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三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焦虑的三年。

市场内卷、资本寒冬、5G到来、福报盛行、猪肉上涨、基金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永远要不回来的ofo押金和听不懂的“高端知识付费”。

这太上头了。

下班之后,拖着劳累的身子躺在床上,准备随便看点什么好睡觉。

可没看五分钟……我TM直接裂开。

什么《都挺好》、《隐秘的角落》、《三十而已》、《二十不惑》……

甭管质量高不高,一部部套路片,摊开了讲就一句话:

你老了!你秃了!你绿了!你个穷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还不算那一堆我根本买不起的豪车名表植入广告,往我脸上砸。

电视剧难顶,那我找个电影刷。

可等看完这张电影海报……

行!你赢了!我是个废物!

说实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这句话我能理解。

电视剧里发生的故事我也多少经历过一些,看多了之后差不多算免疫了。

反正大不了躺平装死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估计这些拍片儿的也是参透了成年人“变佛”的现状。

他们开始把手伸向了孩子。

以最近热播的《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为例。

按他们自己的宣发物料说,这是“教育片”,主打“家庭人文关怀”。

但点开一看,满篇写的都是“升学压力”。

这种不负责任的毒鸡汤,最好少碰

而且在高考配早恋的套路,彻底臭大街之后。

人家剑走偏锋,开始玩“幼升小”和“小升初”,也就是义务教育升学。

我反手就是一波问号三连。

义务教育不一直是按照户口划学区,到点报到不就完事了吗?

怀着满肚子的疑惑,我开始刷剧,顺便请教了一下身边有娃的家长。

得到的答案难以置信,背后的原因却令人心暖(bushi。

合着所有人都憋着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当卷王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使出浑身解数,要让孩子变得“优秀”起来。

那怎么变优秀呢?

钢琴、跳舞、小提琴、跆拳道都是基操。

真正高瞻远瞩的孩子妈,起跳就是法语、拉丁文和高尔夫,最好请的是洋教师……不对,最好直接国外游学。

然后我又问:这些东西高考考吗?孩子毕业能赚钱吗?

好像不考,似乎不一定赚到钱。

我更疑惑了:既然高考不考,那为什么还要对着这些东西起呢?

有这些时间和钱,为什么不让孩子多学学奥数或者挖掘机。

觉得不够朋克,也可以手敲基因、手磨芯片、手接核弹,最后黑化觉醒炼成自在极意功。

那个家长没再说话,但从他仿佛看傻子的眼神里,我发现了一丝焦虑。

我们必须承认,如前文提到的那些“焦虑片”所言。

大多数人迟早要在变老、变秃(也许还会变绿)的大道上一往无前。

那种“老之将至”却又“有心无力”的焦虑,可能会贯穿很多人的后半生。

但现状又是,太多人放弃了抵抗,忍受福报带来的坐骨神经痛和腰间盘突出。

而最后的“挣扎”就只剩下了孩子,把希望寄托给孩子,让孩子去拼命变牛逼。

我们可以高情商的说,这是为了孩子以后不再走自己的老路。

也可以低情商的说,拿真金白银给孩子打鸡血,是“发泄式消费”的终极变种。

就像这张海报一样,本应该是孩子的“起跑线”被家长占道经营。

自诩“拼不动”的家长,夺舍孩子的躯壳,继续向前冲锋。

这时候,再对比古早时期以《快乐星球》和《家有儿女》为代表的家庭教育片。

或者是《小爸爸》、《穷爸爸富爸爸》之类的亲子剧情片。

当下热播的育儿片里,“如何调剂家庭关系”、“如何寻找出路”的社会性思考变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放大焦虑:

有家有业有车有房,还衬学区房的大中产,尚且可能没学上。

那电视机前修福报的父母、夫妻、情侣们,你们有啥?

啥都没有?看到我的赞助商了吗?

赶紧网课走起来!轻奢走起来!豪车名表走起来!

没有阶级跃升,怎么给孩子做表率?难道让孩子继续一无所有、一穷二白、一步一道坎?

Time is money !Just do it ! GO GO GO !

于是乎……

家长暂时消减了焦虑,并收获了一堆高溢价的智商税和带娃上辅导班的疲于奔命。

剧组获得了“人文主义关怀”的史诗级评价,首播重播万人空巷。

赞助商们盆满钵溢,积压三年的库存一波售罄。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唯一被忽略的是谁呢?

就是那些孩子们。

他们尚未形成价值观的时候,就已经被迫接受了一堆奇奇怪怪的“跃升教育”。

什么童年的快乐、纯真的欢笑、阳光明媚的春光都跟他们无关。

他们可能只知道,上次考100,这次98就可能会挨骂。

就这样,作为焦虑废土上最后一片“安全区”的孩子们,终于也焦虑了。

后来,他们走入社会,发现周围都是卷王,而且人外有人卷外更卷。

他们引以为傲的“生存技能”,在越来越流水线化的市场中毫无议价权。

走下“教育流水线”的他们,除了做题一无所知。

于是,以为《二十不惑》又《正青春》的他们从0开始《安家》、重新《蜗居》、继续上演《裸婚时代》。

生完孩子就对娃说《陪你一起长大》、却扣扣索索的纠结那些《小舍得》。

深夜下班嘴里喃喃《三十而已》安慰自己《都挺好》。

身心俱疲躺在《隐秘的角落》梦回苦兮兮的童年,暗暗问了一句《我的青春谁做主》?

想到这里,眼角渐渐湿润,天空中却又浮现了八个大字,名曰《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转念一想,他们只是父母20年前的焦虑牺牲品。

成年人的焦虑转嫁给孩子,长大的孩子再把这份焦虑放大之后传达给他们的孩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个焦虑的闭环形成了。

在高速发展的现在,焦虑和压力一类的东西,我们没必要回避。

当然,也确实没法回避。

我非常支持能有人把这些焦虑和压力拍成好看的片子,但请多少用点心。

像《我不是药神》那样,把死亡将至的恐惧拉满。

又把贫穷、欺骗、伪善统统甩到面前。

前半段直截了当把“穷人不敢得病”的社会焦虑贴满屏幕。

这何止是焦虑,简直就是窒息,让我一个健康的人都感到窒息。

可最后呢?

没有醍醐灌顶、没有突然反转、更没有强行大团圆。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还在挣扎,也有的人仍在努力解决问题。

而问题也确实在逐渐被解决。

在我看来,这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焦虑片”:

它聚焦一个群体、一种焦虑、一个现实存在的状况。

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最终反社会现状,乃至推动社会发展。

这不正是我们想要和需要的东西吗?

反观那些靠挑起“阶级矛盾”、制造“教育陷阱”、创造“两性对立”。

最后靠贩卖焦虑,兜售所谓“消费主义”的创作者们。

不说其心可诛了,咱稍微当个人吧。

一句话:不给人添堵也是一种美德,真的。

如果你觉得我的观点有点意思,或者你也想从焦虑的生活中杀出重围,那不妨也点个赞,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勇敢的向焦虑say no!

那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