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在成家有了孩子之后,在育儿观念上,会对自己父母的做法有些改进和调整,会留下认为父母当年做得好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爱好,孩子可能得到了一些收获,觉得父母为他付出、让他收获了。他很感恩,会把父母的这些付出行为,定义为好父母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人,在他自己的亲子教育过程中,往往也会传承父母的这些特点。他认为,这是父母做得好的地方,他要成为这样的好父母,把这些好的行为习惯和教育方式保留下来。这是很多父母天然就会做的,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自我认可的教育方式。

另外一方面,我们会主动规避一些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有人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他的父母不会沟通,说话方式非常暴力,经常不问青红皂白地斥责、否定孩子。因为这些原因,他在童年的时候累积了很多创伤。他认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是不对的,这是让自己不快乐的根源。在有了孩子以后,他往往会下意识地想,“我绝不要成为这样的父母,一定要做不一样的父母,绝不打我的孩子、绝不骂我的孩子”。他们会把父母身上的负面特征当作自己的教育禁忌。

这两种方式,虽然看起来完全不同,一种是保留、一种是去除,但是它们本质上是一样。我们在传承父母带给我们的影响,留下我们认为好的,改变我们认为不好的。但是这些标准都来自我们曾经受到的对待,都来自父母给我们的亲子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大家能够理解这样的传承,就不难发现,我们面对下一代时,往往会浮现上一代的遗留问题。我们明明很努力地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却经常在自己的身上发现父母的印记。“告诉自己,绝不暴力对待孩子”的那些家长,初心是为了避免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再度在孩子身上发生。我们用了很大的努力,想要避免同样的状况再次发生。越是这样,我们越会发现,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隐形的相似性会经常出现。

如果妈妈或者爸爸仔细梳理对待孩子的方式,把它和自己小时候受到的教育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有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根本的核心和本质是一样的。

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的人,成为家长之后即使可以做到“不对孩子动一根手指”,但是他的情绪反应模式,仍然会非常像自己的原生家庭。遇到孩子出现问题,就抓狂炸毛的那种状态是很相似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亲子关系”是“父母关系”的一种折叠。如果我们把一张纸从中间压一个折痕,对折起来,你会发现“亲子关系”和“父母关系”是完全对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转换立场的那一刻,从孩子的角色上升为父母的角色。跟孩子互动的时候,孩子的状态能够勾起我们的儿时记忆。在孩子的状态勾起、触碰到了儿时记忆的那一刻,我们会和孩子的状态产生一种同频共振。当同频共振发生时,在潜意识深处,父母和孩子这两种立场同频交织了。面对孩子,你是父母的角色,因为在孩子身上看到类似的状况在自己身上曾经发生过,这一刻自己的内在小孩、过去的童年被唤醒了,因为这是同样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