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马和之 后赤壁图 绢本设色 25.9cm×143cm 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的两次赤壁之游,不仅催生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也成为了被后世津津乐道的东坡逸事。在苏轼的两赋一词中,黄州赤壁是巍峨大自然的象征,在广袤的自然面前,人类如同一叶扁舟黯然失色,在空间维度上,赤壁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形成强烈对比,苏轼由此感受到自然的震慑力,以及面对自然的无力感,随即刺激了政治失意的无奈情绪,世事沧桑、人生须臾的感受喷涌而出。如果说在表现历时性的精神对话上,《赤壁图》不可避免地暴露了绘画作为空间艺术的本质局限,那么在诠释文本的空间意蕴时,《赤壁图》则彰显出强大的视觉力量。一方面,传统山水画的主题、风格对《赤壁图》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历代《赤壁图》的创作者尽力发掘苏轼原作潜在的视觉因素,在继承绘画传统的同时,也利用个性化的视觉处理,强化烘染文学主题。因此,对赤壁形象的关注,既是对山水绘画题材的自然回应,也是对苏轼原作时空意蕴的创造性表现。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马和之《后赤壁图》,并没有从赋文中选取部分典型场景分段图绘,而是只描绘了一个单一场景来涵盖全篇的内容。虽然画面主要表现的是赋文中“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也”的段落,但在画卷的起始部位其实还描绘了赋文中“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景色,在结尾部分也表现了原文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场景:画面江水浩渺、水光接天,泛起层层波浪,拍击山崖和乱石,形成团团漩涡,远山起伏,明月高悬,一只仙鹤飞过。江心一舟顺流而下,舟中苏轼与同游诸友踞舱而坐,赏月饮酒,并“夸张式”地回望空中掠过的孤鹤,与孤鹤形成对话关系。对岸赤鼻矶断岸千尺,矶上杂树丛生,矶下水落石出,江风吹来,草木株披,更添一片萧索,不仅真实地描绘了初冬赤壁的夜色,也贴切地烘托了苏轼“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的心情。布局简远,景致清旷,行笔秀逸而流畅,设色淡雅,人物生动,别具一格。若以“诗意画”的定义来进行评判,马和之的这件作品可以说是早期《赤壁图》中最为精彩的一件。

马和之,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高宗时期(公元12世纪),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工部侍郎,周密曾言:“御前画院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善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风格独特,笔法飘逸高古,迥异于南宋院体画法,时人称为“小吴生”。其画法脱胎于吴道子,主要特征是将吴道子的“莼菜条”演变为“兰叶描”或“蚂蝗描”,飞动流利而细秀潇洒,相当灵活地运用于不同的物象,写出了变化多端的人物衣纹,轻盈的江水或层叠的波浪,以及树枝挺出、蔓草迎风、山石峭拔、陂陀萦带。而且钩、皴、点、染并用,浓、淡、干、湿相间,笔墨融会而多变化,有些部分略施淡赭,色调格外清雅。

此图无作者款印,画幅后有南宋高宗赵构草书《后赤壁赋》全文,又有无名氏篆书《后赤壁赋》全文。本幅及前后隔水分钤梁清标、安岐等及清内府藏印40余方。《南宋院画录》《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等书均有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