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安全感”,父母们容易陷入两个误区:有的家长因为“太重视”了,反而陷入了焦虑当中,孩子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缺少“安全感”了。与此相反,有的家长又会觉得早些年没听说孩子的“安全感”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家不也好好的吗?养娃不能太“矫情”。

那么,父母能不能从孩子平时的表现来观察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呢?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会有以下4方面的表现,父母越及时发现,对孩子越有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级“黏妈”

很多宝妈都会抱怨自家孩子“超级粘人”,自己洗澡、上厕所都像在“打游击战”,孩子一看不到妈妈就大哭大闹,而且谁哄都没用!

儿童的“安全依恋”感建立于一岁半前,从孩子一出生,妈妈就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有求必应”的状态一直持续,就会使孩子对养育者形成基本的信任感。所以,在一个家庭里,妈妈是最能够给孩子安全感的角色,孩子“黏妈”,这是正常表现。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会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也会有“自己玩一会儿”或者“和其他人玩一会儿”的需求。这时候,安全感比较充足的孩子,能够坦然接受和妈妈之间的分离,因为他知道这种分开是暂时的,妈妈还会回来的。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就是他的安全堡垒,可以为他遮风挡雨,来面对外面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所以,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无法接受和妈妈之间短暂的分离,一旦看不到妈妈,就害怕自己被“抛弃”了,妈妈“不要”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过于黏妈妈的孩子,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当孩子黏着你时,不要把孩子推开,也不要赶紧躲得远远的,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

其次,妈妈要时常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妈妈不会抛弃你。”千万别拿“妈妈不要你了”或者“真想把你塞回肚子里去”这些话来逗孩子或吓唬孩子。

把妈妈当陌生人

关于安全感,我们有个最大的误解:黏人意味着缺乏安全感,那些看起来很独立的孩子才是有安全感的人。但事实可能刚好相反, 缺乏情感互动的独立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现,那些总黏妈妈的孩子反而可能安全感爆棚。

0~3岁,尤其是1岁半至3岁之间,是培养孩子的依恋关系的敏感期。如果一个孩子在3岁前,没有与妈妈形成健康的亲密关系,则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自身的安全感,从而出现完全不能分离或过于分离两种病态的依恋关系。

孩子与母亲的亲近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亲子间伟大感情的体现。但是,有的妈妈因为各种原因,很少和孩子亲近,无视孩子对母爱的渴望。久而久之,孩子在心里就会认为“妈妈根本不爱我”。于是,他会回避自己对妈妈的情感,表现出漠然的状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对别人充满不信任,很难建立亲密关系,也不相信别人会爱自己。

面对这样的孩子,妈妈一定要重视起来,给予更多的肢体爱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并做到与孩子多交流,让他能在妈妈面前说出自己的心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异常“乖巧”

俗话说:小孩见到娘,无事哭三场。

很多孩子都会在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面前表现的特别乖巧懂事,只要妈妈一现身,一准撒泼哭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爷爷奶奶面前,孩子难免生疏,不敢哭闹,怕自己“不乖”会惹恼了爷爷奶奶,只有在妈妈面前,他才能表现出真正的自己。

很多中国孩子,都是在打压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父母过于严苛,孩子做错一点小事都很容易招致语言上的训斥或者神情、目光中流露出的责怪与愤怒。于是,这些孩子打小就开始了看父母眼色、小心翼翼的生活:平时不敢瞎胡闹,尽量不给家长惹麻烦,尽力不提要求,总是为家长着想。如果看到父母不高兴,就会立刻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于是表现的特别乖、特别懂事,想办法让逗父母开心。

他们害怕如果不去迎合父母的需求和期待,就不被爱,甚至被抛弃,所有的乖巧、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恐惧,心理缺乏安全感。

见人就害羞,不敢与人交往

我们可以看到身边的小朋友,有的很开朗,落落大方的,而有的却碰到人的时候就躲在妈妈身后,不敢看人,跟人打招呼、做自我介绍时紧张到结巴,甚至不敢说话,也不敢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两岁以下的孩子“认生”是很正常的,这一阶段的孩子本就该很黏人。三岁左右的孩子应该已经具备和同龄人交流、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了。但如果孩子都三、四岁了,还是很黏着家长,不敢接触其他人,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容易感到害怕、紧张,不敢与人接触,变得很不自信,害怕被拒绝。

作为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安全感,尝试着让孩子走出去、接触陌生人,让孩子敢于与他人交流,这样才能够使得孩子更独立,情商更高,拥抱更好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