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许昌市下辖的县级市。汉末三国时期,该地隶属于豫州刺史部,大部地区在颍川郡内。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长葛的三国名人共有十位。其中,长葛市三位,古桥镇七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位长葛市三国名人出自著名的钟氏家族,分别名为钟繇、钟毓和钟会。钟繇,字元常,汉末三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钟繇出身于世家大族,自幼聪慧过人。长大成人后,钟繇被推荐为孝廉,早期担任过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汉末时期天下大乱,先有董卓把持朝政,后有李傕、郭汜挟持汉末朝廷。在此期间,钟繇秘密与曹操心腹王必取得联系,劝说李傕、郭汜任命为曹操为兖州牧,使得曹操得以名正言顺控制兖州,为日后的发展和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经过钟繇和部分朝臣的秘密策划,汉献帝刘协终于逃出长安,踏上了东归洛阳之路。最终,汉献帝一行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来到洛阳,并在不久后迁至许昌。钟繇因护驾有功,被晋升为御史中丞,此后又担任了侍中、尚书仆射等职,被封为东武亭侯。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钟繇以司隶校尉的身份来到长安,恢复对关中地区的管辖。在此期间,钟繇说服关中两大割据势力——韩遂和马腾集团与曹操联手,共同打击袁绍集团,并先后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和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两度重创袁绍残余势力,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作出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钟繇跟随曹操参加了关中之战。在此战中,钟繇负责曹军的物资运输和兵员补充,因功被晋升为前军师。此后,他又担任了大理、相国等职。曹魏帝国建立后,钟繇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历经三朝,于曹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离世,享年八十岁。除了是一位政治家之外,钟繇还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擅长各种书体,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钟毓,字稚叔,钟繇之子,十四岁步入仕途,担任散骑侍郎一职。魏明帝曹睿时期,钟毓担任黄门侍郎,封定陵县侯。魏帝曹芳登基后,钟毓历任散骑常侍、侍中、魏郡太守等职,是曹魏中期重臣。同时,钟毓与司马懿父子关系密切。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成为曹魏帝国的实际控制者,钟毓得到司马懿和司马昭的器重,先后担任御史中丞、廷尉、青州刺史、后将军等职,位高权重,于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离世。

钟会,字士季,钟毓之弟。钟会青少年时期便以才华横溢誉满中原,弱冠之年步入仕途,于曹魏正始五年(公元245年)担任秘书郎一职,此后又先后担任尚书郎、中书侍郎、中郎将、司隶校尉、镇西将军等职,曾协助司马昭成功接替司马师继续控制曹魏帝国,并在曹魏甘露二年(257年)参加淮南之战。在此战中,钟会献计献策,协助司马昭歼灭诸葛诞,稳定淮南地区局势,由此成为司马昭的心腹。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钟会奉命率军发动伐蜀之战。经过数月交战,钟会成功灭亡蜀国。不过,心怀叵测的终于企图与姜维一起割据益州,与司马昭分庭抗衡,最终因事泄被杀,时年仅四十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桥镇的七位三国名人出自著名的陈氏家族,分别名为陈纪、陈群、陈泰、陈恂、陈温、陈佐和陈坦。陈纪,字元方,出身于世家大族,早年以德行闻名天下。董卓把持朝政期间,任命陈纪为五官中郎将,此后又被晋升为尚书令。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陈纪被朝廷任命为大鸿胪之职,此后曾说服吕布放弃与袁术结亲,于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离世。

陈群,字长文,陈纪之子,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陈群早年成名,曾在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得到刘备的征召,担任豫州别驾。此后,陈群被任命为柘县县令。但陈群并未赴任,而是与父亲一起前往徐州避难。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陈群加入曹魏集团,历任司空西曹掾属、萧县县令、长平县县令、司徒掾、治书侍御史、参丞相军事、御史中丞、侍中等职。曹魏帝国建立后,陈群又先后担任尚书、尚书仆射、侍中、尚书令、中领军、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司空、等职,是曹魏帝国开国元勋。

在此期间,陈群创立九品官人之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陈群还制定了曹魏帝国律法——《魏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曹魏青龙四年(公元237年),陈群病逝。

陈泰,字玄伯,陈群之子,三国中期名将。陈泰早年步入仕途,历任散骑侍郎、游击将军、并州刺史、雍州刺史、尚书、尚书右仆射、左仆射等职。陈泰担任雍州刺史期间,多次与蜀汉名将姜维展开激烈对抗。在此期间,陈泰多次重创姜维,堪称姜维的克星。此后,陈泰被调往淮南前线,与东吴大军有过两次较量,于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病逝。陈恂、陈温均为陈泰之子,先后加入曹魏帝国。陈恂承袭陈泰的颍阴侯爵位,陈温被封为慎子;陈佐和陈坦均为陈泰的堂兄弟,陈佐官至青州刺史,陈坦官至廷尉。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