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道情,起源于古河东,分布于山西晋南一带及黄河两岸。河东道情源于道教,它是过去道士传播道义,唱、吟的一种形式,后人称“道曲”“道歌”“仙乐”。由于在过去是以地摊说唱的形式演唱,故称“河东说唱道情”。

据民间传说,道情在汉唐时期即具雏形。但因方言不同,曲调、唱腔也就各有所异,形成了各具千秋的地方特色。晋南河东道情就是其中一支别具风格的民间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中叶,河东道情日趋兴盛,出现了道情班组,使曲目内容和演唱技巧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不仅说唱传统曲目,还有说唱时人时事的。相传,早在清乾隆年间,由于黄河泛滥,百姓无法生活,更交不起皇粮。无奈之下,永济县韩阳镇三家店村的张绪宽、张敬贤、李福山等道情老艺人,把灾情编成道情小曲,沿途演唱,赴京反映民情。到京城后连唱数日,皇帝得知,除免征皇粮外,还下令帮助百姓抗洪救灾,拯救了黄河沿岸受灾的黎民百姓。

清光绪三年(1877年),今盐湖区长江府村的李天才,将道情传播于河南省西部、陕西省和甘肃省的部分地区,为道情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河东道情受到了严重摧残。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以张子义为首的韩阳道情西渡黄河,在陕西关中、甘肃东部地区仍然坚持活动,并编唱了《打东洋》等曲目,宣传抗日必胜,鼓舞群众斗志。而以李漠(乳名改娃)(1890年—1977年)为首的曾家营道情班则在晋南一带经常为群众演唱道情,除演唱传统曲目外,还编排道情小段揭露日寇侵华罪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珍视道情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河东道情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巅峰。

河东说唱道情演出时,常以五至八人为一班(俗称八仙班),多用于祭祀、祝贺、喜庆等。其特点是:演唱时为坐唱,说唱兼备,先说后唱,以唱为主,演唱用地方官话,很具有地方风韵;词本以长篇和中篇为主;唱腔属曲牌体,唱腔的基本形态和旋律走向是激进与跳跃并存;音乐属燕乐七声音阶徵调式;演奏以渔鼓、简板、四胡、分分(碰铃的一种)、三才板为主,艺人们吹、拉、弹、唱样样兼之。2006年,“河东说唱道情”被公布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东道情共有百十出曲目和小段,除神仙故事《八洞神仙》《卖道袍》《王母上寿》《湘子算卦》等,大多是以贤孝和家庭生活故事、历史人物故事为主,如《尧访舜》《张良辞相》《忠义堂》《秦琼打擂》《小姑贤》等,都是教育人们通情理、明是非、知荣耻,改恶从善,寓教于乐。

(图片源自网络)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