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石谈芯,一起探究芯片本质

微信的推送规则进行了调整

如果文章对你有用,请在文末点击“在看”,“分享”和“赞”

这样就不会错过老石的每一篇推送了

前一段时间,我在B站的同名账号“老石谈芯”突破10万关注了!按照惯例,B站也大老远的给我寄来了银色小电视奖牌,刚拿到的时候感觉比我想象的要沉很多,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大家是因为公众号关注的我,还是因为视频,我都真心感谢所有朋友对老石谈芯这个自媒体账号的支持和鼓励。老郭和于大爷每次说完相声都会感谢台下的衣食父母,其实各位读者朋友也与这个账号的衣食父母无异。没有你们的点赞转发评论收藏,是不可能有老石谈芯的今天的。

之前好像从来没写过自己做公众号或者做视频的初心,这个题目有些大,容我之后单独写一篇和大家分享。不过说实话,当我开始写文章或者视频的时候,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十万朋友关注我,毕竟我在这里说的写的可能不是那些娱乐的搞笑的东西,内容也可能会比较的小众,所以并没有期待会有多少人关注。也没想到会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虽然不是什么大号,但早就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段时间大家给我的提问。这里还是要说,感谢大家给我留言、私信,你们的提问我都有看,但精力和时间有限或许无法一一回复,本文我选了10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具体聊一聊,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1、职业选择的迷茫和焦虑

首先有一类问题就是关于未来职业的选择。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从提问可以看出来,很多的大学生朋友都比较焦虑,或者对今后的发展比较的迷茫。比如下面这个:

还有不少朋友也提到了这个中年危机,比如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担心未来发展的那种未知和不确定性。这个心态非常可以理解,这也许和最近几年的一些舆论有很大关系,比如内卷,比如所谓的优化和淘汰之类的。说的人多了,就让大家都特别的焦虑,然后就会特别在意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生怕选错一步满盘皆输。

我觉得这个和炒股特别像。买股票的目的肯定都是为了挣钱,但是股市里有很多只股票,我们谁也不知道哪个股票未来肯定会涨或者肯定会跌,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个办法就是闭着眼买,虽然有研究表明让猴子去买股票取得的收益也能超过很多专业交易人员,但这个肯定是最不理智的方法,这里就不讨论它。另外一个就是去做一些研究,比如看看财报,了解这个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之类的,然后去做一个理性的选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选择变的理性不少,但也不能保证100%就能挣钱,或者A和B两个股票哪个能挣更多钱。

所以不妨跳脱这件事情来看,事实上,我觉得并没有人能保证能做出完美的选择,除非他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所以这个事情首先是个心态问题,也就是要认清,这个问题没有完美的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答案。并且不要让自己陷入迷茫和焦虑里,要努力去理性的看待和解决问题。

对于我来说,我会使用几个方法,来帮助自己做出理性的选择。首先就是热爱,这个可以是大爱,也可以是小爱。比如你可以爱这个技术本身,也可以爱这个职位未来成长的可能性,或者是特别看好这个公司,或者就是爱这个职位的薪水,都可以。但是热爱必须是选择的前提。

第二个是所谓的创业思维,就是要想自己能带来什么价值。同时也要不断寻找和提升自己能带来的价值。比如你的专业技能很牛,或者在某些领域不可或缺,那么就没理由把你优化掉。关于创业思维的具体内容,也值得单独来一篇内容细聊,先挖个坑,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三个就是不要把自己绑定在任何职位或者公司上。我觉得这个是造成所谓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个就像炒股的时候需要进行风险控制,你可以对投资进行对冲,或者增加投资组合,以减少因为单一投资波动而造成的风险。所以对于工作也是这样。最本质的就是不要将工资收入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之前的文章里说过的被动收入、或者睡后收入,都是这个意思。不妨想一下,如果你的被动收入和你的工资差不多甚至更多,你还会担心中年危机吗?所以与其担心中年危机,不如想想怎么去开源节流。

2、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我没当过什么导师,姑且说说我过去几年带实习生的标准吧。可能会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听话,就是导师安排的事情,尽全力去高质量的完成。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相互了解和磨合,导师也希望在这个时候知道这个人有多大能耐。

我之前的一个实习生就属于眼高手低的类型,我就给他讲过庞统的故事。当时刘备把庞统安排当耒阳县令,然后庞统天天喝酒也不管政务。结果刘备就派张飞去兴师问罪,结果庞统很快就把积压百余日的公务处理掉了,刘备这才意识到凤雏的大材小用。我想说的是,就算你有凤雏的才能,也得先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导师才能放心把更多事情交给你做

第二个阶段我比较看重的就是对事情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比如在问问题的时候,不要单纯提问,而是说自己的想法,还有采取了哪些手段去解决之类的。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总结,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同样的问题。

3、研究生的学习和规划

一个建议是打好基础,不管你之后是读博,还是去工作,都要打好专业基础。第二个就是尽量去实习,你也留言补充了,找到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第三个建议,享受校园生活,和老师还有是兄弟姐妹保持好的关系,多看书,开始学习理财。

4、转专业考研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喜欢物理,我建议你坚持学下去,毕业去投行什么的也很香。如果不喜欢物理,我建议大三开始可以考虑进实验室,去找一下器件相关的老师,积累一下科研经验,也了解一下这个方向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如果要考研的话可能还是建议提早准备考研。也有不少朋友问考研相关的问题,不过我没考过,我周围的朋友大都是保研,对考研的问题我实在没有太多经验,之后我也会看看有没有上岸的朋友,让他们给大家传授一下经验。

5、国外的学术氛围

我说说我感受的英国学术氛围吧,我觉得影响学术氛围最大的就是导师,而且一个组的风气几乎全部是由导师决定的。我自己在做学术期间收获最大的,不是学术成就、或者发了多少篇文章,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学术训练,这个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等。

做学术的时候我们要听很多报告,这就特别需要我们能迅速准确的把握要点,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我当时组里就有些大哥特别会提问题,而且每次都提一大堆。包括我导师也是这样。这就会激发我们其他人向他们靠拢的意愿和斗志。

还有就是做报告和写文章的能力,做学术之前我做报告都是特别模式化的,不会针对观众或者场合做改变,也不会举例子或者用稍微形象一点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做学术期间我这方面的能力就提高了很多,这个可能对于我做视频也有很大帮助。写文章也是,我的英文写作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我导师对我的指导,特别是修改论文的时候。他对于每个细节都会扣得非常仔细,遣词造句也都很认真。不过我也知道很多导师也不怎么帮忙改文章,所以我觉得这个学术氛围和导师的关系非常大。

另外问的找实习的建议,建议就是多去试试,寒暑假有空就去,不一定非要和本专业直接相关,我之前也做过行政类的实习,也非常有意思,这也能帮助你开阔视野,看看职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不用想太多,去做就完了。

6、xxx好还是xxx好?

这类问题可以说是我收到最多的问题,几乎没有之一。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个问题本身,抽象出来就是,老石你觉得A好还是B好?用这个模式来造句,就比如苹果好还是橘子好,篮球好还是足球好,圣衣神话好还是变形金刚好之类的。

这个“问题”最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缺少一个讨论的背景,也就是之前文章里说过的context。我们做所有严肃的讨论,都应该把问题放在一个具体的场景里进行讨论,否则很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比如这个问题,我会首先问这个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去衡量?是挣钱多,还是更自由,还是什么别的?当然我也会问你的背景是什么,还有特别重要的,你喜欢做什么?还是那句话,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只有相对的好坏,以及适合自己的好坏,这个问题适合你的答案,可能对于别人来说就是相反的。

7、心情烦躁挫折怎么办?

我觉得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感觉,特别是当目标定的太高,觉得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的时候。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目标和体系的关系,也就是与其过度专注于目标本身,不如去建立和优化这个完成目标的体系,这样会避免自己陷入过度追求目标的漩涡里

另外,不妨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不要花心思纠结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比如我做视频就对粉丝量没有目标,对播放量也没有目标,就是因为这些是我控制不了的。我总不能把这十万粉丝拽过来说大家快来看我的视频,也不能上街去拉人说大家关注我的频道,这些显然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与其关注这些数据,不如去想想我自己能做什么,比如我争取每周更新一期视频,然后每期视频都努力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是我能做到的。所以不妨去试试这样的思维方式。

8、学习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学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能很多时候和高中学习有一些共通之处,就是靠做练习或者刷题达到巩固的目的。不过在大学,分数或者GPA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这个也取决于每个人对于未来发展的想法。

比如,如果你想继续深造,就可能需要把GPA弄的好看一点,但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把专业知识的基础打牢固。还是那句话,一定要在这四年期间,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或者起码尝试一些不同的方向,和专业相不相关都没关系,但一定要趁着年轻多去试错,千万别想着要做一个影响一辈子方向的大决定,很多东西只有试了才知道。

9、转行与跨专业

还是那句话,我建议不建议不重要,关键要看自己。不妨问自己这几个问题:第一,这个东西是不是热爱?第二,为什么要转程序员?或许年龄是考虑的因素之一,比如35岁还能不能适应强度较高的工作,能不能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等等。可以要把这些衡量标准列出来,然后一个一个的看。比较之后如果发现这就是你的大爱,我肯定鼓励你去追求。如果是因为工资收入相对高一些,我会建议先统筹考虑一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它们是否匹配这份收入。或者换个角度想,能否利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创造额外的收入来源。还有一些朋友也是问工作选择的问题,都可以套用这个方法去思考。

10、工作机会的选择

我个人会选择去大公司,先学习体会一下大公司做事情的流程和系统,然后也体会一下可能存在的官僚和低效。当然待遇相同不一定代表做的事情相同,也不代表未来的发展机会相同。大公司内部的机会和资源很多,这些在入职之前可能是接触不到的。不过要在自己成为螺丝钉之前急流勇退,不断去跳出舒适圈,然后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

结语

以上就是我选出来的1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及我个人的一点浅见,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在今后的文章中,除了技术相关的内容,我也会定期的总结像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如果想要直接和我交流,也不妨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会在里面和各位星友互动。最后再说一句,我在B站正在举行抽奖活动,本月22日开奖,欢迎参与。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职单位无关。)

更多芯片技术解读和资料分享,并与老石一对一交流,欢迎加入知识星球:“老石谈芯-进阶版”,一个关乎技术与观点的互动社区。

过去这一年,这十个思维方式如何改变我的人生

如果重新上一次大学,我会做这件事

分享是程序员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