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南加州某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当地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当镇长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却想干完活儿再吃。他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做完事,他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镇长这么评价他,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他就是著名的石油大亨哈默。

古语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兴衰”,当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时,尊严看似是件奢侈的事儿。

即使解决了温饱问题,尊严也不一定就会有的。

因为,尊严不但指个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个人的价值所在。

在王小波看来,人有没有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断依据,那就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对待。这种说法具有双面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作人还是东西,是你的尊严所在;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所在。

每到春运高潮,一些车次的硬座车厢挤满了人,甚至会有人占着厕所休息。这时,有些人只能被当作身体来看待。

席地而坐的人,或者干脆躺在地上睡觉的人,会被别人看做东西还是人,这是他的尊严所在;而这些人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尊严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观的环境问题当然不是我们当事人造成的,可是面对这样的火车拥挤问题,大多数人是视而不见的,容忍避让的。

不止是火车拥挤的问题,还有环境脏乱、饮食卫生问题等等,人们倒是都看到了,却看得习以为常。这就涉及到尊严了。

假如一个人在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上都能感到做人的尊严,他就会按一个有尊严的人的标准来行事。倘若一个人感受不到做人的尊严,那他的行为表现可想而知。

作为一个群体,我们的尊严感似乎特别地强烈。

你看,奥运会颁奖仪式上,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而当中国国民在国外受到屈辱时,全球的中国同胞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有着最强烈的民族尊严。

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尊严感就弱了一些。

走在街上,我们也许时常会看到乞讨的人,乞讨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直接向路人伸手要钱;有的摆个地摊,或演奏乐器,或唱歌;有的是用粉笔在地上写明乞讨原因,低着头,半蹲在路边......真是众生百态呀!

这印证了“中国文化里更注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的景象。

费孝通说,中国社会里有所谓“差序格局”,与自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当局者的国民,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公共场合,我们个体对公德的注重更多靠的是自觉。但如果连公共场合基本的规则都不遵守,那又何谈尊严呢?可见,尊严不仅仅是个人尊重自己,更重要的是赢得别人的尊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独善其身不一定就是真的捍卫了尊严。

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少年时就名气在外,虽然早早成名,但他并没有出来做官,而是一直隐居东山“独善其身。”他一边教育子侄,一边和朋友们游山玩水,静观世事的变化。

直到弟弟谢万被罢官,谢氏家族遭遇政治危机。谢安才决定“出山”,那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从权臣桓温的司马做起,二十多年间升职到了东晋的宰相。与前秦苻坚合作以弱胜强的淝水之战就是谢安的大手笔。四十岁以后的谢安用他的智慧胆识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

也正因为如此,民间纷纷自发建墓立碑,来纪念这个好官,同时后人对谢安的评价也是极高的。

看来,光是有独善其身是不够的,想想如何兼济天下,才有可能捍卫了尊严。往往顾自己小家的人很少受到人们的称赞,反之,那些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人更受到人们的尊重。所以,社会价值恰恰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尊严所在。

正如王小波,他本来可以在理科界小有成就。可他选择了文科,选择了做知识分子。他把人们对社会的嬉笑怒骂转化成反思社会,希望社会更好的一种鞭策。

王小波把那些亲身经历的酸甜苦辣和自我反思一一记录在了《沉默的大多数》一书中。他用一种独特的幽默感染着读者,读者读他的文章,感受到一种社会责任感。这就是所谓“有趣的灵魂”该有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