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超妈

一位哲人说过:“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开朗,永远骄傲明亮,永远勇往直前。

但是,孩子是否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的教育给予了孩子不一样的色彩。

当我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自信满满时,更要看到,他们的背后站着怎样的父母。

一、善于鼓励的父母

《少年说》中有一个唇腭裂女孩,她总是因为容貌有点自卑。

女孩说:

“虽然我总是对着自己的偶像犯花痴,但其实自己就连和陌生人近距离交流都会很怂,我会刻意抿嘴、会戴上口罩。”

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一直都在鼓励她,告诉她:“你是全世界最棒的小孩。”

因为这些鼓励,女孩慢慢变得自信起来,站在台上,她大声地说:

“妈妈,谢谢你一直支持我、鼓励我,在我伤心的时候安慰我,让我变得自信,我想争取成为让你最骄傲的孩子。”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所以,做父母,请不要吝啬鼓励,父母的肯定与鼓励,是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教育孩子自信,鼓励往往比其他方式更有效,给孩子自信的底气的,不是“谦虚”,而是“我们为你骄傲”。

二、情绪稳定的父母

随着社会的高高速发展,情绪崩溃和焦虑似乎已经成了父母的常态。

《2016 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87% 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 20% 有中度焦虑,近 7% 有严重焦虑。

父母不可能完美,但是却不能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让孩子承担自己的失控的情绪。

电影《春潮》里,单亲妈妈独自带着女儿生活,这位妈妈在外人眼里很开朗,有爱心,但是她却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给了自己的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儿开始自残。

到最后这位妈妈生病住院时,女儿也没有原谅她,甚至还说这样一段话:“你安静了,这个世界就安静了。如果你醒来,一定会用最肮脏,最恶毒的语言来咒骂我。”

父母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氛围,家庭的氛围决定孩子的幸福,情绪稳定的父母,会让孩子一生都有安全感和自信。

三、尊重孩子的父母

傅首尔曾在节目上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某次家庭聚会,在饭桌上,儿子的姑姑让他给大家背首诗听。

她听到后,立刻站起来大声喊:“我来背,我背给你听,我给大家唱首歌都行!”

大家听了都大笑,但接着,她又说:

“最早的攀比氛围,就是在家庭聚会的餐桌上,总有几个亲戚会一边喝酒,一边让孩子们即兴表演。

如果别人能一口气背五首,而自己却磕磕巴巴一首也背不出来,那么孩子一定会在心里觉得不如别人,陷入自我否定,丧失自信。”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总有一些亲戚会起哄让孩子表演节目,而父母也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命令孩子“大胆”一点。

甚至当孩子表示不愿意时,觉得丢脸的父母还会在众人面前大声教训孩子,把孩子的自尊心当众踩碎。

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甚至自尊心比大人还要强烈,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父母,不强迫孩子的父母,才会让他们感到快乐、变得自信、积极向上,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舍得放手的父母

在《零零后》这部纪录片里,锡坤妈妈为了陪伴儿子,辞职在家;爸爸则为了生计奔波在外,与母子分离。

父爱缺席,锡坤妈妈则打着“一切都是为你好”的旗号控制着孩子,不肯放手。

在这样的教育下,锡坤渐渐变得不爱说话,小小年纪,眼睛里总是透着茫然无助。

后来,锡坤妈妈终于知道自己给的爱,并不是孩子需要的。她感叹:做60分妈妈就够了,自己操心太多了。

正如网友“已注销人士暗蓝”所说:

“是活成一种标准,还是活成一个自我,活成一个独立的‘人’?这道题总是家长先做,孩子后做,然而这道题的结果,终究要归到孩子名下。

家长之于孩子,只是也只能是起点和源头。源头不可能、不必要,更不可以安排河流的所有方向。”

不舍得放手的父母,只会让孩子变成自己手上的提线木偶,只会听从指令,一旦没有指令,他就会茫然失措,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想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信,父母必须舍得放手,多给孩子一点自主的空间。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给一些打击;

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少给一些脾气;

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少给一些独裁;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少给一些命令。

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底气在这个世界探险,去面对未知的困难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