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叶筱筠 记者 吴朝香

你能想象一位25岁的姑娘已经5年没有逛街了吗?不是因为勤俭节约,不是因为“宅”,也不是因为日益发达的电商平台,而是因为严重的腰椎滑脱,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腰椎错位了”。

一口气只能走50米,站5分钟都成奢望

“医生,我已经5年多没有去商场逛街了,您一定要帮帮我。”在妈妈的搀扶下,佳佳走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诊室,一见马建军副主任医师,脱口而出便是这句话。在马医生的耐心询问下,佳佳慢慢回忆起了整个发病过程。

13年前,年仅12岁的佳佳在家中浴室不慎摔了一跤,当时就感到腰部传来一阵锥心的疼痛,无法站起身来。虽然这一跤摔得厉害,但恢复得也快,当天休息了一晚后,佳佳便又能行动自如了。当时佳佳和家长都以为青少年正值长身体恢复快,还觉得庆幸,便没有放在心上,也没去医院就诊。

然而,在后来的日子里,佳佳腰痛反复发作,并且越来越严重,逐渐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最令佳佳遗憾不已的,是大学毕业季时,因为腰痛不能长时间走路,她只能眼看着同学们走遍校园拍摄唯美的毕业照为青春留念,而自己却无法参与其中。

毕业后,佳佳成为了一名文员,每天繁重的文书工作将她久久按在桌前不得起身,这使她的腰痛愈加频繁剧烈,每次起身都要挣扎很久,一口气能够行走的距离也越来越短。从1000米,到500米,再到50米,到后来站立5分钟都成了奢望。正因为此,这5年来,原本爱美的佳佳再也没有享受过逛街的乐趣。腰部的顽疾,已经成为了她本该明媚多姿的青春里一道刻骨的伤痕。

今年3月初,佳佳的腰痛愈发严重了,从卧室的床到洗手间台面的距离都成了难以跨越的鸿沟,母亲闻讯赶紧从老家来杭州照顾她。但佳佳请假在家休息了3天还是没有好转,她终于下定决心来医院看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腰椎滑移超过50%,连医生都惊愕

通过自己认真做功课,以及亲戚同事多方打听,佳佳最终锁定了由著名脊柱微创外科领头人范顺武教授所带领的邵逸夫医院骨科团队,并找到了马建军医生。

马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对佳佳的病已心中了然,但当他看到佳佳的腰椎动力位X片结果时,还是有些惊愕。“腰椎滑移超过50%,相当于一半的椎体是没有支撑的,而且腰骶角特别大,好比一辆汽车停在了一个陡坡上,随时有滑坡可能。”事不宜迟,马医生当即为佳佳安排了住院手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医生,我相信您。来之前,我在邵逸夫医院微信公众号上读过不少在骨科重获新生的故事。你们打过那么多大boss,我的也一定没问题。”面对佳佳的信任,对严重腰椎滑脱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的马医生和骨科团队更坚定了不能让患者失望的决心。

佳佳要面对的,是一个困难模式下血条和攻击力都翻倍的终极大boss。马建军副主任医师和骨科团队主力成员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手术体位如何摆放、入钉的长度和角度如何选择、椎体前方血管分布情况等等,都一起反复测量、评估与核对,作出了术前精准评估。

考虑到佳佳的症状刻不容缓,邵逸夫医院在周六为佳佳加排了手术。手术当日,自己发明的手术器械加上邵逸夫医院骨科神经电生理监护团队的支持,马医生将腰椎后路微创技术发挥到了极致。4枚椎弓根均为一次置入,其长度也按照术前规划的恰好突破椎体前方皮质骨,多一分则增加风险,少一分即降低强度;2个腰椎融合器恰如其分地连接了腰椎和骶骨,在提供最大限度支撑的同时,避免了对后方神经潜在的压迫。

此次手术用到的腰椎后路微创技术由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范顺武教授改良,能最大程度保留佳佳腰椎后方的结构,将术后中远期相关并发症的概率降到最低。

术后第一天,佳佳便能在护腰的保护下站立行走了,久违的“走路带风”的感觉又回来了。“我终于又能逛街了!太感谢马医生了!”佳佳情不自禁地向马建军及其团队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和感谢。站在一旁的团队成员刘刚博士提醒佳佳,“手术很成功,但术后的康复锻炼和规范复查也必不可少。”

邵逸夫医院骨科单治博士表示,脊柱疾病的治疗,一定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