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1480年3月3日—1566年5月10日),字惟中,江西袁州府分宜人。孝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因病回乡休养,前山读书十年,赋诗作文,在当地很有名望。后重返朝廷,不久晋升侍讲,代理南京翰林院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态改变
严嵩从家乡重回到朝廷做官以后,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嘉靖要在明堂祭祀献皇帝(嘉靖生父),让他主持祭祀。不久,皇上又想给献皇帝上宗号,列入太庙。严嵩和群臣都反对,嘉靖不高兴,写了《明堂或问》一书责备群臣。严嵩不安,一改之前的主张,妥帖地给嘉靖规划好礼仪。礼成以后,得到嘉靖赏赐。严嵩发现,要想得到好处,不管对与错,是与非,只要顺着皇上的心思去办,就能如愿以偿。从此以后,严嵩更加专注献媚拍马,取悦于皇上,不久加封为太子太保,获得的赏赐与首辅大臣相当。
日益骄横
各宗室藩王要从皇帝那里得到赏赐和加封,严嵩都要向他们索取贿赂。南京、北京的给事、御史(纪委监察)上书弹劾贪污人员,都将严嵩、严世蕃列为第一、第二。严嵩每次被弹劾,便及时向皇上表忠诚,事情很快就抹过去了。皇上有时还故意表扬他,借此暗示群臣不要再提意见。严嵩中进士比夏言早,但官比夏言小。开始时他依附夏言,对他非常恭敬,在家中设下酒宴,亲自到夏言其府上去请,但夏言没去。但严嵩并不在意。之后,将夏言的主张跪地诵读。夏言相信了,对他不再有疑心,把他当作了自己人,错误的开始。皇上修道曾戴过香叶冠,便制了五顶赐给夏言等人。夏言不受,皇上愤怒。严嵩却趁皇上召见之时戴上香冠,并且还罩上一层薄纱,皇上看见后,非常高兴。严嵩于是向皇帝打夏言的小报告,最终导致夏首辅离职。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严嵩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入文渊阁,仍掌管礼部事务。当时他已六十多岁了,但精神焕发,重回少年,升官了,心情好是肯定的。新官上任,样子要做足,他早晚在西苑值班,不回家,皇上以为他勤政。赐给他银记--“忠勤敏达”。不久加封为太子太傅,累升为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
张璧死后,重新启用了夏言作为首辅。夏言发现了严氏父子的一些不端行为,想要揭发他们。严嵩知道夏言的下一步的行动后,跑到夏言家中,哭泣谢罪,夏言这才饶过他们。夏言犯下第二次错误。
迫害忠良
当时,严嵩和首辅夏言之间的政治斗争极为激烈,尤其是严嵩,总想找机会除掉对手,机会出现了。河套之役,严嵩伙同仇鸾构陷边将曾铣与内阁首辅夏言勾结,图谋不轨,致曾铣被杀,家人流放两千里。夏言被斩首于闹市,国之栋梁,就此折断,可惜,实在可惜!因弹劾严嵩、严世蕃的谢瑜、叶经、童汉臣、赵锦、王宗茂、何维柏、王晔、陈垲、厉汝进、沈炼、徐学诗、杨继盛、周铁、吴时来、张羽中、董传策都遭贬职。以其他理由,处死了叶经、沈炼。杨继盛先被关在监狱折磨,之后还是被杀。
无才宰相
要说严嵩无才,其实是不对的,向皇上献媚的才能,无出其右者,用这种才能,盗窃威权,骗取私利。俺达汗从山西一路抢到首都,傲慢地要求朝贡。皇上召严嵩与李本和徐阶到西苑讨论,严嵩拿不出任何建议来。兵部尚书丁汝夔受严嵩指使,不与俺达汗为敌,任由敌军烧杀抢掠。俺达汗退走后,皇上要处斩不抵抗的丁汝夔。严嵩怕他把自己供出来,便对他说:“不用担心。”丁汝夔临死时才知道被严嵩骗了。如果是争取自己的利益,严嵩还是很能干的,甚至是这一行的佼佼者,但是只要和自己的利益无关,比如老百姓的死活,哪怕民怨滔天,也不管不顾。实在无能、该杀、祸国、殃民。
棋逢对手
正当严嵩、严世蕃洋洋得意、目中无人时,有一人盯上了他们---徐阶。
宫中道士蓝道行在祭天时浮现四字:严嵩祸国。至此,嘉靖有意疏远严嵩。御史邹应龙知道了这事,上疏全力弹劾严嵩父子,嘉靖降旨令严嵩退休、严世蕃发配戍边。
严嵩知道嘉靖想念他,便贿赂皇上身边的人,揭发蓝道行作法的事,将他押往刑部,想让他供出徐阶(徐阶让蓝道行作法,让嘉靖知道严嵩父子祸国真相)。蓝道行真是硬汉,没有承认。徐阶捏了一把汗。严嵩乞请嘉靖将严世蕃他们发配到老家附近,以方便他们赡养自己。皇上不许。
第二年,南京御史林润上奏:“江洋巨盗多逃入罗龙文、严世蕃的家。罗龙文住在深山中,乘坐轩舆,穿蟒衣,有据险不臣之志。严世蕃得罪之后,与罗龙文天天诽谤时政。他们建府第时动用了四千名劳工,人们都说两人交通倭寇,将有不测之变。”此二人本该在边疆充军的,现在却在老家修别墅,谈时政。嘉靖下令逮捕他们,判了斩刑。两人都被诛杀,严嵩和他的孙子也被贬为民。
最终结局
严嵩窃权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们都称他为奸臣。判严世蕃犯了大逆之罪,则是徐阶的主意。抄他家时,获黄金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余万两,其他珍宝服装和好玩之物,其价值又达数百万。又过了两年,严嵩垂老有病,在墓舍寄食而死,他死的时候,既无棺木下葬,也没有人去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