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君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试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高质量的博弈让双方都受益。

大家周一好,为备战求职季,本周我们继续围绕着应聘面试做攻略。上周在谈职业规划那篇文章发布后,一位上海的小战友问我“难道就不能谈薪资待遇问题吗?”我说当然可以,只是别掺杂在职业规划里,我们不但要谈,还要提前做足功课。至于如何准备,我请教了猎头朋友和曾在大企业做管理工作的朋友,在查询了资料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聊聊。

先摸清行业和职位薪酬的整体水平

在进入新单位前,虽然你的优势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的业绩尚不清楚,但从咱们自身角度还是要做好准备的。有人会说你把简单问题弄复杂了,把城市定位和所在行业结合起来不就心里有数了吗?

我觉得对于混迹职场江湖的老鸟来说这不是问题,但对于刚离开军营的很多战友来说,把所在行业和职位薪酬的整体水平和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去估计自己的市场价值还是需要摸索的,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策略更实用些。我把下面这个面试前的准备过程称为“先上网,再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年前给我家做木匠活的这位农民工师傅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当时他的年收入秒杀绝大多数副师级以下的军官。

所谓“先上网”就是先用好能搜到的公开线上渠道。公开的薪资搜索渠道主要有下面几类。一类是求职网站,例如猎聘和智联招聘等,上面有大量用人单位开出的不同职业和岗位的薪酬信息,浏览下来你会心中大致有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商务社交服务商领英每年都会公开发布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另一类是提供薪酬趋势报告的网站,有不同行业的免费或付费薪酬报告,虎嗅社区和领英就是这类,但个人感觉上面的信息有时候过于宏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友集是近年来挺火的一个企业薪资和背景调查网站

此外,有一类用户生成内容的社区能够提供更多细节,比如职友集这样的职场社区,里面会公开讨论与职场、薪资有关的话题,也是了解薪资情况的不错渠道。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这些信息渠道没有哪一个能保证提供给你绝对准确的信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多看多想,把各个渠道获得的信息综合起来,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来进行评估,古人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是这个意思。

咨询靠谱的人获得第一手信息

接下来就是“再找人”。可能又会有战友说你真墨迹,直接问对的人不就结了吗?我认为你在前期做了功课的基础上去咨询别人,会更有的放矢地与对方交流,提出好问题,对方也会因为你不是个小白而省去对你进行科普的时间,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找不到彼此信赖的人来咨询,我建议你反求诸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问什么人呢?一种是和你建立了信任关系的人。某同学在你感兴趣的领域有家族渊源,前同事去的单位恰好是你现在喜欢的行业,去问他们吗?当然可以,不过如果你们之间没有积累足够高的信任度,或者人家对你的能力或人品评价不高,想让人家和盘托出其所了解到的第一手信息,有时候不大可能。

还有一种人就很专业了,他们一般是行业薪酬方面的专业人士了,比如说某个行业的资深猎头或者HR,他们对于一些行业的薪酬市场概况挺清楚的。这方面的人脉你可以托好朋友去问下,不过更好的方法是自己在日常求职和社交生活中有意去积累。

设立薪资期待

经过前面的准备,你就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自己的实际能力,设定一个合理的薪资期待了。这方面我把在大众汽车干过多年管理工作,现在是殷睐学堂创始人的刘佳的经验搬运过来了,她认为你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设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是横向和他人比:你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和你具有相似背景(同等工作年限、同等职位)的人相比,你的实力怎么样?你具有哪些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想要拿到一个比同行业水平更高的薪水,你的筹码是什么?

另一个是纵向比自己:你期待和上一份工作相比,能有多大幅度的提升?例如你希望提升的比例是多少,20%还是30%?你在之前的工作中积累了哪些能力和资源,从而让你有这样的期待?

决定理想工作的指标不仅仅是薪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我认为薪水虽然重要,但绝不是你对工作的唯一期待,甚至有时候也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看重付出的整体回报,对不对?如果你能够从一份收入不是很高的工作中获得额外看重的东西,譬如每年有两个假期的岗位,一个机会多多的平台,一位让你如沐春风的boss,离家更近的方便你照顾老小的舒适工作环境等等,我觉得你已经比大多数人幸运了,只要这份工作不低于你心中的薪酬底线,就值得你在通盘上加以考虑。

今天我们聊到这里,下次接着聊在面试现场该怎么谈这个问题,感谢大家关注和阅读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