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急之下的寇准竟然拽住赵恒的衣袖在使劲的摇晃,似乎在“逼宫”,赵恒恶狠狠的看着寇准,旁边的大臣急忙提醒寇准道:“寇相失态了。”

赵恒虽然刚开始不想继承皇位,只想着能够过上闲云野鹤的日子,但是奈何大哥疯,二哥死了,不得已成为了皇帝,至于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赵恒知道,尽管前面是荆棘满地,此刻等待他的是刀山火海也要继续往前走,不能退缩了。

这一年辽太后萧绰提兵十万来到了澶渊城下,这个地方在现在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距离开封只有一天的路程,可谓是万分危急的情况,此时如果宋朝不派遣大军前来阻挡,那么即使是现在迁都都来不及了。

为了破解此危局,寇准极力推荐让赵恒御驾亲征,但是此时的赵恒却有诸多顾虑。此次与辽军对峙,不仅仅是因为辽军为了城池,更是为了夺回几十年前被太宗夺走的关南之地。在这场战斗中,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燕云十六州本来就是中原之地,只是被石敬瑭这个败类给拱手送给了辽人,而辽人也正是用此来证明这地方就是他们的。两方都是各说各的理,而赵恒始终坚守的就是祖宗收复之地,寸土不能让。尽管宋朝如此的积弱,但是听到赵恒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还是不免一种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不是光有口号就行的,付诸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前方大将也在奋力还击辽军的攻势,但是面对强敌,士气还是稍弱的宋朝,想要胜利哪有那么容易。如果没有提振士气的事情出现,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赵恒的帝位总是受到不同地方的威胁。

赵恒虽然是皇帝,但是皇帝做起来也是不容易的,整天提心吊胆的。虽然赵恒已经做了皇帝很多年了,但是赵恒的子嗣却一个个早夭,皇位的传承就出现了问题,而此时的赵元份可是子孙旺盛的很,如果在此次御驾出征期间,皇宫发生政变,这个皇位还能不能坐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赵恒想要把这件事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再去出征。

再次,宋廷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宋朝在实行的政治制度上,可谓是独树一帜,重文轻武的制度下,文官成了政治的主导,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在宋朝内部很多人都主张讲和,这种讲和就是一种贪生怕死的讲和,和同时文官的寇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寇准虽然是文官,但是他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他认为在气势上不能输给敌人,面对强敌,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殊死搏斗,把辽军打趴下,这个时候再讲和才能有话语权。

寇准的这个想法,赵恒其实也是认同的,但是有一点寇准没有搞清楚,那就是皇位的稳固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多方筹谋才可以。但是寇准不管不顾,就是急着让赵恒御驾出征,不仅仅是因为前方的战事已经等不了赵恒再多做安排,也是因为寇准想要证实自己的能力,如果此时再不去,那么大宋就真的不复存在了。

所以寇准才情不知所以,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顾着自己内心的想法,竟然拽住赵恒的衣袖在使劲的摇晃,这一点真的就真的有点过分了。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寇准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其他同事打压,虽然几度为相,但是却不长久,这和他的倔脾气有很大的关系,也和他不分场合的急性格分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赵恒那个时代,寇准的确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幸亏他遇到的是明君,如果是昏君,估计在他倔脾气上来的时候就已经获罪被杀了。

寇准的事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有的时候坚持自己的道理确实是对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场合和身份,要用一种策略去表达诉求,而不是蛮干。现代不是古时候了,在说话做事上更不能一意孤行,合理的语气,合理的表达才是新时代应该有的处事态度。

#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