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专做学生调研项目的公众号,发布了一个名为《广州非洲人反歧视公益调研项目--如何帮广州的非洲人打破歧视,融入中国?》的项目,在网络上引发了众人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PDF部分截图

就这样,开始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讨伐和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大众的愤怒,而这个调研项目又到底是什么呢?

名为公益,实为生意

除去一些胡乱发泄情绪的键盘侠言论,大部分人的不满在于“广州歧视非洲人”的观点。

这个标题写着的“打破歧视”,说明一开始就已经设定了立场,意思是在广州歧视非洲人是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

但是项目背景介绍时,却没有拿出实在的数据证明“歧视”行为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歧视”不“歧视”就只是一言堂、部分人的主观印象

如果调研项目的目的是想调查非洲人是否真的受到了歧视,那方向不应该是“在广州的非洲人现状调查”吗?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收集数据,最后根据调研数据而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吗?

再者这个项目,究竟是为了帮助非洲人而做的公益,还是为了个人升学留学、提升个人背景呢?项目封面,除了课题,就是突出“有影响力的公益经历、成果发布、项目证书、推荐信”。

普通公益项目,无论目的和对象怎么变化,最终指向都在于【为对方】做点有利于【对方】的事,顺带在帮助的时候,自己收获了精神或物质上的益处

而这个项目书,总共23页,只有1页表达了这个项目会为在广的非洲人解决问题,剩下的内容过半在直接或间接展示“加入这个项目你能得到什么好处”。

这个调研项目的重点在哪大家自己琢磨吧。

再退一步,如果是真的为了公益,为什么参与公益调研项目需要定制收费呢?

▲《广州非洲人反歧视公益调研项目》内截图

▲寒假调研中的截图

不过,有两点需要强调一下:这个项目的发起机构,并非NGO,是普通的商业公司,需要盈利的企业。虽然觉得这个项目不妥,但没必要用谣言去诋毁别人。

更没必要用网络暴力去攻击这个账号,以及辱骂曾经的参与人员。

▲图源公众号

当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偏颇,应该不卑不亢地表达我们的不满和疑问过分的情感发泄无益于解决问题,脏话连篇的留言只会让别人觉得你无能愤怒,他人便有理由站在道德高地指责你,最后整件事就变味了。

想融入本地,和种族肤色没有关系

这个调研其实是涉及完全不同的事件:歧视和融合,不应该简单地拼在一起讲。

首先关于广州歧视非洲人的问题。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去大规模地调研并发布调查结果,证明这种歧视行为是否存在、歧视的程度如何,那这个问题再怎么讨论也仅限于每个人的主观感受里。

而亚裔或者华裔被歧视,是有权威调查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查。这个论点是有数据支撑,并不是以新闻里个别案例作为论点。

▲国外关于种族歧视的调查

网上喜欢口嗨、随便辱骂非洲人的网友确实存在,但这些人吧,见什么事都爱在键盘上滚一圈,他们到底是歧视还是厌世,这就不太好判断了。

说到底,歧视是什么呢?歧视是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歧视的表现程度跨度很大,从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情性语言交往或社会交往中的故意回避,到暴力行为,乃至种族灭绝或宗教性大屠杀。

在现实里,非洲人是否遭到歧视,从暴力、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看,在广州没有极端的事件发生。相反,关于非洲人的负面新闻偶有发生。

如果普通人因为曾经的负面新闻,而做出对非洲人较为谨慎、防备的社交态度又是否算歧视呢?

非洲人因肤色辨识度高、文化和生活习惯和本地人存在差异是不可能忽视的,他们被“群体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种“他者”、“异文化”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过度提及“种族歧视”,其实就是认为“群体认同”和“群体冲突”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对非洲人不是笑脸相迎的、兴高采烈的态度都视为负面。

实际上,广州人对非洲人的态度,更多的是“和我无关”,两者是擦肩而过的关系。偶尔的讨论也不过是“哇,黑人”、“她好壮”、“他身上体味/香水太浓了”一类无关痛痒的话语。

没必要把少数极端言论上升到整体广州人甚至全体中国人,当作是所有人的观点。如此,“打破歧视”完全就是伪命题。

亲自走一趟就会发现,那一带的中非人民都相处得很融洽啊。

▲非洲大妈正与菜场阿姨砍价,图源公众号挖数(作者亲身拍摄)

▲她们和店主用中文谈笑风生,图源公众号挖数

而关于“融入广州”的话题,那就更复杂了。融不融得了,肤色不是绝对相关的因素。很多“广漂”在打拼了十几年后依然觉得融入不了。

根据香港大学Adams Bodomo博士2010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广州的非洲人仅有4%的人从事其他文化、艺术类工作,约96%属于生意人(businessman,87%)或者贸易者(traders,9%),主要从事中非之间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批发零售工作。

▲图源南方人物周刊

在广州打拼的非洲商人有一种叫“候鸟商人”,他们每次来广州都只是为了进货,在短暂呆上十几天到几个月之后,又回到非洲。据广州市政府统计的市内各口岸数据,2017 年至 2019 年,非洲国家出、入境的人次均超过 32 万人次,且呈增长趋势。

专门从事研究在中国的非洲商人群体的人类学博士袁丁,他曾在文章中提及”过客”是形容这个群体的最佳词汇“很多时候,他们把中国,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当做一个跳板、中间站。”部分非洲商人不会主动学中文,有的甚至居住广州近十年了依然不会几句中文。

与此同时,“过客”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却带有天然的危险性,频繁的流动性与强调稳定的中国社会文化不同,自然会引起当地人的防备心态。

在这个先决条件下,再友好的环境也留不住一个决心离开的”浪子”。那么,“融入”的话题也只是一句空话。

广州从来都是一个包容的地方,对于一切热爱广州、热爱中国的外来客人必然是欢迎的。但如果不遵守中国的法律和规定,不尊重本地人和本地文化,那么想获得尊重和友好,抱歉,恕难奉陪了。

参考文献:

【1】 排斥抑或是容括: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族群差异——德国民族学家李峻石《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评介 . 李建宗

【2】【自述】袁丁:一个“过客”的自述

【3】 2万个非洲人正在撤离广州 . 全现在

【4】我去广州探索非洲人疫情下的生活,然后发现... 杂识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