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射击选手马修.埃蒙斯,被称为世界上最“倒霉”的运动员,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领先对手3环之多的他,最后一枪鬼使神差的打到了别人的靶子上。

时间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数第二轮领先对手4.4环,几乎已经闻到了金牌的味道,但最后一枪却射出了4.4环,名落孙山,只得到第四名。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决赛第九枪领先对手一环,最后一击打出了7.6环,几乎是业余选手的水平,沮丧的他站在了第三名的领奖台上。

虽然屡屡“战场”失利,但埃蒙斯意外的收获了爱情,当年在捷克电视台做解说的卡琳娜,看到他的遭遇于心不忍,前去安慰,两人从相识到相知,最后走到了婚姻的殿堂。

能参加奥运会,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他的专业实力,但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命运似乎总在和他开着玩笑。

其实,在生活中的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那么,当面临考试,竞争、以及人生关键的时刻,如何才能更大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掉链子”,在竞争中胜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恋悖论

自恋,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满足的状态,在婴儿刚出生后的几个月,处于全能自恋期,他们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我一动,周围的世界都要跟着运转,我需要食物,就要立即送到,这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在妈妈的子宫宇宙里就是这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慢慢发现,自己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个虽然是一种“创伤”,但如果妈妈持续的爱着这个孩子,他们就开始学会接受这个事实,自恋渐渐趋向于一种健康的状态,既可以自我满足,又能够承受挫折。

但是,如果在全能自恋期,母亲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去和宝宝有进行较为为健康的互动,他们就会卡在这个阶段,或者存在这种心态的残留,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的成年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换句话说,他们的自恋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需要不停的被满足,并极度的厌恶挫折。而作为一个学生或者成年人,去深入的研究某种技能,或完成某项工作,以及人际交往之中,挫折和拒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过程和原始的自恋碰撞,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冲突。

这样的个体往往用两种方式应对。

首先,他们只完成那些简单,可以轻易达成的目标和事情,去避免挫折,同时满足自恋。或者通过幻想填补现实的不足,可以看到那些嘴上说的非常完美,但实际行动却有很大反差的人们,他们可能很“聪明”,但精力并没有用来真正的去完成有价值的事情,或者经营一段良好的关系,而是全部献祭给自恋。

当这样的个体面对考试、竞争或者人生的关键时刻,平时并没有能力上的精进,或者在幻想层面觉得自己很棒。那么,挫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觉察自己的“自恋水平”,这作为每个人类心灵的一部分,总是拥抱着自我欣赏,同时又紧紧握住挫折,在现实层面自我满足,又会流放到幻想的海洋。

每个个体都会同时拥有这些,只是这些自我欣赏可以为成长提供动力,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满足,幻想是压力暂时的调剂,或者换个词叫希望,它不会封印自己的行动,只是让自己卸下沉重的情绪,然后继续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狄浦斯期的前世今生

俄狄浦斯期,精神分析最古老的概念,这里面有个恒久不变的话题,就是竞争。在童年的某个阶段,儿子幻想着替代父亲,和母亲在一起,女儿则想嫁给自己的爸爸,这相伴而生的情绪和想法是,害怕被报复。

男孩潜意识担心自己被阉割,女孩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双亲承担了部分惩罚和禁止的角色,这个阶段没有所谓的“成功”,因为如果达成所愿,就成为了现实层面的乱伦,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禁忌。

所以,从俄狄浦斯期蜕变最理想的状态是,孩子接受了父母相爱的事实,并通过认同自己同性父亲或母亲,以及让自己的攻击性升华,结合天赋发展出自己的优势,为未来社会层面的竞争,打好基础。

但这需要几个条件,父母相爱,作为被竞争的一方,可以承受孩子的攻击,又能恰当的建立边界,有让子女可以认同的积极的部分,还可以协助子他们升华自己的攻击性,这简直是完美的童年。

现实的情况可能是,父母本身可能会长期争吵、冷战,或者人格不稳定,去攻击孩子,制造内疚、羞耻、恐惧等情绪,这些感受又链接着负性的画面,去阻碍有建设性的行动。

这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替代父母的想法,遭到了“报复”。在他们长大成人后,面对竞争时,俄狄浦斯的冲突会反复重现。

即使平时已经具备相应的实力,但总是没能拥有对应的回报,他们在面临竞争时,潜意识里会有恐惧感,害怕竞争胜利后,随之而来的报复,甚至在竞争的当下,那些负性的画面,就会轮番上演,阻碍自己具有建设性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就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现象,离奇的失误,明显的自毁行为,难以理解的逃避,或是不明就里的强烈情绪,这些都指向最后个体的挫败结果。

要想转化俄狄浦斯期的冲突,可以尝试几个方法。

比如:觉察自己在面临竞争时的情绪,以及出现的想法,和幻想中的画面,这些状态往往和当下本身的实力“不匹配”,只是阻碍了行动,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允许而产生的。

如果和类似的状态等同,就等于阉割了自己的实力,去回避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学着去超越这些,用更高的角度去觉察情绪,而不是和他们绑定,按照荣格的话说,就好像站在山谷之上,观看下面的雨水,而不是在谷底淋雨。

还可以找到本身所处行业的顶尖大咖,或是历史上的人物,去进行认同,以及当做超越的对手。他们和自己有着物理上的距离,也不知道我们在与他“竞争”,通过这种方式,去缓解超越后的恐惧感。

因为想要“战胜”这些大咖,还需要一点时间。

但要注意,清晰认识到自身的实力非常关键,防止陷入过度自恋的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在的声音

朋友的女儿被外婆带大,那是位非常严苛的老人,要求完美,只要孩子有一点点犯错,就会受到言语上的责怪与侮辱。这个小女孩虽然聪慧,但难以忍受挫折,只要作业没能按时完成,或者考试出现错误,就会嚎啕大哭,并且难以安抚。

儿童的心是全然开放的,在和照料者的互动中,会把这些模式内化到心理,形成了所谓的内在客体,在他们和外界相处中,这部分就会潜移默化的在起着作用。

有些内在客体更多的是安抚和鼓励的性质,有些趋向于惩罚,这个小女孩在“犯错”后,外婆和她互动中,严苛的部分起了作用,巨大的羞耻和内疚感袭来,封印住了她进一步克服挫折的行动。

而且,当她在写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潜意识总是担心会受到惩罚,这种状态非常不好受,意识层面的表现就是,通过犯错让惩罚降临,来终止这种持续的担心状态,这构成了一种强迫性的重复。

所以,就可以看到有些受到严厉管教的孩子,反而在写作业或考试的时候,开始“拖拉”或者在明显的地方“马虎”,用这种方式诱发真实的惩罚到来。

如果一个成年人有类似的“内在客体”,那么在面对竞争的场景,即使本身拥有很好的专业实力,也会影响其发挥,害怕犯错的人,是无法取得各种意义上的成功。

就像曾奇峰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任何竞争,到最后都是人格层面的竞争。

当然,除了潜意识,行为和认知层面也可以进行调整。首先,可以区分幻想和想象的区别,在面临竞争的情境时,幻想的画面是导向自己成功的样子,或者挫败时的窘境,前者为了自恋服务,后者是在进行自我阉割。

想象,则关注于竞争本身需要的技术和条件,在内心进行演练或者分析,在会导致外在行为的巨大差别。

马拉松比赛中,选手最后在一公里时,体能和意志力都到趋向于极限水平,这时候个体可能开始胡思乱想,身体也被各种疲惫的感觉侵袭,脚下像灌了铅,每一步都很疼,而目标就在眼前。

这“最后一公里”是最需要注意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应对,有的想着和终点美女,来一个拥抱,或者知道爸妈正拿着鲜花等自己,还有的人认为有摄像头在,一定要优雅的跑完全程,专业的选手让自己全身心关注于当下的技术,换句话说,就是活在此时此刻。

在日常的生活中,面临考试前的关键时刻,或是竞争的最后关头,最后一公里现象也非常常见。

不管想什么或者做什么,在最后一公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持下来,最大化的发挥真实的水平,并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社恐,或许是最渴望关系的那群人

2021-04-14

《从心开始》:逃避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

2021-04-14

你的人生属于哪种命?丨人生底色测试

2021-04-14

22岁女孩负气跳江,父亲拼死相救:为什么最深的爱,往往藏着最锋利的刀?

2021-04-13

但凡我能说会写,也不至于……是什么阻碍了你被看到,被认可?

2021-04-13

符号应用在边缘型和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学中的精神分析性理解

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