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印发。

NO.1 |

我们来一起简单有态度地梳理一番其中的重点内容(融合作者观点和意见):

1,“十四五”期间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愿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愿景,也是动力,还是目标。创新促进高效生产,美丽创造美好生活。

2,“十四五”期间的机遇和挑战

世界变局是挑战,国内大环境独好是机遇;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这是机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挑战。很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都源于两个因素:省内政策和资源首位度不高和面积小且地形狭长。主观因素应该争取改变,客观原因需要扬长避短。

3,“十四五”的目标

非量化目标主要有: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名城、全球知名创新型城市、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

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数据中心。

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毕竟安全稳定也是生产力。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量化目标:

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十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5%左右。

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4%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54.5%。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万元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80%等。

4,如何实现创新驱动

实施基础研究领航支撑计划:这里提到了支持麒麟科技城联合中科院建设基础研究创新基地。

实施重大创新平台突破计划:提到了紫金山实验室建成国家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此前我们多次强调这两大实验室或创新中心分别由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参与,充分发挥这两所大学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此外还支持江北新区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就在江北新区。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行业上下游力量,资本、智力和产业,是技术攻坚不可或缺的要素。

关于创新这一块的内容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5,关于产业:提振发展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依然是南京经济的基石,我们不搞网红,坚持定力。比如规划中提到了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

产业链是产业高效发展的助推器,“十四五”期间南京重点支持8大产业链,他们分别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目标全国前三)、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目标全国前三)、集成电路产业、智能电网产业、轨道交通产业(目标全国前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当然,发展8大产业链的同时,还要对既有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更要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集群(未来网络、航空航天、区块链、量子信息、安全应急、脑科学等前沿领域)。

在产业板块,提到几个重点板块:河西新城、江北新区、南部新城等总部经济集聚区,以河西鱼嘴地区为中心建设超级总部基地。

NO.2 |

6,关于人口和土地

人口方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和落户政策,加强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与省内包括苏州在内的其他地市实现积分互认或社保年限认可,探索与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省外城市实施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等。

土地方面: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土地使用弹性年期、差别化土地供应、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运作等土地供应方式。在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更新中的土地再利用方面都有规划。

7,关于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问题

省会的定义是:国家一级行政区(一般为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所以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就是要做到省内全方位的领先,关于这一点还是任重道远的。

中心城市这个概念对于南京来说,是一个集成概念,主要包括江苏省的省会(全方位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和长三角地区副中心。

这其中,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南京都市圈发展是第一个由国家审批的规划,而省会功能应该属于常规战略。

8,关于南京都市圈

规划中大篇幅介绍和展望了南京都市圈,基本上与刚刚公布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是联动的,主要有这些内容: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形成错位分工、交叉渗透、跨界融合的都市圈产业生态系统;

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实现全方位的优势互补和互联互通;

加快同城化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和跨界合作或布局是重要抓手;

深化跨界合作发展:主要提及了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

宁镇扬一体化单独一个章节:

主要提到了G312产业创新走廊、仪禄高速、356省道六合段改扩建工程和G312国道快速化改造等。

除此以外,规划中还提到了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宁淮宣黄成长带等。

9,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基础中的基础,规划中提到的坚持“东西南北中”协调并进,逐步构建“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布局,也是南京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内容。旧的城市总规已经过期,新的还会远吗?

规划中对“一核三极”的定位是战略功能引领,是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核指的是江南主城区为“主核”,三极分别是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

这里要注意的是,南部片区指的是禄口和溧水一带,而不是南部新城。

江南主城要国际化、高端化和综合化(浓缩化)等,江北新区要产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紫东地区要整合内部资源和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等,南部片区以禄口临空示范区为核心并实现与宁杭生态经济带、宁淮宣黄成长带的联动发展。

在提升重点地区的功能承载能力板块,主要提到了河西地区、江北核心区、紫东核心区、南部新城、鼓楼滨江、铁北-燕子矶片区、马群片区、新港和新尧片区、板桥片区、铁心桥-西善桥“两桥”地区、高新-大厂片区、百家湖片区、禄口-柘塘片区、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龙潭新城、浦口城南中心、浦口桥林和江宁滨江、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八卦洲、汤山、浦口老山-珍珠泉片区和溧水东屏地区等。

此外,素有南北门之称的高淳和六合也有单独章节。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看得到的板块,南京还规划要“上天入地”——加强低空和地下空间的开发。比如江北新区核心区、紫东核心区、南部新城等区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详细见下图:

规划中还提到了这些新城新市镇:

这些轨道交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江北新区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都是单独成篇

江北新区,集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双区”属性,要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推进“两城一中心”(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建设。

在内部布局上,要强化与浦口、六合联动发展,优化江北核心区、大厂片区和三桥片区“带状组团”空间结构。

如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呢?当然是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综合性交通网络体系了,具体提到的重大项目有:

禄口机场三期、宁宣铁路、扬镇宁马城际、18号线、马鞍机场民用研究、高淳通用机场、南京港(龙潭、西坝、铜井、七坝港区)、南京北站和六河西站、宁淮铁路、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含宁合客专)、宁芜铁路复线、宁滁蚌亳铁路、宁杭铁路二通道、超级高铁廊道和站点规划研究、尧化门铁路物流中心和江宁镇南站等货场、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段、仪征至禄口机场)、宁宣宁滁宁盐高速公路等。

轨道交通方面:

城市道路方面:

最后,规划中还提到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国家下一代互联网(IPv6)工程技术中心南京创新中心、国家(南京)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南京外滩九大城市客厅、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园、以高淳为试点探索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框架和指标(深圳也在试点)、新增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会不会是玄武湖)等。

NO.3 | 叁

规划全文182页共77575字,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分章节板块具体分析。

重要声明:以上内容融合了作者观点和偏好,详细内容以官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