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青年作家李静睿34万字长篇历史小说《慎余堂》于近日出版,讲述了北洋时期四川孜城某盐商家族的兴衰故事。小说以溥仪退位始,以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终,这当中的12年不管于国于家于个人,都是难以解释的混乱复杂。

出生于四川自贡的李静睿,自小便被自贡盐商的传奇耳濡目染,以此为题材创作故事也一直是她多年的心愿。小说断断续续写了4年,其间查阅的各种资料不下上百种,书中主体故事纯为虚构,但整体背景却有大量经过变形的历史细节,融入了作家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当下的思考。在很多读者看来,这样的题材选择对青年作家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李静睿的用心与突破舒适圈的勇气值得赞赏。

“我想写一个自贡盐商的故事已有多年,每年回家总要去各种旧址走走,历史和现实在这些地方有一种奇异的融合,当年盐商们出资修建的王爷庙,迄今仍是市民喝茶打牌之地,龙凤山在一旁,釜溪河则在另一旁,一百五十年就回旋于五块钱一碗的盖碗茶汤。有一年去凿于道光十五年的燊海井,熬盐车间白雾缭绕,两个工人一人搬了一把藤椅,坐在巨大铁锅旁刷手机。这些地方看得越多便越让我着迷:曾经兴盛的一切都衰落了,但依然有东西留了下来,融进这个城市的血肉,历史不是文字搭建而成的墓碑,历史是一条釜溪河,我们沿河而下,知道来路,便有可能看清去路。”

四年,李静睿付出了极大的耐心与努力,终于如愿写出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以34万字写就的民国众人世相的长篇小说,定名为《慎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皇帝退位之时,四川孜城盐商余立心掌管慎余堂已有十年。余立心只想于乱世之中保全祖业,革命也好,保皇也罢,他唯求置身事外。 世事渐乱,余立心的总角之交、孜城袍哥陈俊山在军阀混战中突遭暗杀,余立心决定北上京城,以寻靠山,却不知自己将逐步陷入革命之后的政局泥潭。

余立心的长子济之、次子达之、幺女令之则各有心事。济之自美国学医归来,冷眼看乱世家国;达之在东洋踯躅数年,只想把彼时之国摧毁再建;令之自小在父兄的庇护下长大,未婚夫林恩溥为孜城另一盐商大族长子,然而青梅竹马的恋人自从东京归来,却变得全然陌生,令之原本以为自己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原本打算以余立心、林恩溥作为小说的前后两大主角,后来,幺女令之慢慢走出,成为整部小说的主心骨。“一开始我是这么设计,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写到后面她慢慢站出来,她想要自己成长,自己燃烧,我无法忽视她的声音,故事最终结束于她的叙述,她走了一条和男人们完全不同的路,在我的想象中,唯有这条路带来希望。”在书中,男人在革命里面做梦,但“他们目力所及的每一条路,都只是死路而已”,女人自己醒过来,柔弱变成了骨气。李静睿谈到笔下的人物,说,“令之,我对她的爱是最深的”。

在家族命运的旋涡中,李静睿赋予了令之一种“个人主义的胜利”,让她可以自由地选择去种一棵自己的树。“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我命中所种的那棵树是银杏。银杏长得很慢,却活得极长。我和令之都会死去,只望这个故事和这株银杏都能活下来,活到百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