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这一生,怎么过怎么活,每个人性格不同,结局自然也各不相同。

谁都想追求幸福,但并不是谁都能真正拥有幸福,关键是看你如何来选择。

感情往往能够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如果生活在一起总是感觉太过别扭,那么对方条件再好,你也难寻求到幸福。

一辈子不长,能够找到一个体贴的人携手一生,才可能过成理想的模样。

人过六十,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雨坎坷,明白了很多道理,这时候就会懂得,所谓的风花雪月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婚姻是和柴米油盐打交道的。

这一辈子真正能陪你到老的人,其实只有这一种,就是懂你的人。

逃离家庭自驾出游的苏敏阿姨,抛弃了自己妻子、母亲和外祖母的身份。

在漫长的30年婚姻里,她从来没有感受过爱情,甚至温暖都是奢侈品。丈夫永远冷漠、挑剔和猜疑,甚至她照顾外孙,他都觉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苏敏阿姨不怕吃苦,相反她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结婚之后做起全职妈妈,买菜、做家务、带孩子,任劳任怨。

可是她丈夫却极其小气,妻子多用了一分钱又或者是哪里的账目对不上,他就会拳打脚踢。他把每一笔钱都算得清清楚楚,却把苏敏当做免费劳动力。

苏敏阿姨为了女儿不成为离异家庭里的孩子,忍气吞声熬了几十个春秋。

从豆蔻少女至晚年,苏敏牺牲了太多太多,甚至确诊为中度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这个年龄,哪个女人不希望夫妻恩爱、儿孙绕膝、家庭和睦,如果实在不能忍受下去,苏敏阿姨何必会选择逃离家庭。

作家廖一梅说,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在你不懂得你的人面前,你倾尽全力,也很难得到认可,只能是对牛弹琴的尴尬。

和懂你的人在一起,他才会发现你的优点,欣赏你的长处,了解你的与众不同。

一辈子不长,这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在生命的后半部分,你是想虚与委蛇,还是想和懂你的人幸福地度过晚年?

而晚年的幸福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能有共同的话题,你一个眼神,他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你一个表情,他就明白你的喜怒哀乐。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用携手半个多世纪的姻缘,告诉了我们婚姻的真谛。

他们两个相遇的时候,一个说“我没有订婚”,一个说“我没有男朋友”。他们的相遇是天作之合。

钱钟书对杨绛说:“我胸无大志,只想一生做学问。”而杨绛说:“我无救世济民之大志,一生所求,也就是做学问、写文章,只求安稳度日。”

她懂得他对事业的追求,愿意与他一同结伴前行。

钱钟书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非常差,杨绛先生在坐月子的时候,台灯坏了,墨水染了桌布,门坏了......换作一般的女子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然而杨绛却不急不躁地安抚钱钟书“不要紧”,她曾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却在婚后甘当灶下婢,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全力支持他的事业。

杨绛先生成名较早,钱钟书被称为“杨绛的丈夫”。钱钟书却说自己原本该嫉妒的,然而却分明为她感到高兴。

而当钱钟书告诉杨绛自己准备写一部长篇时,杨绛不遗余力地支持他。

杨绛先生说自己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一团痴气,正是因为他的本真,再加上过人的智慧,所以在大家的心中是博学而又风趣的。

世人都说杨绛先生最懂钱钟书,他最大的福气是遇到了懂得自己的妻。

然而钱钟书在评价杨绛时,称她是自己心目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认为她集“情人、妻子与知己”于一体。

杨绛先生在读到“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我所见到的最美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绛先生在读到最理想的婚姻状态“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人”时,钱钟书当即说“我和他一样”。杨绛说“我也是”。

很多时候不是两人看上去般配就能够得到幸福,而是彼此懂得、志趣相投,三观和生活习惯相差不甚远才能形成自然的和谐。

人过六十,已经走过了大半辈子,年轻的时候围绕着工作和孩子,兢兢业业,到了这个年龄就需要老两口相互依靠、相互陪伴。

只有彼此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考虑一点,多体谅对方的不容易,这样才能共同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两个人在一起,目的是为了创建美好的生活,而不是让自己越过越不幸福。

到了六十岁,很多事情都应该看透了,别别扭扭是一天,快快乐乐也是一天。

如果两个人动不动就发生矛盾,既不利于夫妻和谐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原本是两人因为欣赏因为爱情走到一起的,如果不懂得在婚姻里多花些心思和手段,再好的感情也会被消耗殆尽的。

和懂你的人在一起,相处不累,你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有幸福可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