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早以前看过,杨绛先生的《洗澡》,也看过《干校六记》。甚至我喜欢她的文字比钱钟书先生更甚。

对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无须我做太多的诠释了,我相信这本书太多人有不同的解读。

实际上,在《我们仨》出版好几年后,我依然不愿意去翻阅,因为我害怕那种克制冷静的状态,反而给予我更多震颤。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

大概钱先生是幸福的,虽然他和她的爱人杨绛先生经历很多人间的不幸,依然对生活和世间保持的一种难得的温情。说实话我扪心自问我是做不到的。

杨绛先生的文字,不造作,不刻意,生活的幸福让人舒适而不嫉妒,生活的不幸又不会如祥林嫂般喋喋不休,能做到这样的境界的人有多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人生过五十知道天命,到了耄耋之年,她不必释怀,早就看淡一切,然而依然灵魂保持着即便年轻人都少有的一种温度,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地表达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即便不能感同身受,我们也能从历史的记录和周遭的经历去知道他们一家的不易。时代赋予了光环的同时,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但是杨绛先生没有一点让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痛彻心扉,反而常常因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感到忍俊不禁。很多人纪念杨绛先生朋友圈刷了屏,她的只言片语也成了感悟人生的鸡汤,可是,先生的学识、背景、品格,我们只不过见了冰山一角而已。

曾经有人问过怎么评价她,很多人答“不敢评”,我也赞同,所以这篇文字,我想写一些自己的感受,鼓励和推荐大家去阅读这本书。当然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感悟。

这本书是三个部分,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没有经历过的时代,后人却往往喜欢进行评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沽酒客身边经常有看似很聪明的人,大谈之前如何如何,比如谈到一些特殊的时代,特殊的人,他们都觉得为何如此愚昧,过得如此郁闷,而且为什么要去做一些看似反社会和人性的事情,但是我们并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诸葛亮从来都不高明。而走过那些岁月,还依然存活下来的人,境界跟后辈不可同日而语,社会的进步往往是前人铺垫而成就的,有现代人的努力,但是绝对不该否定前人的试错或者牺牲。

如今跟过去一样,年轻人大多数不太懂得尊重回忆,对比自己年长的人尊重少,鄙视多,大概年轻的资本就是有一种嚣张和炫耀的成分在里面吧。

不过好在,总有一部分人能够安静下来,聆听教诲,能够去感受他人阐述的一些人间冷暖,能够有一个包容的心态去看到过去。

白居易的《简简吟》曾经写到:“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以心境去读杨绛先生的书,正如一种生人可以悼念故人的情怀。

这正是,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但愿如王菲唱的一样:

但愿你的眼睛 只看得到笑容

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 都让人感动

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 不会一场空

天上人间你我共勉吧!

杨绛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至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