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

有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熹望主播:微语

BGM:My Little Memory - 혼자 있는 시간

结尾音乐:王源《姐姐》

良好有爱的家庭教育

是生命中最好的惯性

听说电影《我的姐姐》上映了,我特别喜欢演员张子枫,苦于新西兰没有资源,只能在微博里拼凑剧情。

在很多戳心的电影评论之间,我看到一些另类的短评:

“全程坐立不安,剧情迷惑不懂,或许是因为我是独生子女没有啥代入感吧。” “认同不了的价值观,独生子女完全无代入感,甚至看着生气,那么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安然还怀念她爸妈,还对弟弟有感情, 理解不了! ” “女同事昨晚去看了我的姐姐,超详细的描述了整部电影给我,我就姐姐没义务养弟弟和同事吵起来,她说我是不是独生子女,想法太自私了。”

镜头里是姐姐和父母之间的拉锯战,镜头外的人陷入沉思,独生子女,真的那么自私吗?

想起前不久在网上读到一个女孩的倾诉:

自己正在读大学,是独生子女,特别喜欢吃独食,网购的零食或者外卖,完全不想分享给别人。

她说,她和室友相处得很好,可以拿自己的钱给他们再买一份,但就是不能分享,一旦分享了,自己就完全不想吃了。

如果你是个旁观者,很可能把这种行为单纯地定义为“自私”,但作为独生子女,我很理解这种感受。

这种“自私”其实和食物和金钱都没有什么关系,它涉及到边界感。 设想你从小到大生长在一个资源独享的世界,一直是每一寸土地的掌控者,有一天你需要分享一些资源出去,你其实并不介意资源本身,可你非常抗拒有人踏进了你未曾和人分享过的领地。

这样的边界感不仅存在于物质之上,还涉及到空间、时间和情感。你会发现一些独生子女过度在意空间隐私,你也会发现另一些人对时间有不可撼动的规矩,在很多时候,你又会发现某些人身上缺乏同理心、共情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社会参与度的提升,这样坚不可催的“边界感”会逐渐消失,每个人都会从人际交往中发现自我的缺陷,从而作出有意识的改正。然而即便如此,独生子女的“自私”还是会多多少少地留下痕迹, 在某一或某些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还是影响到了我们。

比如,我从来都觉得自己是个慷慨体贴的人,不至于被别人贴上自私的标签,但我到现在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惯,家里所有新的东西必须等我来拆封,包括一只牙膏一瓶橙汁,如果第一次的使用权没有交给我,我就不稀罕再用了。

还比如,每当有新朋友来家里做客,我都是这样介绍的,“这是我的厨房,我的菜园,我的小猫咪...”而作为非独子女的彼得是这样介绍的,“这是我们的厨房,我们的菜园,我们的小猫咪...” 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言语中频繁使用的“我”,折射出一个多么自我的形象。

感情上,独生子女缺乏和手足成长的经历,要么很依赖父母,要么非常独立,我属于后者,生活上的问题和烦恼我习惯了一个人解决一个人消化。当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很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把心事同别人讲,也很少参与到其中,倾听是我后天才学来的能力。

当你身处一个非独子女众多的环境或者和一个非独子女生活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大多非独子女什么都想着别人,分享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而对独生子女来说,即便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遍遍叮嘱我们分享的必要,这还是一条需要无数次自我提醒才能实践的信条,与“习惯”还有很长的距离。

有人说独生子女不仅自私冷漠,还娇生惯养,其实这些全凭原生家庭的教育和自我意识。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完全没有给我营造出“你可以为所欲为”的环境,相反,他们对我十分严厉,打骂皆是平常。在普通家庭长大的独生子女,压力通常是很大的,我们的肩上承担着改变一个家庭命运的责任,终有某个时刻会令你意识到,你的身后空无一人,你的面前是一条“不敢穷不敢死”的路。

从前看过有孩子因父母要二胎闹自杀的新闻,这样的噩梦相信很多独生子女都有过。我五六岁的时候,亲戚常逗我,“让你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吧,然后他们都不喜欢你了。”我的整个童年都在被这种恐惧支配着,对一个手足的本能期待消失得无影无踪,不难理解那些对父母说出“你们生二胎我就杀死他”“你们给我生个弟弟我就去死”的孩子们经历了什么。

很多到了我这个年纪的女人,会有生不生二胎的顾虑。担心生二胎就分去了一胎的爱,两个孩子都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育,不生二胎会让孩子成为没有陪伴的人,少了很多健康成长的因素。

其实只要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无论非独还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会健康地长大,他们也许带着瑕疵走入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良好有爱的家庭教育是生命中最好的惯性,它令人向着善良、慷慨,充满同理心的目标,成为一个虽不完美,却很完整的人。

— not the end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亲爱的你

向我倾诉

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苦闷公开分享

即可向我倾诉你的情感与生活

我会回复那些失落的朋友

把故事稍稍加工保护你的隐私

将它制作成音频

去陪伴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熹望暴风雨过后 你的人生特别晴朗

点击标题,阅读熹文的原创好文~ 1、“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2、我们教孩子善良、宽容,为什么他却成了受伤的那一个? 3、有追求的女人总是最焦虑 4、30岁之后,生娃这件事,越来越难 5、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娃,然后呢

手 指 点 一 点 , 不 要 和 熹 文 走 散 ~

Xi13403112727

公众号推出[阅读效率优化]

如果大家不点击“在看”

会在未来几天错过熹文的推送

谢谢你的支持

点击“在看”点个“赞”

看看我一直在更新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