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网络

来源 | 学术大爆炸(ID:Research_er),已获授权

话说,大家在读论文的时候

有没有发现有些论文的参考文献特别的——

『 与 众 不 同 』

就那种一见懵逼,二见震惊,三见卧槽这也行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来源:钱伟长《宁波甬江大桥的大挠度非线性计算问题》,发表在《应用数学和力学》2002年05期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本人未见过甬江大桥的设计,但曾到现场参观过”

“未曾听见有关技术人员具体解说过.....只是目测估计...”

当看到这段“参考文献”时,我心中冉冉升起一股热血:刚,是真的刚!来来来,让我看了一眼作者是哪个硬核作者这么666。

....CHIEN Wei_zang....?

...钱伟长...?

有点耳熟,谷歌一下。

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之一。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等共约300余万字,还担任5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顾问。 在海外留学时与导师仅用50天就共同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并发表于纪念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里,而当时这个文集里被一起收录的文章作者还有爱因斯坦、冯·诺依曼、铁木辛柯、科朗等,年仅29岁的钱伟长是唯一的中国学子。

对不起,是我见识浅薄

打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Private Communication

来源:知乎

看惯了正常的文献引用,猛然间看到“Private Communication”时会有一种错乱的感觉:啥?参考文献还能引用私下交谈的?那是不是表示我可以.....嘿嘿嘿

但实际上它并不少见。

在学术研究中观点很重要,如果你引用了在原创者看来可能并不需要发表出来的某个观点或结果,即没有文字记录或未公开记录,就可以标注为Private Communication。不过,如果你是从私下聊天中得到了某个观点或结果,但它曾经被发表过,能找到出处,那么应该尽量引用已发表的文献或者可查阅的文献。

03

百度百科/新华网/天涯社区

来源:《工业4.0革命》作者水木然出版于2015年3月

《工业4.0革命》入选了中宣部推荐学习书目,并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中国好书”.

评述语是这样的: 本书从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出发,回溯工业4.0的源头,从日常生活细处讲到当今世界大格局的形成,从中国经济的弊端讲到企业转型创新的必经之路,更从人类工业文明的历史中勾绘出了未来文明的雏形。世界已蓄势待发,本书带你一睹更具挑战的新文明,你准备好了吗?

只听书名/看评述语给给人一种宏观又磅礴的感觉,但是翻到最后的参考文献,嗯???参考文献来源于百度百科、百度词条、百度贴吧、百度文库、天涯社区和新华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书籍的参考文献还能这么写了吗?我瑞思拜了,再见。

04

参考文献来自于C盘

来源:微博@红楼白衣

乍一看,并没有发现哪里不对,但仔细瞧了瞧后,4.5.6的来源竟然是C盘

这...C盘的来源是真实存在的吗?这也能发表吗?我不禁陷入了思考,似乎找到了一条发光之路。

什么也不说了

就让我当个酸菜鱼吧

又酸又菜又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