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少年自杀层出不穷,原因往往让人叹息

前不久又看到一个校园自杀悲剧。郑州财院一位大二男生,就在人来人往的的学校宿舍楼下,突然用刀扎进了自己的颈部,鲜血四处喷溅,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上前劝阻的宿管阿姨和同学也被扎伤,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而媒体报道显示,这个男生患有抑郁症。

办公室的老母亲们说起此事都很唏嘘。一个家庭集全部的心血、精力和爱,含辛茹苦十几二十年,养大一个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就这么没了,还是以这么惨烈的方式。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该有多心痛。

而更可悲的是,这样的悲剧并不少见,而且越来越低龄化。

远的不说,仅2020这一年,青少年自杀的新闻报道就层出不穷。

2月25日,重庆一名初一的13岁学生在家上网课,因被母亲批评不用功,在家中上吊自杀;

3月3日,河北一个11岁的五年级孩子,同样是因为上网课被家长训斥,跳楼身亡;

3月20日,厦门一个14岁初中生,因为网课多次旷课被学校要求写保证书,同样选择了跳楼;

6月4日,常州11岁女孩缪某因为作文被老师评价不佳受到打击,从教学楼四楼坠下身亡;

6月19日,长沙16岁初中男生因为被质疑考试作弊得了零分,从教学楼五楼卫生间坠楼身亡;

6月23日,陕西宝鸡12岁的女孩因语文考了77分,被老师批评后跳楼自杀……

真的不忍心再列举下去了。

我其实能理解,在这些身心都在发生剧烈变化、心思敏感情感激烈的孩子眼里,一点小事也可能带来天大的委屈。

但我仍然无法接受,让孩子们毅然放弃生命的,竟然都是些“被家长或老师批评”、“成绩不理想”这样小的事情。太不值得了!

关于死亡教育这个话题,其实咱们也聊过几次了。不过之前聊的都是: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我们应该以哪些温柔的容易被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

有次在留言区看到一个朋友的留言:“如果把死亡描述得太过美好,会不会以后他们在遇到挫折时,想的是‘离开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改变’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的话题。

孩子太脆弱、被惯坏?别只指责孩子

我想很多家长都和我一样想不通:为什么现在孩子动不动就自杀?

毕竟我们小的时候,谁没挨过打挨过骂啊。遇上严格的老师,用戒尺敲手心、用粉笔头精准砸头都是家常便饭,粗暴的还会上去一巴掌。家长也不像现在这样讲究科学育儿,常用的教育工具就是扫帚和擀面杖。但那时候好像很少听说有孩子自杀。

当然,我绝对不提倡打骂。但为什么当父母和老师都更注重孩子的尊严和沟通方式的时候,孩子反倒会因为一次日常的批评、一次考砸的成绩就放弃了生命呢?

难道真的是现在的孩子都被“惯坏了”,心理“太脆弱了”?

带着疑问,我去查阅了不少资料,也咨询了做心理学老师的朋友,得出了这样几个原因:

1.孩子从小被过度关注,容易导致心理落差

这个大家都很好理解,现在大多数家庭基本就一两个孩子,众星拱月捧在手心呵护,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偶尔挨次批评还有人护着。

等孩子们上了学校,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关注自己、宠着自己的,一点批评对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打击。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多主动给孩子提供挫折,锻炼他们的承受能力,而是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帮他们走出困惑和落差。

2.成绩成了孩子的唯一精神支撑

以前一个家里七八十来个孩子,一个不成器还有其他的可以指望,而且大家的生活水平差别不大,没有现在这么严重的内卷和阶级分化,父母的心态还都比较平和。只要能让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就算尽到责任。

而现在,父母难免会把家庭的未来、全部的希望都押注在家里唯一或唯二的孩子身上,全社会都在拼起跑线、拼谁鸡娃鸡得更狠。孩子每天都像被拉满的弓弦,太紧了,就很容易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只紧盯着学习和成绩,那对孩子来说,成绩也是唯一的意义,考砸一次就是意味着天塌地陷,失掉一分就是意味着人生毁灭。

3.分数至上成功至上,极易培养出“空心人”

正如知名教育学者杨东平所说:“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在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升学竞争中,人格培养、个性发展等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却被忽视了……

这样的应试教育下,与自己的内心失联,与群体失联,与土地和苦难失联,与意义和梦想失联,与信仰和使命失联。等到走上社会,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一无所好,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是一个内心没有声音、没有方向的‘空心人’。”

一个没有心的人,怎么会去热爱生命呢?

4.现在孩子户外活动、运动的时间太少了

我们的童年物质方面不丰富,但却很幸福,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每天课间和放学后,先把作业快速写完,然后就跑出去跟小伙伴开开心心地玩去了,丢沙包跳皮筋跳格子……乐此不疲,直到天黑妈妈喊自己回家吃饭才结束。

不管白天被批评了还是被打骂了,一玩起来那些事很快就忘记了。

你有没有发现,2020年长期宅在家里那段时间,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特别容易暴躁、烦闷、抑郁?

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有一半达不到推荐的运动强度,缺乏运动是抑郁发作的潜在因素之一。

而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会分泌出多巴胺,这种物质能帮助消除不良情绪,而且运动可以转移注意力,也对抑郁症的改善有利。

但现在,不仅孩子放学的时间基本都得用来写作业,写完学校的还要写课外班的;就连学校的课间时间出于安全考虑也不允许孩子乱跑了。

被束缚了自由天性的孩子,失去了自身调节不良情绪的机会。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以前的媒体没有这么发达,所以有很多青少年自杀案例我们并不知道。但以上四点,确实值得我们警惕。

死亡教育这一课,该怎么跟孩子上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被永恒追寻的哲学问题,我们不用搞得那么高深,只需要多引导孩子去看到生命的美好和精彩,去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并让他们知道:一旦死亡,所有一切都会戛然而止。

比如我一个朋友跟我分享的:

“有一天,7岁的儿子因为生气冲动地喊了一句:我真想跳楼杀了我自己。

那天晚上的睡前夜谈时间,我和他一起列举了很多他爱做的事:足球、看动画片、跟朋友玩、去参加夏令营……

然后是他喜欢的食物:夏天最爱的冰激凌、生日蛋糕、火腿肠披萨、棒棒糖……

在他兴致勃勃列举完之后,我顺势说了一句: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只有健健康康好好活着才能享受,死了可就什么都干不了了。

儿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觉得他听进去了。”

真的是很智慧的做法。对于孩子来说,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人生快乐是最有吸引力的。“死亡=失去最美好最快乐的事”,这个等式他们更容易记得住。

而再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多跟他们聊一聊人文、历史、国家、社会。一个有着广阔眼界和远大理想的孩子,更容易找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感。

比如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终成为一代伟人。对比现在一些学校的口号“提高一分、干掉千人”,高下立判。

希望我们的孩子,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关心一点,知道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拥有坚定的信念,才不会被一点小事轻易打败。

悲观一点来说,我们无法保证孩子不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但我们可以做那个能倾诉的人。当孩子有类似负面想法的时候,愿意对我们交付信任,交付情绪,可以发泄和求助。

就像开头说的那个财院的男生,他患抑郁症有一段时间了,自杀前已经发展到了幻听、彻夜失眠等比较严重的地步。

但是这个男生一直没有得到好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只是交代同宿舍的室友留意观察照顾他;而家里人,想来也并不清楚孩子到底患了什么病,病到了什么程度。

他靠自己硬撑硬熬,终于熬不下去了。

有个闺蜜曾跟我聊过,自己从小到大,在学校被霸凌过孤立过、在单位被同事排挤过,经历过几次压力山大的人生考验,也轻度抑郁过,但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生命。仔细想想,其实就是因为有父母做坚实后盾。无论遇到什么事,随时可以打个电话跟父母吐槽、抱怨,而父母永远支持自己、信任自己,认为普普通通的自己是个幸福的孩子。

她说:“这份信任和支持,是我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让我面对生活的考验始终坦然,不曾认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想,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自杀干预师,父母的爱,是孩子和冲动死亡之间的缓冲带。

看得到孩子的委屈和痛苦、允许他们表达愤怒和悲痛,让他们根深蒂固地明白一点:无论是考试考砸了,还是老师批评了,天大的事在我们这里都不是事。

那孩子在崩溃的时候,是不是就能有力量多坚持一下?

看到“好孩子”的危险

曾有一个让人特别惋惜感慨的新闻:

2020年10月13日凌晨2点,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三学生“红烧土豆叶”,在微博上发布了约两千字的遗书,然后在实验室用一根绳子结束了生命。

当时我逐字逐句地看了这封遗书,和无数网友一样,被这个年轻人的温柔和善良深深打动。

即使是准备离开人世这种绝望的时刻,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和控诉,反而一直反思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死了就不给课题组和国家添麻烦了,希望自己死后身体有哪些部位能用的就拿去帮助其他人。最后还祝福自己的家人朋友顺顺利利,国家繁荣昌盛。

但越是这样就越让人痛心,这么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为什么就不想想自己离开后父母可怎么活?

而对于为人父母者,这封遗书可以说是一记警钟,让我们看到了“好孩子”身上潜在的危险。

懂事、善良、上进、督促自己做到最好……这些美好品质的另一面,是容易过度反思和自我攻击。所以心理学上认为:越善良的人越容易患上抑郁症。

所以当我们培养孩子良好品性的同时,也要允许孩子有“自私”的权利、“拒绝”的权利、“失败”的权利。

这些“不太好”的词,恰恰是构成一个人健全心理所必需的。

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人生,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早早明白这一点。

另外,我想再说一点非常有效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就是:

不管学业再忙,一定要给孩子每天争取出1-3个小时的户外活动、运动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跑、尽情地笑,尽情地享受生命的快乐。

这不是虚度光阴浪费时间,而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必需的营养。

真的没有什么,是比孩子身心健康更重要的事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END / ————

暖暖妈

北大硕士毕业。中科院儿童教育心理学博士班在读。

当妈后,更关注科学育儿,亲子教育,倡导有品质的生活。

教育类畅销书作家,著有《高效能养育》。

公众号:暖暖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