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的重要谋士邬思道与雍正的“藩邸故人”年羹尧之间,关系一直都是非常好的,特别是为人高傲,处事独断的年羹尧,唯独对待邬思道是礼遇有加,推崇备至。

可即便是如此,一向独具慧眼、料事如神的邬思道,却自始至终没有给过年羹尧任何的关于做人、做事以及为人臣方面的指导与建议,以至于年羹尧长期处于飞扬跋扈、居功自傲的状态之下,而这也最终导致了年羹尧极为惨淡的人生结局。

那么,年羹尧是否是真的是“得罪”了邬思道,才使得邬思道对于年羹尧的“作死”行为视而不见,还是邬思道有着自己怎样的打算,才不愿意给年羹尧任何的提点和建议,在这里我就来为大家做一个解读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邬思道“嫉恨”年羹尧,真的是因为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么。

《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之所以能够进入雍正的团队,与年羹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此之前,邬思道因为一篇满怀激情、感叹世事不公的《士子揭世文》,给自己带来了牢狱之灾,不仅此生再也无缘功名,更是落下了半身残疾,以至于此后的生存都在一定程度上变得难以为继。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杭州副将的年羹尧遵照雍正的安排,在江南地区找寻到了邬思道,并将其予以了十分妥善的安置,同时还让自己的妹妹年秋月照顾邬思道的生活起居。

从这个角度来看,年羹尧确实是有“恩”于邬思道的,而他与邬思道之间也就此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邬思道与年秋月之间也慢慢产生了感情。

然而,对于雍正来说,他可以拿邬思道和年秋月的关系打趣,但绝对不会真的让两人走到一起,究其原因便在于年羹尧了。

此时的康熙已经给雍正提出了做一介“孤臣”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在告诫雍正不能像八阿哥胤禩那样广结党羽、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为此,康熙还将雍正新招入麾下的田文镜贬谪到了陕西。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年羹尧对于雍正的意义也变得愈发的重要。

于是乎,雍正想要对年羹尧进行有效的牵制,使其死心塌地地为自己效力,年秋月无疑就是最好的“棋子”。

一方面,有年秋月在自己的府上作为“人质”,那么不管年羹尧在哪里任职,心中都要有所顾忌和牵挂,因而也就不敢行背叛雍正之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年秋月,与年羹尧实现利益的绑定,就此让年羹尧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阵营之中。

所以,从一开始,雍正就没有想过让年秋月与邬思道在一起,为此雍正还主动为年秋月全家抬旗,为的就是从“身份”上拉开二人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无疑是在告诉邬思道要死了这条心,他与年秋月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又发生了两件事情,让雍正更加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第一件事情,就是年羹尧在江夏镇擅自下令屠城,并将整个江夏镇付之一炬,更为严重的是,年羹尧对于自己洗劫江夏镇所有财富的事情是闭口不谈,这就让雍正对年羹尧已经是极为的不放心,于是雍正这才通过设计,将李卫安插在了年羹尧身边。

第二件事情,就是雍正与十四阿哥胤禵达成“协议”,即雍正推举胤禵出任“大将军王”,而胤禵也要保举年羹尧来出任陕甘总督。可这时的年羹尧却在没有向雍正进行任何汇报的情况下,擅自回到京城,并且也没有先到雍正府上请安,反而是在京城之内上蹿下跳,这愈发让雍正对其感到了不满和不安。

然而,此时的年羹尧对于雍正太重要了,更为关键的是,雍正也急需要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来对十四阿哥胤禵进行牵制。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最终下定决心,迎娶了年秋月为侧福晋,就此与年羹尧之间缔结亲缘关系,从而让年羹尧安心为自己效命。

由此可见,邬思道未能迎娶到年秋月,虽然有着年羹尧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雍正从一开始就不会让这二人走到一起,只不过,正是年羹尧一次次“不听话”的表现,更加坚定了雍正将年秋月“据为己有”的决心而已。

而对于此,邬思道也早也是心知肚明,即便是他的心中有再多的不舍和不愿,也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毕竟,出现这样的结果真的不能全怪年羹尧做错了什么,错只错在年秋月是年羹尧的妹妹。

为了自保,邬思道也要刻意疏远与年羹尧的关系。

雍正要迎娶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除了是为了牵制和拉拢年羹尧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要让年羹尧和邬思道之间,不能形成过于紧密的联系。

雍正前往江南筹款赈灾,在年羹尧的指引下,第一次见到了邬思道,并发现年羹尧安排了自己妹妹年秋月来亲自服侍邬思道。虽然年羹尧嘴上说的是以此体现对于邬思道的重视,但是雍正已经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之后,年羹尧担任四川提督的时候,竟然背着雍正,暗地里给邬思道送了两坛老酒,这一次雍正表面上极为和气,甚至还和邬思道开起了玩笑,但是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并非只是雍正简简单单地因为邬思道而“吃醋”,对于雍正来说,他是非常忌惮年羹尧和邬思道走得过近的。

年羹尧是进士出身,并且是文武双全,邬思道又是富有智慧、颇有才学,用得好,便是借由他们这“一文一武”更好地辅佐自己,但是他们两个要是真正联起手来,同样也将产生极为惊人的威慑力,而这也是雍正不想看到的。尤其是对于邬思道,尽管他给予了雍正极大的帮助,但是雍正始终对他是不放心的。

于是乎,雍正“棒打鸳鸯”,拆散邬思道和年秋月,便是不希望邬思道与年羹尧联合在一起。

而对于雍正的想法,邬思道也是非常清楚的,这才有了他主动为雍正保媒,让雍正迎娶年秋月。毕竟,邬思道是个聪明人,他知道雍正的厉害,更加知道自己想要继续生存下去,是要仰仗的是雍正,而不是年羹尧。

而在雍正登基之后,邬思道依然坚决贯彻了这样的想法。

首先就是在“半隐”地点的选择上。邬思道非常清楚,自己的“半隐”之处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知道自己的底细,第二,是雍正的“自己人”。而能够满足这一条件也就只有十三阿哥胤祥、年羹尧和李卫这三个选择了。可十三阿哥胤祥为人太过仗义,雍正又极为看重与其的感情,反而会让三人之间产生极度的尴尬;至于年羹尧,邬思道也非常清楚,只要选择跟随年羹尧,无疑是触动了雍正的底线,他有可能当即就会被雍正除掉。于是乎,李卫可以说是邬思道想要“半隐”的唯一选择。

而到了李卫府上,邬思道也是深居简出,除了帮助李卫解读雍正的旨意,再无其他动作,直至重新来到了田文镜的府上。

在这期间,邬思道作为河南的押粮官,前往了西北大营,就此见到了年羹尧。然而,他所做的仅仅是分析时局利害,催促年羹尧出兵,至于其他事情则再无提及。

一方面,此时的年羹尧已经是拥兵自重,待价而沽,他想到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邬思道的劝谏他未必真的听得进去。

另一方面,年羹尧的周围遍布着雍正的眼线,如果邬思道只是催促年羹尧出兵,实际上是帮助了雍正,因而不会遭到雍正的怪罪,如果在提及其他事情,邬思道将很有可能引发雍正对其的猜忌,反而会为自己引来杀神之祸。

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年羹尧已经开始了不断“作死”的行为,雍正也对年羹尧愈发的不满,如果事情继续发展下去,年羹尧的最终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这个时候邬思道对于年羹尧进行提点与指教,无异于是增加了雍正处置年羹尧的难度,那么邬思道自己也将会受到牵连。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邬思道之所以会在雍正登基之后,不愿为年羹尧进行任何的指点,特别是在年羹尧统兵打仗以及之后的统御西北期间,选择对其飞扬跋扈、居功自傲的行为置之不理,也不去提示和警告,目的就是在于要让雍正看到他与年羹尧之间这份可以保持的距离,从而让雍正不再认为邬思道是自己的威胁。

邬思道也通过自己这样的“表现”,让雍正感到了放心,而邬思道也最终得以实现的“全隐”,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年羹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邬思道对于李卫则是耐心了许多,不管是在雍正登基之前的那句“狗儿,你要好自为之”,还是雍正登基之后在李卫身边时常的教导与帮助,都对李卫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邬思道之所以如此,除了李卫是真的愿意接受邬思道的教导,极力推崇邬思道外,更是在于邬思道这样做恰恰是雍正所希望看到的,而这也是邬思道在这一时期对于雍正的价值和作用所在,其目的也是为了要讨好雍正,从而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