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字数/2701 阅读时长/5分钟)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每次在公司例会上老板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解决方案,你还一点思路都没有呢,同事却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种事情出现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你都在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自己天生就比别人笨。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在默默点头了,小明之所以这么了解大家是因为我曾经也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你不必自我否定,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其实都是差不错的。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大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而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厉害的人都在用的一种思维模型——钻石思维模型。

01 定义问题

说到定义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说了,谁还不会定义个问题。你或许还真不会,不信我们试试。假如我让你定义一下你们部门上个月的业绩完成情况,你会怎么说。

我猜大部分人会说“很糟糕”、“很差”、“没有达到预期”等等。这些定义问题的方式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我们无法获取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我们经常说“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答案”,事实证明很多人都不具备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那么上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呢?我们可以这样说“公司5月的业绩目标为100万元,现在月底了完成了20万。”你看这样描述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单身的同学在向朋友寻求建议的时候都会这样说“怎么办,感觉脱单好难。”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想很多人是无法给出建议的。

因为问题太模糊了,“脱单好难”是一个抽象层次非常高的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去定义这个问题呢?

我举个例,我们可以这样说“我追了三个女孩子都没有追到手。”看到这个问题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朋友说谈恋爱难,是因为自己不会追求女孩子。

那么我们就可以给他一些追女孩子的建议。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问题没有解决办法,而是我们没有清楚的去定义问题。当你把问题定义清楚的时候,其实答案就顺带着出来了。

那怎样才能正确的定义一个问题呢?我给大家一个方法:SMART原则。所谓SMART原则就是在定义问题的时候要:具体、可测量、可实现、有相关性、有期限。

大家在定义问题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原则当做一个检验的工具,来判断自己是否将问题定义清楚了。如果你定义的问题符合SMART原则,说明你定义的问题已经定义清楚了。

02 变量

问题定义说完了,我们来看看看第二个步骤:变量,也就是拆解问题。当一个问题过大,或者我们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不妨对问题进行拆解。

比如老板让你提高公司电商网站的销售额,很多同学拿到这个任务之后就开始发愁,脑袋里反复回荡着我该怎么办。

但厉害的人首先做的不是发愁,而是去拆解问题。只要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网站销售额其实是由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并且他们之间还存在这样的关系:销售额=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知道了这个公式,提高网站销售额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我们只需要考虑提高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这个三个因素就可以实现提高销售额的目标了。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那我怎么才能确保我拆解的因素是全面的呢?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麦肯锡在用的决策武器:MECE原则,也就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我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个原则。比如说我们把人类进行分类,思考一下你会怎么分。有的人可能会说可以分成:老人和小孩。

细心的话你会发现老人和小孩虽然相互独立,但没有完全穷人,因为还有婴儿、青年等群体,也就是说这种分类是不符合MECE原则的。

但如果我们要把人类分成男人和女生,就相互独立和完全穷尽了。(太监、人妖不在讨论范围内哈)

当我们拆解完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忙着高兴,要用MECE原则来检查一下自己所拆解的要素之间是否相互独立,是否已经穷尽了。

举个例子,你作为公司的部门主管,一名重要的员工要离职。为了不影响项目进度你会怎么做?

有的人可能会说,一个人离职无非两个原因:第一,钱没给够,第二,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只要给他加工资,并加以安抚就可以了。

这样的解决方式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没有满足MECE原则。钱给够、情绪安抚,这两点满足了相互独立的原则,但没有满足完全穷尽的原则。

万一这名员工的离职跟钱和尊重感没有关系,你做到了加工资和情绪安抚他仍然要离职,那么整个项目就会被耽误。所以我们还需要考虑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他不会留下来的情况。

如果考虑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采取加速招聘或者内部员工拆分这名员工工作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在拆解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对照MECE原则看自己拆解的问题是否已经相互独立和完全穷尽了,以免造成遗漏或者重复。

03 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如果用一句来解释的话就是做一件事情的天花板。如果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考虑天花板,就会出现努力了半天但问题依旧解决不了的情况。

因为有些约束性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无法改变的,你不如说时间、天气等因素。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问题的边界也就是天花板在哪里。

举个例子,很多人在做计划的时候会安排很多事情,结果一天结束了,即使自己非常努力,工作依然没有全部完成。

这就是没有考虑到时间的边界问题。一个人每天的上班时间是固定的,当你安排的工作量超过了你的极限能力,那么你再怎么努力工作也不可能完成。

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当你用尽全力依然处理不完事情的时候,就会不断自责,自我否定,这对于我们的自信心打击是非常大的。

查理芒格曾坦言“自己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坚持做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事。”

一个人在做事之前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边界,这样你才能有的放矢,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04 假设:基于假设提出解决方案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一点决定了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会轻易找到答案。我们只能根据假设不断给出解决方案,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假设不断被推翻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

爱迪生失败了6000多次才发明了灯泡;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也是失败了很多次才成功,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大胆试错,不断去验证自己想法,才能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05 实践——检验、调整并总结

任何一个方案的可行性都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只有一次次检验、调整我们才能逐渐逼近真确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给大家推荐MVP法,也就是最小化可行性模型。在检验的过程中,我们没必要一定性压上所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而是采用最少有限的资源进行尝试,等方案被验证验证有效后我们再大规模展开。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节省资源,避免资源的大量浪费。

以上就是钻石决策模型的全部内容。

我们来总结一下,钻石模型主要包含五个步骤,分别是:定义问题——寻找变量——确定边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怎么样,这样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是不是思路清晰多了。掌握了这个思维模型,你就再也不用开会的时候像个傻子一样只听着别人说了,完全可以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觉得读完这篇文章有收获,记得点个“在看”给小明一个继续写下去的理由!


这是小明最近写的干货:

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不想学习怎么办?

为什么听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生活没有希望,可能是因为你在假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