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四十不惑。

四十岁,就好像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它让我们褪去了二十岁的轻狂与三十岁的茫然。

四十岁代表着成熟,一种不惑于外物,听从内心的成熟。

如同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写道:“四十岁后,不滞于物。”

越来越珍贵的时光里,有人依旧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然而,聪明的人,却早已把自己调成了“静音”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静音,是放缓前行的脚步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意识到身体不如以前了?”

有一个回答是:“四十岁以后。”

寥寥5个字,虽然简短,却犹如锥子般锋利,深深刺进了每一位迈入不惑之年的人心里。

人过四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虽说没有什么大毛病,但却极易疲惫、力不从心。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位朋友感慨。

三十五岁时,我还是一个可以轻轻松松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壮汉。

那时候,我几乎不知道什么叫岁月不饶人,认为自己永远身强体壮。

经常熬夜看剧,通宵加班,第二天照样活力满满、神采奕奕。

偶尔生个小病,也从来不吃药,而是用身体硬扛。

可是,当真的到了四十岁时,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我不再像二三十岁时肆无忌惮的一顿猛冲,而是变得凡事“小心翼翼”,慢慢来。

因为我明显察觉到自己的体力、精力逐渐下降,熬一次夜,需要两天才得以恢复;生一次病,需要十天半月才能痊愈。

甚至刚做完的事情,几个小时之后就只记得一些零星的片段。

看完这段话,不由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小欢喜》中一句台词:

“人到中年,应了那句话:上不去下不来。
体力上不去,面子下不来;饭量上不去,脂肪下不来;理想上不去,血压下不来。”

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一辆车,行至四十岁,便犹如这辆车跑了十万余公里。

这时候,所有部件已经开始逐渐老旧,若还像新车那般猛冲,只会加剧报废的进程。

有时候,人要懂得缓慢前行。

四十时,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力日益衰减。

我们要懂得,再大的冲劲,也要根据自己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进行调整,把自己调节到一个舒缓的节奏里,缓慢输出。

唯有稳步前行,我们才能持续地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静音,是把时间留给自己

高尔基说过: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人一辈子,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终归是有限的。

如果减去已经消耗的前四十年光阴、每天必要的睡眠时间、挥霍浪费的无聊时间……剩下的时间其实并不富裕。

前四十年,我们已经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走过了各式各样的路,即便尚未把人间体验完整,也行过十之八九。

剩下的时光里,与其把时间浪费给无关紧要事物,不如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文学大师钱钟书,才华横溢,名声卓绝,却向来不喜与外界有太多交集。

中年以后,他更是屏蔽掉了外界的一切嘈杂。

别人邀请他参加宴席,他回绝道:“我很忙,我不去。”

仰慕者前来拜访,他说:

“我平生就不喜欢结交广泛,现在年纪大了,更没有闲气力来做人情了。”

生活中,他除了把时间用来潜心打磨自己的作品。

其余的时间,便是和妻子杨绛、女儿钱媛相处。

对于无足轻重的人和事,他曾表示:“不必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仔细想想,钱钟书先生家庭事业双丰收,正是因为他把时间更多用在了自己在乎事情上。

人生在世,不过三万余天,把时间浪费给外界的琐事1分钟,自己便少了60秒。

就像那句话说的:“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们自己要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

综艺《向往的生活》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期,节目组请来了一群新生代明星嘉宾。

黄磊与他们并不熟悉,于是打了声招呼,并拒绝了晚上一起进行游戏,便钻进厨房专心研究起了自己热爱的美食。

中年以后,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充裕。

若总把时间留给外界不痛不痒的人或事,毫无自己的生活,那么我们老年的生活将会随着蹉跎的岁月而越来越糟。

余生,唯有屏蔽掉外界的纷扰,把时间留给自己,懂得在意自己,生活才会给予我们惊喜。

静音,是让自己适时“偷懒”

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43岁的韩某,是一名北漂的外卖小哥。

供养两个孩子上学,赡养年迈的父母,加上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巨大的压力都堆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肩上。

他不得不每天起早贪黑,拼命接单,卖命赚钱,辗转于一份又一份外卖之间。

去年12月21日,他如往常一样,早上九点左右便骑着电瓶车奔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这天,他接到了33份订单。

为了保证所有订单顺利完成,他从早上九点多开始,一直忙到下午三点,中间一刻也没敢停歇。

在这期间,妻子也曾向他发过消息,提醒他再忙也要按时吃饭。

可是,面对生活的重担他并没有让自己停下来,而是在订单送的差不多后,才匆忙的吃了几口。

吃饭时,他拍了个视频发给妻子,让妻子别为他担心,然后稍微休息了一下,便又踏上了送餐的路程。

然而,就在他刚刚取完第34份订单,前去送餐的路上,他突然摔倒了。

这一倒,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得知丈夫去世后,韩某的妻子哭着说:

“丈夫的身体一直很好,平时也没有吃药。”
“白天还好好的,中午还说话呢,谁知道晚上就出这个事了。”

随后,相关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书上显示,韩某是因为劳累过度而猝死。

就这样,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为了生计让自己马不停蹄地拼着命,最后累倒在地,留给了一家老小无尽的悲伤。

对于这件事,有位网友的评论让我感触颇深。

他说:

“我知道,换作任何人是你,都会奋不顾身地拼命赚钱,养活家人。
可我还是希望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偶尔也偷个小‘懒’,因为家人不希望看到你倒下。
你要明白,其实你已经很棒了。”

我知道,人到四十,身不由己,上有老下有小,我们是家里的一片天。

我知道,人到四十,要有肩膀,要扛得起风雨,要担得起生活的重负。

可是,正因为我们是家里的顶梁柱,凡事才要量力而行,不能轻易倒下。

倘若我们倒下了,他们的那片天便会随之坍塌。

孔笙在《战长沙》中写道:“人死了,什么也不存在了,只要活着,才有胜利的希望。”

所以,行至中年,要学会适度“偷懒”,千万别施加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压垮自己。

我们要在活着的前提下,为自己所爱之人拼尽全力。

有位作家曾说过:“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

深以为然。人过四十,这种伤痛,就是必须隐忍。

隐忍自己身体不如从前,即便心中仍有冲劲也必须放缓脚步;

隐忍自己时间并不富裕,即便外界繁华诱人也必须把时间留给自己;

隐忍自己压力如山般重,即便肩负家庭重担也必须学会“偷懒”。

暴风骤雨一扫即过,蒙蒙细雨才持续得长久。

要知道,胜利者未必是速度最快的人,却一定是最能耐久的人。

人过四十,唯有慢步前行,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