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是否也总是被父母责骂,以至于你觉得事事都是自己的错。长大后,父母的责骂依然继续,这让你痛苦不堪。你明明知道他们根本不爱你,但是出于道德压力,或者内心被他们植入的价值观,你依然自欺欺人地相信他们是爱你的,而不是恨你。你很想成为他们口中的那个孝顺听话的好孩子,可是无论你怎么做,总也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你想要兄弟姐妹和睦,却发现自己一直是那个被排挤的孩子。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请相信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你拥有一对颠倒了亲子角色的、长不大的父母。他们通常早就不爱对方,只是因为孩子(他们告诉你的)而没有离婚;他们经常吵架、他们并没有取得社会性的成功;他们常常对你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把你当做一件可以任意摆布的物品;他们特别喜欢批判任何他人;他们常常喋喋不休地对你说养育孩子多么的辛苦、说一套套做人的道理,有时候甚至对你说最恶毒的话以及胡搅蛮缠不讲理。他们依赖你、强迫你、操控你、对你进行隐形的精神虐待,希望你以自己的一切报答他们的恩情。

这一切让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感觉父母根本不关心你,你才是他们的父母,你甚至感觉自己的生命能量一点点地被原生家庭耗尽。更可怕的是,你没有意识到你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你的父母如出一辙,你的孩子正在经受着你曾经受到过的痛苦和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不大的父母》就是这样一本教你重新认识有毒的长不大的父母,看到父母那个和你一样从未得到过爱的受伤的内在小孩,他们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依赖性强、希望地球围着他们转,而这些其实就是我们家庭创伤的来源。这本书不仅让你识别家庭带给你的创伤和不幸,同时还教你走出创伤,终结恶性循环的方法。

书的作者加藤谛三是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社会研究科硕士。著有《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情感暴力》《我们为何如此不安》《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不乖》《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等。

在作者看来,父母对子女依赖、责备、撒娇和控制,其实都是父母渴望爱的体现。父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们颠倒了亲子角色,是长不大的父母。

01 什么是亲子角色颠倒?

亲子角色颠倒是由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它是指父母向孩子的撒娇行为。通常是孩子向父母撒娇,如果撒娇的主体和对象颠倒了,就是亲子角色颠倒。

比如父母自吹自擂并希望孩子夸一句“你好厉害啊”。

加藤谛三在书里指出,寻求母爱是人的基本需求,当这个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成为父母,就容易出现颠倒亲子角色的情况。因此,父母成了向孩子寻求母爱的“孩子”,而孩子反倒成了他们的“父母”。

02 亲子角色颠倒有哪些表现?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内心充满焦虑和冲突,但是他们往往掩盖问题的本质,他们出于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而育儿,将孩子卷入自己的内心冲突中。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并不健康。

这样的父母通常会利用孩子疗伤,他们依赖孩子、将孩子当作玩偶,他们害怕孩子自立,以爱之名对孩子实施精神暴力,以便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对被颠倒亲子角色的孩子而言,没有人能接受真实的自己,身边的人接连不断地向他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就相当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战场上。时刻有子弹呼啸着朝他们飞去。这些子弹也就是身边的人的态度或者要求。”

利用孩子疗伤,对孩子隐形虐待

心理健康的父母会在育儿过程中保持育儿方式的正确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而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并非如此,他们对孩子时而过度宠爱孩子,时而严格,缺乏一贯性。他们爱抚孩子并非出于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出于使自己安心,通过攻击、压榨孩子,让自己产生错觉——我是爱孩子的。孩子在这样虚伪的爱中明明感觉很痛苦,却又觉得父母是爱自己的。他们变得焦虑和恐惧,依赖父母,压抑自己对父母的恨意。

对孩子实施精神控制,从孩子身上寻求母性

亲子角色颠倒的父亲,会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灌输“离开了我,那无法活下去”的想法。久而久之,让妻子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女人,让孩子觉得“我是爱父母的,而且也被父母爱着”。

加藤谛三在书里提到,亲子角色颠倒的父亲其实是自我厌恶者,他为自己无法达到理想的父亲而感到失望。孩子知道父亲讨厌自己并且讨厌孩子而不自知。于此同时,孩子压抑着“讨厌父母和被父母讨厌”这样的想法。

“也有许多男性想努力当好父亲却始终不合格,这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还是个小孩。他们的心理并没有成长到能胜任父亲一职的程度。因此,比起和孩子一起玩,他们更喜欢跟朋友们在一起,现在的他们还是跟高中时期的他们一模一样。
结果,父非父,家非家。”

在亲子角色颠倒的家庭中,父母把孩子当做布偶玩具,并控制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期望——索取小时候未得到满足的爱。

父母原本应该在育儿过程中倾听孩子,然而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却常常向孩子诉苦或者自吹自擂,并将孩子强行推向倾听者的位置,而这个位置本来应该属于父母的。

加藤谛三指出,向孩子诉苦或自吹自擂以希望孩子表扬的行为是父母向孩子撒娇、寻求母性的行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严重的男性通常讨厌有自我主张的女性以及孩子。他们想要的是能够无条件依赖的女性和孩子,以便从他们身上寻求母性。

作者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孩子肚子疼想请假不去学校上课,母亲会非常不高兴。但是母亲为了让孩子跟他们一起去看足球赛却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孩子请假。母亲对请假这件事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态度,不过是母亲为了满足自己追求团圆之乐下的对爱的强烈渴望。

加藤谛三在书里说:“这样的父母是在利用经济上、肉体上、心理上尚无法自立的孩子来疗愈自己‘过往的心伤’。”

然而,在我看来,即使孩子已经成年,父母的这种将孩子当作布偶玩具的索爱行为依然不会停止,甚至变本加厉。

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在潜意识下欺凌孩子,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实施精神暴力,孩子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被父母欺凌。

这类父母在外很难与他人建立心灵层面的联结,他们会把自己的不满通过自己拥有的亲密关系显露出来。这类人很常见,比如那些对外人礼貌客气,对伴侣和孩子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的人。

以爱之名控制孩子

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不仅夫妻关系岌岌可危,而且大多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社会性成功。他们焦虑、对爱饥渴,内心渴望出人头地却又感到无力。

为了逃避这些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将精力放在家人和控制孩子上,而不是自我成长上。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并非真的把家人看得很重要,而是借由家人来满足他们对爱的饥渴。

他们强迫症式地批判他人,不断地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心理学家莫妮卡.布里永在《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一书里指出,那些执着于抱怨的人之所以不停地抱怨是因为痛苦是他们的一种身份认同,是存在和唯一自恋的基础,一旦停止抱怨,这种存在感就消失了。

在我看来,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之所以“依赖家人”、强迫症式地批判他人,以及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也是他们的一种身份认同和存在感的唯一自恋基础。如果不这样,他们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社会性失败、夫妻关系破裂的痛苦。

“他们一边在对方面前强调拥有对方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压力,一边贬低对方,给对方施加压力,左右开弓将对方逼至完全依赖自己的状态。”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最终将魔爪伸向自己的孩子,并企图将孩子奴隶化。他们焦虑不堪,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行动,一旦孩子不遵从他们的意愿,他们会以恩人自居、卖惨、胡搅蛮缠、讲一套套做人的道理、喋喋不休地谴责对方,等方式来控制孩子。

这样的父母害怕孩子自立,对他们而言,孩子自立意味着你死我亡,并对此感到极大的焦虑,以此而对孩子产生恨意。为了掩盖自己的恨意,达到控制这个孩子的目的,他们会孤立孩子,偏偏不叫他吃饭,威胁不带他去旅行,甚至联合其他孩子排挤他、欺负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

“据推断,有的国家每年约有6万个孩子受到了严重的家暴或死于家暴。仅此一项数据就能让大家意识到事态的重要性。但其实,那些没有被杀害但一直被父母摆布的孩子,比被杀害孩子还要更痛苦。但是,世人对‘亲子角色颠倒’的关注度并不高。”

在颠倒亲子角色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全盘否定自己的同时,还被迫认为“自己获得了比任何人都多的爱”。他们的沟通能力被彻底摧毁。

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常常陷入自责,认为什么事都是自己的错。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低,认为自己“不配”,“不值得”;他们或强迫症式地追求名利,或成为工作狂;他们对来自父母的矛盾照单全收,没有给自己的正常情感留有任何空间;他们没有个人意志、自我梳理;他们讨厌父母和自己,又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却符合父母期待的事情……

总之,他们无法感受到活着的幸福。

那么如何摆脱家庭的创伤呢?

作者在《长不大的父母》一书里指出,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离开对方。

当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组建自己的家庭后,便可以离开父母。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学会享受人与人的不同,关注自己的潜意识。

不以金钱和权利判断一个人,而看人品。从这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人。

在亲子角色颠倒中长大的孩子,应时刻关注自己的潜意识,一段发现情绪不对时,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会这么焦虑呢?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呢?为什么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这么不舒服呢?为什么活得这么辛苦呢?为什么总是很着急呢?”当你心中产生这些疑问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要好好地面对自己的潜意识。

结语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家庭,我们都带着原生家庭的伤长大,从第一次做孩子,到第一次做父母。

当你看见并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时,希望你也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经受着同样的痛苦。加藤谛三的这本《长不大的父母》可以让你看见真实的自己,以更成熟的方式走出童年的伤害,终止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做好自己孩子的父母,从而获得幸福。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而且亲子关系挺糟糕,真心希望你们看看这本书,看看你对自己的孩子做过什么,孩子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如果你真的买了书并且看了,我替孩子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