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可以弥合差异、跨越藩篱;愿你勇敢,愿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

文/吴可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愚人节整蛊,科技公司最会拿捏。

让人瞠目结石且眼花缭乱的黑科技,戏码十足爆料不断。今年愚人节,自不列外。笔者注意到,社交品牌探探今年却格外出圈,和用户玩的嗨了起来。

在爆料阶段,探探发出了要开发布会的消息,对于这款鲜有商业动作,却始终活跃在年轻人手机中的产品而言,噱头十足。

愚人节当天,谜题揭晓,探探烧脑版的上线了“父母版”。内置的五大亮点功能让年轻人啼笑皆非,这背后将目光聚焦到了由意识形态差异导致爱情观念迥异的两代人,代际沟通成为探探这次营销的洞察点。

探探聊“催婚”,将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牵连起来。年轻人滑探探结识新朋友,父母那代人不理解为什么不听话去相亲。婚恋观念变了,找对象的渠道也变了。

这让笔者开始探究这款成了了近七年的社交软件,如何将社交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转化为核心优势,始终活跃在用户视野。

一、鱼和熊掌

社交这块“蛋糕”,始终诱人。

前不久,TikTok爆出推出群聊功能,国内的抖音也开始支持搭建“展示我的粉丝群”,小米上线“HEYY”社交App……各大厂牌对入局社交的布局从未停止。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基于技术的创新升级,起初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由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和游戏平台等率先做起。社交产品具备更为广泛的传播性,能快速获得大量的用户关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交平台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然而,市场不缺少故事的讲述者,但缺少真正的改造者。

社交产品门槛看似低,但却留存不易,想要保持活跃度及高粘性,光靠噱头和暂时的打发孤独行不通。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帮助用户建立真实社交关联,成为社交产品的阿克琉斯之踵。

作为社交行业的头部品牌,探探一直稳居前列。

据探探方面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份,累计注册用户破4亿,95后、00后是新增主力,庞大的且年轻的用户基础让探探拥有了更广泛的想象空间;而基于LBS地理位置及兴趣标签匹配的机制,让探探更通晓这届年轻人的喜好倾向。

在这个被Feeds、push等塑造的湍急的信息急流里,用户被裹挟其中。而对于社交平台及社区平台的变现能力,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热门话题。当下互联网行业,任何异动似乎都在为商业化作准备,产品功能迭代、运营活动设计都跃不出此。

一面是快速变现的商业蓝图,一面是优化用户体验的产品初心。鱼和熊掌,是困扰。

六年多的积累,让探探的基本盘扎实且牢靠。但在商业化进程上,却表现出互联网行业少有的克制及佛系。对用户体验的优化和坚守,是探探对商业化的平衡术。

提到“左滑、右滑”,会第一反应想到探探。这个核心主功能,探探从成立至今从未变更。简洁的操作,让用户可以用最短的操作路径找到互相有好感的人,快速建立信息连接。

去年年初,探探上线“发现”功能,初见社区化趋势。通过“发现”页面,用户可以看到附近用户发布的信息、图片、音频、视频等即时信息;如果对对方有兴趣,可以点击关注,倘若被回关,则双方即可开启聊天通路,实现了和“互相右滑”同样的点对点匹配。

可见,“发现”页面的上线,仍旧是围绕着互相匹配、建立连接这核心点。帮助用户建立社交关联,是探探做产品的原点。

其次,探探对平台安全壁垒的打造,成为屹立社交行业不倒的护城河;对审核流程的严格把控,让用户的隐私及安全性得到最大保护。

这是慢功夫,也是快捷径。

二、爱与算法

探探做社交,更准确的说是选择了年轻人恋爱这个分支。

与传统婚恋产品不同,探探致力于帮助互为好感的年轻人创造相遇的机会,更符合这代年轻人对婚恋观念的认知。

据2020年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结婚登记人数813.1万对,同比下降了12.2%。近年来,关于结婚人数锐减、结婚率下降和生育力下降等话题引起社会热议。

是年轻人不想谈恋爱了,还是对婚姻更理性了?笔者通过访谈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仍旧期待爱情,渴望摆脱孤独。

瞄准“孤独经济”,不少硬件厂商纷纷推出解决孤独的黑科技产品,诸如搭载了智能语音技术的音箱,可以实现很好的人机交互。但新鲜劲儿一过,孤独感没有被解决,年轻人需要真实的社交,需要一款真正帮他们突破社交茧房、结识有可能发展为恋爱对象的异性好友,建立新关联的社交产品。

从技术角度来讲,一方面,可以通过AI技术模拟人的思维建立虚拟沟通对象,诸如智能音箱,诸如电影《Her》中的阿曼莎,真正的为用户创造一个实体对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帮助现实中的人与人实现精准匹配,打通信息壁垒,串联起新的社交关系。显然,探探是后者。

一对一精准匹配,背后是大数据算法的技术加持。

在推荐算法领域,常见的电商、资讯、短视频等推荐场景,都是典型的单向匹配推荐场景,只需提升单向用户侧的满意度即可,而探探这样的社交产品是双向匹配的产品形态,需要提升双向用户的满意度。

算法机制会根据用户的个人标签、行为习惯、心理动因等多维度信息来进行智能筛选计算,来帮助用户建立精准匹配连接,进而产生深度沟通;同时,通过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可遵循的特征,来不断学习用户的喜好,进而提升匹配精准度。

此前,笔者从探探方面了解到,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探探可以帮助用户筛选出更有好感度的另一方,在海量人群中去感知用户的喜好和倾向。在这一点上来说,技术帮助用户创造了遇到爱情的机会,且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持续提高这种概率。

算法的底色是数学,爱情的底色呢?

众所周知,强大的样本量,是算法提升精确度的基础,这一点探探优势明显;而对于爱情而言,这让人捉摸不定且又不可或缺的情感,千百年来,无论技术如何更迭,大抵仍逃不过缘分二字。

好在,算法技术可以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提高遇到“理想型”的概率。

也因为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通过探探这样的社交软件来满足社交需求。

在今年年初探探发布的《Z 世代恋爱、婚育观洞察》调研结果显示,四成受访者表示和探探上认识的朋友谈过恋爱,67.1%受访者认为社交软件比传统恋爱渠道更加有效。在被问及最期待通过哪些渠道“脱单”时,社交软件进入最受“Z世代”期待的恋爱渠道Top3。

有人告诉笔者,善于社交的人,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社交软件上,似乎都不缺朋友,他们能够很好的开启一段话题、建立一段关系;但对于那些喜欢宅在家里、不善社交的年轻人来说,社交破冰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不容易。

好在,社交软件通过算法及技术的加持,让这一局面慢慢被缓解。在技术层面,为用户匹配到更适合自己的人,用更利于年轻人习惯的方式让合适的人相遇、相识;在理念层面,通过系列营销动作的表达,来引导年轻人正确的交友、婚恋价值观。

在这一点上,探探始终走在前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愚人节会心一笑,在玩笑之余,是探探的用心。

正如短片最后说到的,爱可以弥合差异、跨越藩篱;愿你勇敢,愿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