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和相权一直是两个最顶峰的权力,皇权世袭相传,相权则由皇帝任命。当然也有例外的,如霍光、曹操等大权在握的丞相,已经视皇权于无物。本文要说的不是曹操这样的历史枭雄,而是唐初的四位著名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王珪、魏征,他们都名留青史,是名臣的楷模,他们的儿子都娶了李世民的公主,唯独魏征例外,本来他儿子和公主的亲事已经定了,结果因为唐太宗反悔,最后没有娶成,成为一大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唐朝继承隋朝的制度,唐初的时候还是靠士族门阀来稳定朝政,所以联姻的形式,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而开国重臣们都被封爵位,按照惯例,他们的长子要继承爵位,所以如果其他儿子再能娶到当朝公主,儿子里就至少有两位可以出人头地,一个是袭爵的大臣,一个是当朝驸马。所以李世民和大臣联姻时,一般都不考虑长子,除非是只有独子或者其他儿子年龄相差太大。

先说唐朝第一宰相房玄龄,房玄龄是从李世民起事之初就死心塌地跟随的人,兢兢业业做了10年的谋臣和智囊,又相继推举杜如晦等人给秦王,所以除了长孙无忌这样的皇亲外,房玄龄被说成第一文臣并不过分,所以太宗继位后,房玄龄被封为梁国公,位极人臣。待到他们儿女们都长大,李世民把自己的十七公主,也就是高阳公主,许配给房玄龄的二儿子,这位公主是李世民的挚爱,能把他嫁到房家,可见对房家的重视。当然从结果上看,这对夫妻最后因谋反惨死,房家也从此败掉,但是这桩婚姻,确实寄托了两位君臣的厚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房玄龄并列的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又一个智囊,包括玄武门之变的具体方案,也是出自杜之手。太宗继位后,杜如晦被封为莱国公,只可惜他慧极必伤,贞观四年病逝。他的儿子杜构继承爵位,后来李世民感谢杜家对大唐的贡献,把自己的爱女城阳公主许配给杜如晦的次子杜荷,由于杜如晦已经不在,所有杜家事务,基本上都是长子杜构来操办,这桩婚姻看似美满,最后也因李承乾案,家破人亡。

相比于房杜,王珪的儿子王敬直迎娶南平公主的事情,最为出名。王珪本来是李建成的部下,太宗继位后,因欣赏他的才能和学识,拜他为相,又让他辅佐魏王李泰。他为人正直,直言敢谏,和魏征齐名。在南平公主出嫁之前,所有唐朝公主下嫁到驸马家中,是不需要跪拜公婆的,因为公主贵为金枝玉叶,应该公婆向公主行礼。但是王珪当时是礼部尚书,认为这样的规矩和民间不符,为了彰显大唐的礼仪,公主应该和民间一样,向公婆行跪拜大礼。所以自南平公主之后,所有的公主出嫁,都要跪拜公婆。但是这对夫妻,最后也因李承乾案,被活活拆散。

最后一位,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诤臣的榜样,他前后200多次给唐太宗提建议,有几次太宗甚至想杀掉他。因为他为人正派,刚正不阿,所以一直受到重用。他的儿子魏叔玉和李世民的女儿衡山公主的婚事已经定了下来,只可惜魏征当年去世,被搁置了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他向李世民推荐的两个人杜正伦和侯君集受李承乾案牵连,一个被杀,一个被贬。而魏征之前说这两个人有宰相之才,建议李世民重用。太宗晚年最忌讳的是大臣谋反,所以对死去的魏征失望之极,甚至还毁掉了魏的墓碑。一气之下,取消了和魏征的亲家之约,所以最后魏叔玉并没有娶到公主。

唐初四大名相的家族,最后都因谋反案被各种贬谪,房、杜之子被杀,王珪的儿子被贬,魏征的儿子只是被取消婚姻,相比之下,焉知祸福?其实不管子孙这一代如何,四位宰相的能力和名气,丹书上永远有他们的篇幅。

答题有赞:李世民死后,皇位传给他的第几个儿子?长子?三子?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