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此时天色朦胧,尚未破晓。大地漆黑幽暗,天空微微发白,正是我们现今所说的黎明之时。这个时段用地支表示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 3 时至 5 时。寅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为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所以十二生肖中将虎称为“寅虎”。

《孟子·告子上》中提及的“平旦之气”,是“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孟子·告子上》中言:“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对此,国学大师南怀瑾在《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中解释说:“孟子是说,当心性在昼夜之中,随时达到这样安详、息的境界时,就自然了解自己本性善的一面。这时候生理上保持‘平旦之气’,那是一种朝气,从正子时经丑、寅、卯到上午六时整,这一阶段为‘平旦之气’。”

平旦时分,天暗未明,晨露清冷,天地间充满纯真而清明的自然之气,远离了日常的喧嚣,一切回归到自然的本真状态。此刻,环境清静安宁,因为远离喧闹,没有日间琐事烦扰,使人更容易回归到清静、无杂质的精神本然状态。这种本然状态就是孟子所言的“平旦之气”。人的本然状态应该像“平旦之气”一样清明,修养“平旦之气”就是修身养性,使自己的心性纯真无碍。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高于其他动物的善意。

修养“平旦之气”会使人的心境更为平和,但是如果所作所为与善心相违背,那么“平旦之气”就会丧失,反复多次,一旦“平旦之气”丧失殆尽,这样的人就与禽兽相距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十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