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圈之外

插播一则虚拟天气预报

近年来,由于人口向外流动趋势不减,朋友圈降温导致部分动态遇冷的状况依然持续。

我打开朋友圈,收到三条动态更新提示。不出意外,是一条推广,一条集赞,一条励志鸡汤文

好像我们都只敢在这里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于是,有人惋惜,年轻人的表达欲在不断消退。

其实,我们从未失去过表达的欲望,只是找到了一个能够“安全表达”的地方——在朋友圈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从未发送的朋友圈

总有这么一个瞬间,刺激着我们的「表达欲」

丢失的外卖、撞在一起的ddl、不得不改签的返程车票……

一件件鸡毛蒜皮不断叠加,直到最后一根稻草掉下来,满腹苦水便翻腾起来要寻一个出口。

然而,往往在风风火火打开键盘敲进几个字之后,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斟酌起措辞来。

“事情太小显得矫情,删了吧。”
“讲脏话会人设崩塌,删了吧。”
“不指名道姓可能招来对号入座的误会,但又不想得罪谁,还是删了吧。”

输入,删除,输入,删除。

几经反复,翻滚的情绪都泄了80%的气。

「将此次编辑保留?」
「不保留。」

悻悻地放下手机,我们转身又跃进了生活的洪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04/11,晴,26℃

我的朋友圈曾热闹过。

那是在高中的时候,列表里都是熟悉的ID。每发一条动态,评论区总是很快就站满了人。

长长的回复让人想起课间十分钟的教室,吵闹到能把教导主任从走廊的另一头引过来。

那时,我还没养成添加备注的习惯。

在朋友圈发言就像和朋友趴在栏杆上聊天一样自然,任由观点和情绪脱口而出,而不必过度揣测彼此的态度。

毕竟,在这段双向选择的关系中,我们习惯了包容与被包容

然而,这种温暖的笃定已经逐渐动摇了。

2021/04/12,局部阵雨,16℃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我们的“朋友圈”,却并非以“朋友”之名

从快递小哥、理发店的Tony,到所负责学生活动的参赛者、社团里的叫不出名字的后辈……添加好友的新鲜感,被是否“仅聊天”的考虑冲淡。

被工作和生活琐事入侵的通讯录里,几乎每个ID都被越来越详细的备注替代,贴满五花八门的组别标签可视化的人际关系拧成一捆乱麻。

越来越复杂的分组背后,是消弭的边界感来带的不安。

当我们把小小的不快乐排开的时候,我们不再确定是否会有人关心、是否会有人因此不适、是否会有人以苛刻的目光审视我们的内心。

于是,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来自“同一频道”的回应越来越少,比起对话,发动态更像喃喃自语。

我们学会咽下一串串不成熟的、有欠考虑的话语,在自己的“朋友圈”,装成另一个人,永远积极,像个人见人爱的小太阳。

直到累了,有些人就离开了。

冷空气带来局部降水,洗去他们的痕迹,仅留下“三天可见”和一条横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那些“朋友圈难民”都到哪里去了,众说纷纭。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在寻找一个能够“安全表达”的容身之所

或许列表里都会是熟悉的名字,评论区总是吵吵闹闹的,就像学生时代和朋友趴在栏杆上聊天一样自然。

互联网很大,我相信他们会找到的。

-END-

【来留言和我们唠嗑吧】

你现在一般在什么平台分享日常琐碎呢?

作者 | 黄蕴琳

编辑 | 施瑜夏晓琳

图源 | 网 络

点击「赞」与 「在看」,表达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