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王震将军对左宗棠的曾孙说道:“史学界最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对左宗棠做出了正确,客观地评价……收复新疆的功劳不可泯灭”。无独有偶,毛主席也曾经说过:“没有左宗棠,新疆之事难说”。

新疆古称“西域”,公元前101年,西汉在此地设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又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此后历代中央王朝都在此设官建制,进行有效地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史之乱后,唐军退出西域,直到乾隆二十四年,兆惠率领清军平定天山南北,中原王朝才重返西域。乾隆取“新附旧疆”之意,将这片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命名为“新疆”。

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乾隆不仅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还保留了当地原有的“伯克制度”。伯克是突厥语“贵族”的意思,明朝以后成为“官职”,掌管当地的行政、司法、税务等民事事务。

新疆自然环境恶劣,历朝历代经营西域都依靠东南“协饷”。乾隆盛世时,每年调拨四百万两白银并不是难事,可随着大清帝国的衰败,新疆越发成了沉重的负担。

鸦片战争后,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爆发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太平军的带动下各地反清运动此起彼伏。清政府为了平乱,屡次削减新疆的军费,到了1862年,干脆彻底断绝了新疆的协饷。为了筹措军费,新疆当局不断向地方摊派,而伯克乘机渔利,“大臣要米一石,伯克则派百石”

终于在1864年,一群无力缴纳赋税的维吾尔族农民在库车发动了暴乱,起义迅速烧遍整个新疆。尽管起义颠覆了清政府在新疆的统治,但领导权却落到了大小伯克手中,并形成了北疆的妥明,南疆的思克、金相印等割据政权。

伯克们之间的混战为阿古柏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1864年,金相印因久攻清军固守的疏勒城不下,转而向中亚的浩罕国求援。次年,浩罕国汗王在英国的支持下,派阿古柏带和卓后裔侵入新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着和卓的宗教影响力,阿古柏迅速攻灭了南疆的割据势力,其中也包括将其请入南疆的金相印,公然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1870年,阿古柏又派兵北上,攻陷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盆地,消灭了妥明政权,至此整个南疆以及北疆的大部分地区都落入阿古柏之手。

阿古柏的入侵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最严重的当属沙俄趁机强占伊犁地区。从19世纪中期以来,沙俄希望能够南下获得出海口,而英国为了保住在印度的利益,双方在中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871年夏天,为防止英国人支持的阿古柏势力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了侵入新疆,沙俄打着替清政府“安定边境秩序”的旗号,出兵占领了新疆,并向清政府保证:“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复之后,即当交还”。

然而面对沙俄军队的入侵,清政府当即派出伊犁将军前去交涉,但是俄方决口不起交还伊犁事宜,反而提出了赔偿俄国“损失”、重新划定两国边界,新疆全境通商等无理要求。

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到了焦头烂额的地步,国家刚刚经历的太平天国之乱,西北的叛乱还未彻底平定,偏偏这时日本侵台又让东南海防告急,于是清廷内部就“海防”与“塞防”展开了大辩论。

主张海防的李鸿章提议放弃新疆,全力应对列强的侵略。身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则坚持海防、塞防并重,建议在列强未在东南挑起战争之前,先集中力量收复新疆。

清政府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支持左宗棠,任命其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3月,经过充分的准备,左宗棠兵分三路进军新疆。谁也没有想到,仅用半年的时间就收复了北疆大部分地区。

1877年春天,清军乘胜追击,在达坂、吐鲁番和托克逊等地取得大胜,5月在库尔勒迫使阿古柏兵败自杀。次年1月,清军又收复和田,处决了金相印。至此,左宗棠收复了新疆除伊犁以外的全部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1年,在左宗棠的武力后盾支持下,曾纪泽经过艰苦卓绝地谈判,终于收回了伊犁。1884年,在左宗棠的多次提议之下,清政府在新疆改设行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理,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将其从祖国版图中分裂出去。收复新疆是晚清历史上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左宗棠因此被梁启超赞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