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赏樱地,每年4月底至5月初,都会有大量游客来青岛赏樱游玩。然而,在20世纪初德国人于“森林公园”(今中山公园)成功试种樱花之前,青岛并无此花。从1910年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短短几年,公园中的樱花已初具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起来,樱花本是日本国花,即便德国人不试种,日本人从德国人手中抢得青岛后,也会做此事。只是既然德国人试种成功,日本人便省去了很多麻烦。不过,德国人栽种的樱花,其数量自是远远不能满足日本人的需求。于是,在侵占青岛几个月后的1915年春,日本人便在森林公园里打造了一条长近1公里的樱花路,在路两侧栽植百余株樱花,路的尽头建了座忠魂碑,森林公园则被日本人改名为“旭公园”(青岛人多称其为“樱花公园”)。此外,日本人还打造了一条直通日本青岛神社的樱花路。该神社位于今天的贮水山北坡,用以祭奠日德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军人。就这样,随着日本人的到来,樱花开始大量地被引种到青岛。接踵而来的,还有极具日本民俗特色的赏樱习俗。

虽然,赏樱活动原是日本人独有,但很快便潜移默化为很多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活动。这倒应了一句广告语:“只要是好的,人人都喜欢。”到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末期,一年一度的樱花会,其影响竟已遍及山东,甚至更远的地区。以至于每年樱花盛开的时节,都会有很多外地人慕名专程来青岛。

不过,樱花美则美矣,却难逃被人冠以殖民主义色彩的命运。所以,从北京政府收回青岛开始,禁止樱花会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以至于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青岛的第二个年头——1930年,“樱花会”竟被明令禁止,直到1938年青岛再次被日本占领,樱花会才重新举办。然而,在胶澳商埠期间,青岛的樱花会从未被取消。只是,青岛回归后的第一届樱花会并非一帆风顺。时隔90多年,再看当年的诸多波折,倒也不乏些许趣味。

翻看当年的档案,我们会发现,1923年春的樱花会最初时并未被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摆上日程。想来,青岛自1897年底被德国占领至1922年底从日本手中收回,曾历经25年之久的异族统治。回归初期的青岛,需要处理的事情自然是千头万绪。樱花会未被早早摆上日程,倒也是情理之中,不足为奇。

只是,官方可以无暇顾及,民间却无法置之不理。尤其是北京政府收回青岛后,仍然旅居青岛的为数众多的日本人,他们自是不会忘了本民族的赏樱习俗。因此,由日本人来推动青岛回归后的首届樱花会,好像更为顺理成章,事实的确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档案记载,早在1923年3月,便有诸多日本人向胶澳商埠警察厅递交呈请,提出想在“樱花公园举行樱花大会”。日本人之所以不向其他部门,而是向警察厅提交呈请,源于当时的很多规则皆由警察厅制定。如1923年1月12日,胶澳商埠警察厅就曾公布了关于餐饮业的营业规则。

有道是“兹事体大”,警察厅也不敢擅断,于是乎,把“皮球”踢给了农林事务所。在信函中,警察厅的说法是“本埠每年春季日人在樱花公园举行樱花大会。自四月一日起迄三十日止。期内,日商各择地点构屋营业,生意异常发达。现已将届会期,有日商杜井定等纷纷至署要求开放以为事先筹备之计。……举行樱花大会系属日人旧习,今胶澳商埠地方行政权业经收回,是否开放,准其循例举行樱花大会之处,为我主权所关。樱花公园既属贵所管理,敝厅未便主持。相应函请贵所酌夺。”

警察厅的说法可谓聪明,一句“你的地盘你做主”,将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要知道,虽然樱花公园当时确为农林事务所管理,但是,像樱花大会是否准许举办这样的“涉外”大事,岂非农林事务所可以做主。涉及日本人,哪个部门都是慎之又慎。于是乎,“皮球”又被农林事务所踢回了警察厅。其理由是,此事关乎各种规则的制定,理应由警察厅定夺。这样的说辞倒也让警察厅无可奈何。于是,“皮球”最终被踢到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

要知道,在胶澳商埠时期,青岛的财政状况由始至终都处于捉襟见肘之态,很多税收甚至被人诟病为“巧立名目”。在这种情势之下,樱花会颇为可观的收入,还是值得胶澳商埠当局动一动心思。于是,为了让樱花会可以名正言顺地举办且圆圆满满地办好,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可谓颇费了一番脑筋。

首先,督办公署采取了一系列“去殖民化”的措施。樱花会被换了名头,将赏樱扩展为赏春,美其名曰春季游览会。不过,这只是官方的叫法。在民间,人们仍称其为樱花会。同时,旭公园也被改名为第一公园。但是,老百姓还是习惯称其为樱花公园。从某种意义上,樱花会和樱花公园的叫法,已经有了些约定俗成的味道。

既然决定办,自然就要好好办。很快,第一公园的修整进入了日程。公园的西部被硬生生地造出了一个人工湖,美其名曰小西湖。湖上建有木曲桥,直通湖心亭。从桥上漫步至亭中,赏花观景、促膝谈心,倒也不失为赏心乐事。商埠当局还在公园内修道路,辟花圃,铺草坪,建花坛,且别出心裁地建造了1座小型喷水池。这些举措,在当年的中国可算得新潮且时髦。于是乎,仿若摇身一变的第一公园,顿显灵气十足。用现在的话来说,举办春季游览会的硬件条件还是非常地高大上,非常地靠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硬件有了,软件也要跟上。很快,由农林事务所制定的《胶澳商埠第一公园春季游览会租地规则》公布了。《规则》共六条,对如何在第一公园内租地营业做了颇为详细的规定。根据规定,租地营业者若租用甲等地,则每方步每月一元租金;租用乙等地,则每方步每月八角租金;经营酒烟业者,额外加二分之一租金。租地期限被规定为一个月,过期者每日加全租金十分之一。同时,规定明确指出,“凡租地人须遵守一般警察法则及临时取缔规则,并受警察厅之指挥监督。”为了便于日本人“参与”本届春季游览会,该规则一经制定,便经由督办公署政务处转给日本驻青岛领事。从第一届春季游览会地租收入清册可以看到,一共41个租户,有11家店铺和30位个人。其中,个人租户中日本人为20名,占据了公园租地的半壁江山。考虑到当时旅居青岛的日本人足有1万多,且赏樱是其民族最重要的习俗,这样大的比例,还是颇为合理。

有趣的是,游览会还“惊动”了青岛各界有头有脸的人。在1923年4月2日,农林事务所致函青岛总商会会长隋石卿,“现值吾国接收之初,想中外人士来埠游览者必接踵而至。故(春季游览会)会务设置须臻完备。现会场内各设施已具有端倪。……请贵会长加入筹备指导一切,以期完善。”在因商立市的青岛,商会俨然就是“二衙门”,其会长在青岛的威望更是不可小觑。农林事务所此举,足证商埠当局对春季游览会之重视。

青岛第一公园春季游览会

据说,由于1923年春,青岛刚刚收回不久,国内的很多人尚不清楚北京政府的收回真相,以至于有谣言四起。为此,胶澳商埠当局特于当年4月28日“百花盛开时”,在第一公园招待“中外南北有名人士”。“于赏花之余,籍使知青岛之现状。”此事被时人称为青岛交还之后的第一韵事。

当然,由于时间紧张,第一届春季游览会尚有不尽人意之处。于是乎,在游览会结束后,有关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很快进入了议事日程,只是范围不再局限于第一公园,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春季游览会。1923年6月,胶澳商埠各公园内许可租地贩卖茶食暂行规则公布。按规定,共有第一、第三、第四公园的六处地点被许可租地贩卖茶食。具体时间自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15日,为期6个月。具体租地的地点由农林事务所指定。

同时,第一公园的继续修整也进入了日程。继此前春季的各种建设之后,夏秋两季,又在公园内建起两幢简易观赏温室,合计面积为340.92平方米。温室内,由农林事务所种植了多种可观赏的木本及草木花卉,成为第一公园春季过后的又一赏花去处。商埠当局对第一公园的建设可谓不遗余力。

最后,需要交代的是,在胶澳商埠时期,春季游览会俨然成了青岛特有的法定节假日。每年樱花最盛之时,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后改为胶澳商埠局)都会明文给各机关放假半天或一天。这一“福利”直到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前,仍在执行。机关尚且如此,民间自不必说。

本文作者:青岛档案馆聂惠哲老师,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喜欢请关注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