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叫金德强的河北货车司机刷屏了。

这个老实的司机因车辆卫星定位装置“掉线”,被罚2000元,愤而选择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希望用我的死唤醒领导的重视。

为了为自己争一个公道,金德强居然不惜以死相谏,这样的决绝震撼了所有人。

鱼叔我一字一字看完他的遗书后,既感慨又悲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事情也引发了关于北斗的讨论,从新华社到人民日报,都发文澄清,称北斗不背这个锅。对此,我也表示赞成。

因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据,其实指向了利用北斗系统定位的装置,即货车司机常说的“行车记录仪”。

昨天晚上,又一个卡车司机发声,控诉自己车上“行车记录仪”质量低劣,动不动就出问题,导致他多次挨罚。这个视频被疯狂转发,引发无数人共鸣。

那么,这种“行车记录仪”为何屡屡让司机陷入掉线的梦魇?

鱼叔我从一组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发现了真相的端倪。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去年12月公布的2020年度道路运输车辆北斗导航车载终端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8省份共抽取27家企业生产的30个批次的产品后,抽样合格率为70.4%。

这个数据简直太让惊人了,因为这几乎意味着,货车司机使用的“行车记录仪”,三台中竟然有一台是不合格的。

“行车记录仪”不过是给北斗技术装上一个盒子而已,又不是啥高科技,居然制造的质量差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问题是,不仅质量差,价格卖得还奇贵,价格到从2000到5000元不等,一年还有几百元的服务费。

而正是这种高价低质的“行车记录仪”,司机还不得不装。因为,这玩意都是地方相关部门指定安装的,他们说啥型号就啥型号,再贵再差你也得买。

媒体在报道中就提到,许多货车厂家在车辆出厂时,都预装好了“行车记录仪”,但在有些地方,要想上牌拿证,就得把这些原装“行车记录仪拆了,换成相关部门指定的产品。

怎得一个霸道了得!

“行车记录仪”这门垄断生意,不仅成为某些既得利益者的饕餮盛宴,又为罚款经济打开方便之门。

“记录仪”一旦出了问题,不管是不是机器本身的原因,往往就一个字,罚!让在底层苦苦打拼的“金德强们”,为垄断带来的高价低质买单。

看清楚没有,小小的“行车记录仪”真是厉害了,背后居然藏着两大生意,不知道让多少人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这是一个完美闭环,“行车记录仪”高价低质使得罚款更为方便,而既得利益者们从中得到巨额好处,自然不愿去督促和改进“行车记录仪”的质量。

其结果将是一个恶性循环——“行车记录仪”的质量越造越差,罚款越来越多,司机越来越难以承受,最终,逼得金德强不得不以死相谏。

金德强的死,会改变这一切吗?

鱼叔我很期待,但实在难以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