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某一个名门望族的富家公子,遭人暗算,被一位豆蔻少女所救,为了救他,少女受伤终身残疾。

富家公子被迫流亡,隐姓埋名,十年后,富家公子霸气归来,一袭素袍,眼神冰冷,早已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今日的他,名震八荒,曾孤身闯入敌营内部,以一敌百,活捉敌军主帅。

他是横扫六合的卧龙,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战神。

通常到这里,男主角的巅峰时迹也就到头了,再接着就是医死人、肉白骨之类的神话剧情了。

这是现代很多小说作者的惯用套路。毕竟哪怕是虚构,多少也得具备一定的真实感,从而让读者更好地代入进去。否则读者不能代入,小说开篇即跪,后面的几百万字还怎么说。

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却真实存在着一位年轻人,他的人生不是小说,却不真实到连小说都不敢那么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岁初次掌兵,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杀得匈奴四散逃窜,同年获封冠军侯。

19岁饮马瀚海,直取祁连山,歼敌4万,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yān zhī)、王子、相国、将军等120人,制霸河西。

21岁率5万骑兵,深入漠北,奔袭两千多里,歼敌七万,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兵锋直指贝加尔湖畔,成就封狼居胥。

至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真实案例却如此的不真实,你让小说作者怎么写。

你没猜错,他就是西汉,甚至可以说是史上最可惜的战神霍去病。

封狼居胥也成为了后世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后来虽有几位路过狼居胥山,但在此地杀青牛白马祭天、勒石记功的,只有一位,明成祖朱棣。至于像霍去病那么年轻的,更是前所未有。

而且长的还帅,虽然史书对霍去病的相貌,并没有具体描写,但你想啊,他母亲卫少皃(mào),是卫子夫和卫青的亲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子夫被皇五代加颜控的汉武帝看上,卫青被皇五代平阳公主看上,还不是政治联姻,一个是歌女出身,一个是骑奴出身,出身并不好,以汉朝那浓厚的阶级观念,甚至连寒微都算不上,直接就是贱奴阶层了。

再者,霍去病异母弟霍光,是经过班固官方认证的美男子,说明他父亲霍仲孺,指定也差不了。那这一大家子都漂亮的情况下,霍去病能长得差吗?

即使霍去病没遗传家族的相貌,但好歹是个少年将军,常年征战,还是文武双全的战术型,只要五官周正,那气质指定不差。

这样一个年轻人,在民间,那指定是无数少女的梦,在军营,不说他精通齐射,用兵灵活果断,颇有二战期间纳粹闪电战的风采,跟古法战术那循序渐进的风格截然不同,单是那战无不胜、无与伦比的封侯速度,就足以成为无数将士的偶像了。

要是放在现代,无数年轻人向往的中国杰出青年荣誉称号,那还不得一年一个。

总的来说,霍去病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生前如此,病逝后更是如此,他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更像是汉朝一BUG。

汉朝其他武将的光环,在霍去病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就像上苍专门派下来拯救西汉一样,匈奴打完了,霍去病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最关键的是,大木本身还以为霍去病能展露锋芒,多少也有舅舅卫青的照顾,毕竟卫青本身也是西汉名将,深受汉武帝器重,再加上西汉皇后卫子夫的裙带关系,妥妥一个外戚。

西汉时期的外戚,权力还算是封建时期比较大的,那么想要包装一下霍去病,不也是轻而易举吗。

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卫青深知外戚拿权是天子大忌,从不结党,也不养门客,霍去病同样如此。

汉武帝赏赐豪宅,都派人建好了,结果被他一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给直接拒绝了,一心忠君报国。

真要说裙带关系,顶多就是把异母弟霍光,从老家平阳带到长安栽培成才。

或者就是霍去病17岁那年,跟随卫青出征漠南,汉武帝封他骠姚(piào yáo)校尉,即便霍去病啥也不干,多少也是个官不是,而且汉朝时期的校尉,仅次于将军,官阶并不算低,以后升迁也要容易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也同样是这场战争,兵分六路,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霍去病所率的那800骁骑,并不在预定的编制之内。

卫青虽是大将军,但他自身不带兵,而是坐镇大后方指挥。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不可能跟着霍去病跑出去打仗。

说得难听点,卫青的本意,可能就是让霍去病去战场周边转转,捡点漏网之鱼啥的锻炼一下,那800骁骑,说白了就是用来保护霍去病安全的。哪怕一个敌人碰不上都没事,影响不了大局。

毕竟再怎么着,霍去病也是卫青的亲外甥,万一在战场上出了叉子,怎么给他姐姐交代。

可没想到,霍去病初生牛犊不怕虎,真就敢带着800骁骑,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况下,深入敌后数百里,端了后方空虚的匈奴老窝不说,更是夺了此战头功,汉武帝取“功冠全军”之意,册封冠军侯。

与这份功劳相比,那骠姚校尉还算裙带关系吗?

大家可以说霍去病初战告捷,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既有十万大军在前吸引匈奴火力,又有匈奴疏忽大意,后方空虚,800骁骑也都是卫青手下的精锐。

但别忘了,这是霍去病踏上战场的第一战,能不迷路就不错了,放在其他人身上,就算是给5000骁骑,又有几个敢深入几百里,跑到敌军大后方,进行斩首行动的,这已经跟敢死队没什么区别了。

大木怀疑,霍去病那不拘古法,长距离奔袭的闪电战术,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场战争,才形成了雏形。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木觉得,霍去病终究还是个人。

说他的战术方略,无论是对匈奴,还是对汉朝,都可以称得上是全新的概念,而且完善程度很高。如果没有大量的实战经验,光是兵贵神速这一点,就很难破解,更别提还有迂回奇袭了。

但最起码,是人能想出来的,而不是天降神兵、遭天妒、天道需要个猛将什么什么的,那就太玄幻了。

不过有一说一,英年早逝的霍去病,要是还能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加上其弟弟霍光,兄弟二人,一文一武,那汉朝,不得了。

但兄弟二人的结局,也有很大可能,不会好,毕竟出身太差,又是外戚,以汉朝的时代背景,这是很难逾越的鸿沟,这点可以参考霍光,史书对他的评价就是褒贬不一,反而没什么知名度。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现代所了解的霍去病,才是一位完美到没有污点,能被后世年轻人视为楷模,名垂青史的名将,也算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