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媳打电话来说,小侄子又发脾气了,这孩子三天两头的哭闹摔东西,弟媳快让他给逼疯了,有的时候小侄子还会对爷爷奶奶大打出手,他的表现总给人一种情绪失控,歇斯底里的感觉,其实现实生活中像我家小侄子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而面对娃们的乱发脾气,家长们基本上都是束手无策。或许有的会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打孩子几下,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够解决真正的问题,有的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叛逆的更严重。其实孩子们发脾气是有原因的,父母需要真正的了解,然后再对症下药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效仿父母的行为

作家鲍德温曾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父母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父母。所以不少孩子乱发脾气,有可能就是效仿爹妈的行为。有的爸爸妈妈生活中本身就是脾气暴躁的人,遇到一点小事就会歇斯底里,还会情绪失控。而待在一旁的孩子,耳濡目染的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他们也会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去乱发脾气,乱摔东西。

二、需求未被满足

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现代父母过于忙碌,即使回到家里也会不停的看手机看电视,把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给忽略了。所以当他们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就会用一些异常的行为和举动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发脾气摔东西或许并不是孩子的性格坏,有可能是他们想要得到关注和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心理的落差感

年幼的孩子们因为抵抗能力特别弱,所以疾病产生的概率也就相对比较高,但生病会影响到人的控制能力,因此,孩子有可能会在不舒服的状态下随便乱发脾气,随便乱扔东西。但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基本上都会因为心疼而无限量的纵容,可是等孩子的病好了后,父母所给的特殊待遇也就随之消失,但落差很大的情况下,孩子就会莫名的哭闹和发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溺爱导致的结果

也有一些孩子乱发脾气,有可能就是父母过度的溺爱,这些孩子要什么,父母会给什么,家长没有底线的宠爱和娇惯,导致他们的脾气越来越差。严重的情况下,他们还会和父母对着干,但到了孩子年长阶段,爹妈再想去管教就会难上加难。

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情绪,将来孩子的情商会更高首先,理解孩子情绪不少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都会采用冷漠处理或者训斥和责骂,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对,即使孩子在年幼,他们也需要一个发泄的方式,而哭闹摔打东西有可能就是一种途径,这个时候父母先不要管,而是要理解孩子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帮助孩子平静

接下来的一步是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孩子哭闹会有一个由强到弱的过程,但家长不要着急,而是应该找准时机用巧妙的语言去介入。例如:妈妈帮你擦擦眼泪好不好,找到一个交流的突破口,然后来帮助孩子缓解情绪。这样,孩子内心的委屈得到充分释放的情况下,会更放下心地和父母去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理智分析问题

最后一步就是帮孩子理智的分析问题,看看究竟他们为什么哭有没有错误之处,若是孩子无端哭闹,家长就要在此时严格的管教,还要给予一些小小的惩罚。当然不要过重,只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犯的错误,会得到严重的后果即可。下一次孩子就不会随心所欲的再乱发脾气,更会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理智脑比情绪脑发育落后,6岁以前的孩子更容易陷入情绪的绑架中无法抽离。所以面对孩子的哭闹以及乱发脾气,家长不应该过度的训斥和责骂,也不要使用错误的教育方法,而是先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再找到对应的方式去解决。

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家长经常疏于引导或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从而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面对这些,父母可能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不妨试试通过阅读绘本来引导,双管齐下,会省力的多。

给大家分享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中英双语绘本,让孩子学会独立、勇敢和自信,帮助孩子养成好性格,形成好习惯,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书共10册针对0~6岁孩子编写,主题典型鲜明,针对性强,分为自信、自强、勇敢、礼貌、情绪管控等十个主题,孩子能在书中学会处理生活中的恐惧、焦虑、担心、羡慕、生气、沮丧、无助等负性情绪。帮助孩子改正胆小、自卑、没有主见、逃避问题、害怕失败等等性格问题。

孩子的品格影响着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

有需要的父母点击下面链接即可购买,也可点击链接进入店铺选购更多育儿专家推荐的精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