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书法中出了一个新的笔法名词——绞转笔法,这个名词出现于邱振中教授的《关于笔法演变的若干问题》。

文中提到:“一种是笔锋锥面在纸面上的旋转运动,这种转笔可称作绞转。”“绞转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频繁的弯折。反之,频繁的弯折又促使绞转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邱振中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列举了《初月帖》和《频有哀祸帖》,用其中不规则的点画来说明它不是毛笔平动形成的轨迹。“而非对称的曲线边廓,则是绞转才能产生的特殊效果。”

他举例说:“如《初月帖》中“遗”“慰”“过”“道”“报”和《频有哀祸帖》中“频”“祸”“悲”“切”“增”“感”等字可作为绞转笔法的范例。”《初月帖》没找到响拓摹本高清图片,刻本虽然能通过刀锋分析出用笔,但不足以作为证据断定笔法。但从《频有哀祸帖》中这几个字的状态,可以肯定行笔时笔锋并不是拧绞在一起的。

频有哀祸帖

这几个字中确实有“圆转”折角,利用毛笔笔头的特性,既无数毫毛制成,软而有弹力,圆而齐的特性,这种转折是可以用疾势直接换锋面的,这和他对“绞转”的定义对不上号。

刷到过一个“绞转”用笔的教学视频,说隶书《张迁碑》里的横画后半部分用绞转笔法。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笔毫在纸上打着滚儿地前进,真心心疼他们手中的毛笔。在这样的蹂躏下,的墨迹也是毛糙的、浮躁的。

教受绞转视频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追求所谓的“金石气”所得到的墨迹,并不具有王者尊贵的气派,反而有一种缺少文明的野气,粗鲁之气,陈腐之气。这些正是当今流行的“现代丑书”得“丑”的原因。外在形质上没有正气,内在技术上又背离用笔的本性,还能不是“丑书”吗?

这种笔墨状态,和古人的思想是不符的,古人不可能使用这样的用笔方法。况且,碑帖中的残缺和粗糙都是后天形成的,那是风月的沧桑留下的痕迹,并不是原本就写成这样的。再说了,这样的行笔,笔锋不能入纸,点画当然是不沉静的。

初月贴

王羲之曾经说过:“把笔抵锋,肇乎本性。”用笔要让笔锋顶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毛笔的本性。试想,笔锋如果拧绞在一起,笔毫都已经弯曲了,拿什么顶住笔锋呢?又怎样体现毛笔的“尖、圆、健、齐”的本性呢?

还有人把这种方法叫做“裹锋”,古法中的“裹锋”是利用液体的张力,靠顶纸的相互作用,来裹住笔毫的,可不是真的把笔毫拧在一起而使笔锋不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顶纸的相互作用力裹锋,笔毫是平行的,内部的出墨通道是通畅的;拧绞裹锋,笔毫是交叉的,出墨通道是锁死了的,会影响线条着墨。平行的笔毫,保持着毫毛的天然弹性,使毛笔的笔性能充分发挥作用;交叉杂乱的笔毫,则失去了笔性,而形同硬笔。

那些不规则的墨迹,不可能是拧绞着笔锋行笔得到的。学习临帖,一定不要被这些字的外形误导,想出各种另类的书写方法。看似方便快捷,实际上是拔苗助长。

不规则的笔画,都是提按用笔得到的。比如横向笔画,提下边,不提上边,得出来的墨迹就是隶书的“燕尾”,楷书的“捺脚”。提得快慢,又会出现不同情况,颜真卿那个有缺口的捺脚,就是下边提笔过快形成的。

还有提上边,不提下边的。王羲之的鹅头点,就是这种方法,且提笔迅速,才能形成这种外形。并不是,不一样粗细了,就是拧绞笔锋了。如果同时慢慢提起,得到的就是形同悬针竖那样的中间长的尖角。

书法,不能离开毛笔的本性,离开了毛笔的本性,也就配不上书法两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