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青岛高新区、红岛经济区自从成立之初,就一直伴随着诋毁与质疑;与之相伴随的是,青岛高新区的成长与进步却从未停息。

老夫也挺生气。上周六去世茂52+,竟吃了闭门羹:地下停车场满了不让进,十字路口四面都满满的,转了一圈只能离去。到祥茂河旁边的澜湾艺术公园,人满、车满、公园满,闹哄哄的,不是想要的清静感。

与之同步的是,是青岛高新区每年接近50%的入学人口增长,2019年公立学校招收新生400多人,2020年600人,2021年810人,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祥茂河两侧还能安详静谧如同《瓦尔登湖》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高新区的事不少,地铁9号线的、高铁红岛站的等。关于红岛站的舆情发酵,“青记”分析的比较透彻;地铁9号线只是有些人偏心,有些人贪利,和高新区本身决策没有太大关系。

其实,这两天青岛高新区人乐都来不及,很多家长都笑醒在被窝里。让那些等待看笑话的人大跌眼镜的是,青岛实验学校取得了好成绩。

不到90名初中毕业生,已有20名提前被青岛中学录取,20人通过58中高新校区自招,相信青岛二中、其他局属学校自招、以及统一考试中,都会传来让大家高兴的消息。

一直相信,青岛实验学校作为良心学校,国内一流的课程,超级耐心的老师,面向未来的教育,会让孩子们脱颖而出。果然如此。

教育是青岛高新区的民心根本。只要教育优势在,管委诚意足,高新区的人心不会散。毕竟,高新区好不好,到底还是由高新区人说了算。

至于最近的青岛实验学校续约一事,签约肯定会续签,但是教育部门还要评估效果、审计费用。小班化是否会循序渐进地消灭,还有待观测。

个人建议,高新区要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人才高地的优势,不吝惜那些财政支出,为园区人才、高新居民提供点实惠,为招生引资、产业发展提供些动力,勇敢为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创造新的范例。

不能说成为局属学校之后,就要全部均等化、整齐划一,非要消灭青岛实验学校的小班化、特色课、融合课程和选课走班制。

青岛高新区高在哪里,新在哪里?首先就是要有优质的教育,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勇气,真可以向西安高新区看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保证人心不散,要相信民心可用。青岛高新区本身的产业发展速度、实体经济比例在全市都处于前列,招商引资、双招双引可以不走寻常路,邀请高新区人、全体市民作为产业招商合伙人,发布相关政策、产业方向、激励措施,率先启动全民招商,为青岛招商开创全新的模式。

除了产业之外,跟紧一个项目:康复大学;做好一桩大事:高新大学城。康复大学作为国家意志的象征,国家战略的执行,无论是道路、交通、产业,山东省、青岛市都要服务核心 当家 人的指出的道路,青岛高新区既要做好服务,也会从中受益。

如今康复大学教授教师的招聘已经开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国家足球、篮球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科学院或者即将开建或者正在招标,或者正在建设,只要这些大学能够起来,科教融合园区无论是人气还是产业,都不会让人失望的。

从全国来看,青岛高新区要防止一个陷阱,就是饮鸩止渴式招商、断足续手式招商。有些区市为了面子工程、名号工程,拿出财政资金使劲补贴招来的所谓大企业,税收还没见到,钱包已经亏空;有的负债累累,无人敢来接班,还打肿脸充胖子、高呼口号不已;有的企业落个区域总部,当地又给钱又给地,压根就是政府赚吆喝,企业得实惠,算下来是超级亏本生意。

从目前来看,青岛高新区产业、招商走得很稳,教育、交通状况仍在上行。那些为高新区哭丧的,且有它去,哭也哭了,跪也跪了,如同以往一样,青岛高新区还是好好的,没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