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

一句鼓励的话,或许轻描淡写,但孩子真的会因此而努力。

一句否定的话,哪怕漫不经心,但孩子真的会因此大受打击。

尤其在考试前,孩子正处于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父母说的话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和状态。

一定要记得,在孩子考试前千万别说这5句话,平时也要少说。

一、催进度的话:“复习得怎么样了?”

有一些家长,平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快要考试了就不停地催孩子。

“快去复习!”“老师讲的都记住了吗?”“别玩手机了,还不去背书?”

如果发现孩子拖拖拉拉,家长就借了解孩子的复习进度,来暗示孩子该去复习了。

“你复习得怎么样”,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没有孩子能够给出百分百肯定的答案,说复习好了,万一考砸了呢?说没复习好,又怕被斥责。

而且,孩子还未学会自主复习,他只知道自己复习了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复习得到底好不好。

成绩好的孩子可能会反思一下,想想自己哪里没复习好,成绩不好的孩子只会越想越慌,恨不得重新复习一遍。

临近考试,孩子本来压力就大,家长还不断催促,就会进一步放大了孩子的压力与焦虑。

光靠口头上的问,是问不出结果的,也不利于让孩子安心复习。

家长可以直接跟老师沟通,了解班级的复习进度,平时多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看看孩子是否已经掌握。

二、马后炮的话:“现在知道着急了?”

每次考试前,一般是孩子着急焦虑的时候,他们会学习得更认真,更刻苦。

聪明的家长会默默陪伴,不断给孩子打气,鼓励孩子坚持就是胜利。

但有一些家长,总看孩子不顺眼,孩子前期不努力就骂孩子懒惰,孩子后来努力了也会训斥:

“哟,之前让你好好学习你不听,现在知道着急了。”

父母总是爱孩子的,可能他们以为这么说能够“激”孩子一把,让他反思自己之前有多么懒惰,现在要更加刻苦。

可刻薄的话语,讽刺的态度,父母说的这些“风凉话”只会深深伤害孩子。

孩子平时已经受够了父母的种种嫌弃,似乎不管自己怎么做都不能让父母满意。

考试之前,孩子本来想要冲刺一把,却被父母的负能量浇了一盆冷水,顿时失去了所有信心与斗志。

当从父母身上看到拒绝、贬低、不信任,成长中的孩子深受打击,很有可能自暴自弃。

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以成熟、乐观、自信的心态迎接每一场考试。

三、施压的话:“这次一定得好好考虑!”

每逢考试,家长就尤其关心孩子的分数,给孩子定目标,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多少分。

“这次考100分就有奖励。”

“这次一定要好好考,超过谁谁谁。”

考前定目标是应该的,但定目标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努力的方向,而不是给孩子施压。

很多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对学习不上心,也没什么紧迫感,所以时不时给孩子施加压力。

今天跟孩子说说,外部环境有多难,竞争多激烈,自己为了供他读书牺牲了多少。

明天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成绩有多差,有多比不过别人,就差给孩子贴上『差生』的标签。

要知道,孩子的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是很脆弱的。

看看每次高考前后,有多少孩子选择轻生,就知道压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宁愿坦然地接受孩子的低分,也不要做孩子背后的施压者,不健康的压力不会变成动力。

家长要明白:分数不会定终生,考试只是为了检测孩子的学习水平,帮助孩子发现学习问题。

你的态度对了,孩子才能从容面对考试。

四、讽刺否定的话:“你怎么这么笨!”

有一些家长,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经常对孩子出口伤人。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一旦发现孩子用沉默来对抗,或者干脆跟自己顶嘴,他们对孩子更加失望。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太让我丢脸了。”

哪怕家长的本意是为了激励孩子,但这不加掩饰的质疑、讽刺与否定,已经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家长不要随便骂孩子笨,有可能会越骂越笨。

对于学习,其实孩子比父母所以为的要更加敏感,更加迷茫。

他们知道自己不聪明,很想提高成绩,也一直在努力,只是找不到方法,所以需要大人的帮助。

可大人不仅没有帮助,甚至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对孩子十分不负责任。

总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会逐渐变得自卑,不愿意亲近父母,对家庭没有归属感,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否定不是一种教育,家长若不能给孩子真正到位的帮助,就应该给孩子正面的鼓励。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与在否定中长大的孩子,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跟别人比较的话:“看看隔壁家的孩子!”

许多父母眼里都有一个宠儿,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鼓励或教训自己的孩子。

“你看看xxx,你再看看你自己,不惭愧吗?”

“为什么隔壁家的孩子考那么好,你就考不及格呢?”

于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爸爸妈妈并不爱我。

孩子觉得在父母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做什么都是好的,自己做什么都是不好的。

他们将“别人家的孩子”当成假想敌,一辈子都在追赶,可始终无法超越,因为这个假想敌一直在变,而父母总是能挑剔出自己的不好。

若孩子始终不能达到目标,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并出现焦虑、茫然等负面情绪。

做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只关注孩子之间成绩的比较,却不曾考虑过孩子的实际情况。

也没有真正了解过孩子,至少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帮助。

教育孩子是没有对照物的,与其给孩子搞一个“假想敌”,不如给孩子立一个“好榜样”。

家长希望孩子怎么做,自己就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出榜样教育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