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眼科、银牙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青少年近视比例的攀升,眼科被视为一条“坡长雪厚”的赛道而被资本热捧。2020年以来,华夏眼科、瑞普眼科、何氏眼科等民营眼科医院扎堆冲刺IPO,上游的眼科用药领域也迎来上市潮。

港股又迎来一家未盈利的制药公司,兆科眼科-B(06622)于2021年4月16日-4月21日招股,公司拟发行1.236亿股股份,公开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15.38港元-16.80港元,每手500股,预期股份将于2021年4月29日上市。

据悉,兆科眼科注册成立于2017年1月,是一间眼科制药公司,致力于疗法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以满足中国国内巨大医疗需求缺口。凭借深厚的领域内专业知识,该公司通过自主开发或许可引进已建立起包含25种候选药物的全面眼科药物管线,涵盖影响眼前节及眼后节的多数主要眼科适应症。

在设计公司的管线时,该公司初步将策略重心放在中国五大眼科适应症(就市场潜力而言)上,包括干眼症(DED)、湿性老年黄斑部病变(wAMD)、糖尿病黄斑水肿 (DME)、近视及青光眼。

从投资阵容来看,兆科眼科在业内颇受资本青睐。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兆科眼科进行了2轮融资,募集金额合计1.95亿美元,B轮融资结束后,公司估值预计达到4.7亿美元。除此之外,高瓴、TPG、正心谷资本、奥博资本、爱尔眼科以及方源资本均为公司的基石股东。其中,公司股东持股比例最多的是李氏大药厂,直接持股33.6%。

招股书介绍,目前该公司无任何产品获批进行商业销售,也无自研产品产生收益。持续的研发开支及财务成本导致亏损增加,2019年、2020年的其他收入分别为295.3万元、6846.2万元,研发开支分别为9340.7万元与8177.9万元,对应的净亏损分别为1.22亿元、7.27亿元。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且发售价为每股股份16.09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为18.578亿港元。其中,约32.0%将用于公司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由25种候选药物组成的庞大管线中两种核心产品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约46.0%将用于为公司的其他在研候选药物的持续研发活动及商业化提供资金;约7.0%将用于公司位于南沙的先进生产设施进行生产线扩张,以筹备未来年度的产品上市;约5.0%将用于为公司的业务开发活动及在研药物的扩展提供资金;及约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自2018年香港联交所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港股涌现出一大批“未盈利”“产品无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2018年至今,已有超过30家创新药企在港上市。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企业中目前近一半处于破发状态或破发边缘。如歌礼制药2018年以14港元的发行价上市,截至2021年4月9日股价为2.86港元,跌去近80%。

近一半企业股价表现乏力,影响原因很多。有的是来自于市场早前对企业产品线价值高估;同时也有价值被低估的,源于市场对于新药研发的周期缺乏了解和足够的耐心;也有企业自身操作的问题,如临床失败、研发进度迟缓、团队变化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预计眼科疾病患病率将不断上升,国内眼科医药市场将由2019年的194亿扩容至2024年的408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6%。

不仅眼科医疗标的稀缺,眼药上市标的也呈现稀缺的状态。目前国内眼药市场仍以诺华、参天、爱尔建、博士伦等跨国企业为主。根据米内网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眼科用药市场情况,进口药物占据64.08%,国产药物占比仅为35.92%。

而治疗近视的眼药也逐渐成为“香饽饽”。近几年,在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地颇为流行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来控制近视,中国内地尚未有相关产品获批上市,但入局者不少。

2019年,兴齐眼药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2020年10月,兆科眼科就宣布与Nevakar达成产品引进协议,花费1.02亿美元取得后者的低浓度阿托品在大中华、韩国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商业化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兆科眼科的创新药物管线包括8种有潜力成为中国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的候选药物;仿制药管线则包括6种潜在中国率先上市仿制药。同时,环孢素A眼凝胶将于近期上市,预计于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进行中的III期试验,适应症为干眼症。环孢素A眼凝胶也是公司自研核心产品之一。对于该股,目前看市场评价乐观,行业赛道优质,具有竞争优势。

眼科赛道是一条黄金赛道,但是并不代表每一家赛道上的公司都能在行业发展的风口上起飞。兆科眼科源自李氏大药厂,并且获得了高瓴资本在内的一系列明显资本加持,甚至行业内颇具地位的爱尔眼科也参股其中。

但是,在行业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现在,兆科眼科能否凭借现有的几款创新药以及处于医药鄙视链下游的仿制药,撑起36.46亿港元亦或是上市后更高的市值,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