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负荆请罪大家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这个故事讲了当时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来将相和的故事流传下来了。那么这两位的下场如何呢?今天我就来讲一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的事情,在渑池会上因为劳苦功高,为赵国付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被赵王封为“上卿”,而官职位于廉颇之上,这让武将廉颇很是不满。
廉颇认为自己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汗马功劳,劳苦功高,才得到赵国大将军的官职。而蔺相如这个平民没有付出任何血汗,只是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了几句话,就被认为对赵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封为“上卿”还比自己的地位高。
廉颇心中十分不服气,认为趋于蔺相如职位下面很耻辱,于是扬言:“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得知此事后,始终不肯和廉颇会面,每次上朝时都称病请假,不愿意和廉颇争辩。
不过有些事总是躲不过,一次廉颇外出在回车巷中看到蔺相如的车就在不远处,急忙命令马夫把车赶到路中间堵住不动,蔺相如看到没有地方过,急忙下令让马车掉头回避。
此事一经传开,蔺相如的门客就纷纷上门拜访,并表示:我们之所以投奔您,是觉得您有高尚的品德和情结。如今您和廉颇同朝为官,官职位于他之上,廉颇对您恶语相向,您却一味地害怕逃避,您这样的做法普通人都觉得耻辱,更何况您是宰相。让我们这些位于您下属位置的人感到羞耻,就让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出言挽留,解释道:你们认为廉颇将军厉害还是秦王厉害?众人回答道:廉颇自然比不过秦王厉害!
蔺相如道:秦王如此厉害,我都敢在朝廷上呵斥他,还敢出言羞辱他的臣子,我还会怕廉颇将军吗?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想到秦国虽然强大却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廉颇将军和我同在赵国,如果我们两个人发生争斗,双发势力必将发生损伤。我之所以容忍他是因为不想把国家放到危难之地,先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耳中,廉颇仔细思考发现了自己的鲁莽,竟然为了一己之私险些损害国家的利益。于是,他脱下战袍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而蔺相如却以礼相待,热情招待了廉颇,自此两人成为了好朋友,一文一武成为赵王的左膀右臂,齐心协力为赵国效力。
有了蔺相如和廉颇的辅佐,赵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但在秦王眼中却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于是经常对赵国使用计谋。
赵惠文王去世后赵孝成王继位,虽然廉颇和蔺相如在老赵王眼中十分受宠,但是新帝登基肯定会任用自己的亲信,于是两人开始不受重视和信任。
此时秦国开始对周边小国进行“远交近攻”的谋略,赵孝成王派廉颇在长平阻挠秦军,因为赵军长途跋涉兵力处于劣势,所以廉颇采用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
起初赵军戒备森严,秦军的锐气逐渐消失,秦王担心士气衰退会败给赵军,于是使出反间计。赵王轻信了秦国人的话,认为秦军害怕赵括,以廉颇作战拖沓、怯战为借口,强行罢免廉颇的职位,任命赵括为大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蔺相如此时已经病重,力阻赵孝成王不要使用赵括,更不要听信秦军的谣言罢免廉颇,就连赵括的母亲都上书表示自己的儿子是纸上谈兵。赵王不听劝阻坚持任用赵括,导致“长平之战”的结局,四十五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势力大伤,蔺相如看着国家在赵孝成王手中衰败,气急之下一病不起,带着不甘心去世了。
因为此事赵孝成王得知自己中计,再一次任用廉颇,赵国的局势才稍微被稳定下来。而赵孝成王去世后,新王登基在廉颇再一次得不到信任,于是投奔了魏国,但他并没有得到魏王的信任。
赵悼襄王听说后派人去慰问廉颇,看看廉颇是否还中用,廉颇虽然人在魏国心却想着赵国,为了让赵王看到自己还中用,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和十斤肉,还穿上铠甲表示自己还可用。
谁知赵国使者早被廉颇的仇人贿赂,回到赵国后虽然报告了廉颇的饭量和以前一样好,但是不到一个时辰就去了三次厕所,人已经老了,于是赵王不再打算任用廉颇。廉颇得知此事后,郁郁不得欢,最终死在了异国他乡,在廉颇死后不久赵国就被秦国灭亡了。
两位爱国之才却没遇到爱惜人才的国王,所以才会郁郁不得志,实在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