谈及的一个课题。

幸运的是,香港电影有《无间道》这样顶级的作品,而不幸的是,《无间道》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作品足以撑得住顶级,即便是同样好评如潮的《无间道2》。

比起好人坚守初心成为好人的主题,显然反派角色容易在表现上有更多魅力,也是因此,很多人记起刘德华,可能记不得他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记不得他唱过多少歌开过多少演唱会,记不得他饰演过多少角色……但一定记得他说过的那句话:“我想做个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好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最新的代价,便是好人不得不用自己的“面子”,拍摄了一部努力戳人泪点,却满篇自嗨的电影——批评首秀,送给这部由刘德华参与制作但却没能给大家带来期待的《热血合唱团》。

美国知名华籍指挥家严梓朗被恩师叫回香港,带一帮问题学生组织一个合唱团,参加一场比赛。

问题学生中,有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恋爱脑、自闭症……所有问题儿童的问题,都变成了严重sir的问题。

严sir教导着所有学生。

所有学生在生活中都面临着自己的问题。

几个孩子意外听见了其他合唱团的声音,十分感动,并表达了敬意。

截至目前的15分钟,没有一个角色,能够让人记住。

所有的角色,都像是脸谱般的存在,虽然都有故事可言,但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被人记住。

即便是男主严梓朗严sir,也只如同象征意义般,出现了片刻,就消失了。

故事都集中在年轻人们身上,但是这所有的故事,一个主角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角色,是电影讲出好故事的核心,角色的起伏,奠定了电影的基调和主题。

而《热血合唱团》从一开始,就想以群像讲故事,却做不好群像的基本功课——优秀群像案例可以参考低成本制作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

眼前这部连主角是谁都没有锁定的《热血合唱团》,即便再热血,也逃脱不了难达到及格线的结局。

合唱团唱得令严sir难以忍受,严sir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合唱团团结一心,但无论如何做,都没有让人看出——这部电影的主角是谁。

这场景让人不由得想起《功夫足球》,一开始就点明了主角是谁,并且,将主角深深踩入地底——极致的对比,才能创造极致的体验。

没有主角,便没有替代者,替代观众来体验这场电影的精髓。

回到电影中,严sir参加了一场晚宴,发现了合唱团赞助商以合唱团为由宣扬自己的意图,又发现自己原本的合唱团没有获得应有的嘉奖,于是因此讯速地陷入自我怀疑中,而这,电影才进行到23分钟。

至此没有任何起伏地,他让每个孩子唱出自己的声音,孩子们选定声部——一切的一切,都顺利得像一笔流水账,走到哪里便流到哪里。不管沿途风景如何,都只是行色匆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严sir又相继迅速解决了破碎家庭、单亲家庭孩子们的问题,收复了恋爱脑孩子的内心,将合唱团所有孩子的问题,都一一解决。

整场故事,顺利得像是有命运安排一般。看似主角的严sir所经历的一切,就好像只是一场简单的选秀:选择出足够合适的孩子,演一场华丽昂贵的表演。但没有一个人在意,这场表演有没有灵魂。

有没有灵魂,是判断一部电影好坏的核心。

后面的剧情简单到可爱:严sir迅速地解决了孩子们的问题,孩子们迅速认可了严sir,严sir被迫离开合唱团。

合唱团在比赛中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指挥员sir非常欣慰……

所有的设计都像是流水账一般,没有任何新意,甚至可以明显看出没有花任何心思——即便是催泪的部分,也是依据剧情安排故意设计出的催泪。

人物的成长,故事的起承转合,没有给观众丝毫的惊喜和意外。

不带真情实感的剧情,也不会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热血合唱团》,披着热血的狼皮,写着连对合唱本身没有基本尊敬的故事,最终自然只能得到大家的拒绝。

举个简单例子:2012年的电影《完美音调》同样也是讲述合唱团的故事,也是固定模式化的内容,但呈现出来的,却是合唱团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主角的帮助,一步步走上成功。

《热血合唱团》的每一个人,都在等待他人的救赎。显然,被人帮助的路走起来实在太舒服。《热血合唱团》 走的便是这样一条舒服路。

但对于真正的电影创作者而言,电影注定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前期自己让自己有多不舒服,后期呈现出来的最终结果,才有一丝让观众赞赏和接受的可能。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刻,是群星璀璨的时候,是好片百出的时候,随便拿出一部电影,都比现在的电影好上十倍。这次批评,留给曾经敬佩,现在也依然敬佩的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