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对我们来说很神秘,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神秘到它要没有点什么传说就不是南极了。而在这其中,就有“纳粹基地”一说,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指定又是希特勒的疯狂想法之一了,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替他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纳粹基地”的说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盟军在整理德国遗留下来的文件时发现了一件让他们不得不注意的事情。在当时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的备忘录中有这样一句话“潜艇舰队最引以为豪的是,它在世界的另一端为元首建造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世界的另一端是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句话再加上一些不知道从哪出来的信息,南极基地的概念就出现了。就在所有人都没有查明真相的时候,这些信息传到了文学家和UFO爱好者的耳中,这一下还了得,UFO爱好者“我说最近怎么总看见飞碟呢”。经过不断地加工和改进完善,希特勒就这样在人们的传言中开启了他的南极生活,没事的时候还坐着飞碟上月球兜个风。都是玩笑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切实际的说法

凭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各种版本南极基地的说法听起来都挺有意思,也挺吸引人的。但细细一想,这理应是就是人们杜撰出来的,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你现在还能安安稳稳地刷着手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资源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而且是各方面的紧缺,这是一个不可公认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有功夫在南极的冰层下面建造基地不如多造两辆坦克,而且哪来那么多潜艇去干这事呀,有潜艇油也不够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一点就是,修基地为什么要修到南极去?就算希特勒真有这种想法,也是在二战前或初期的时候,势头正盛,选哪不好非要选南极,反正比月球靠谱。而且这跟希特勒的人设一点也不符合,一心要给日耳曼人一个好的生存空间,结果最后跑到冰天雪地里,要么就是永远不见天日的某个神秘的地下城。希特勒带少部分人过去也说不通,既然人都少了,能躲的地方有的是比南极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夭折的南极基地计划

既然有南极基地的说法,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迹可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确实将目光投向了南极,其中的缘由还要从鲸鱼说起。捕鲸业在今天也存在,从中可以大量获取的就是鲸油。除了可以食用之外,鲸油还可以被应用在皮革、肥皂与化妆品的生产中,算是一种好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危机对欧洲的影响格外严重,经历了一战失败的德国更是如此。各种原材料紧缺,这里面就包括了油脂。而捕鲸业在这个时候正好能弥补一下这方面的亏空,不过鲸鱼是活物,数量也不是很多,所以不少国家当时都在寻找捕鲸的绝佳海域,就这样南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英国和挪威倒是在南极建立了几个基地,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捕鲸行业,捕捞上来之后就地生产,省时又省事。再来看看这个时候的德国,上世纪30年代,单是油脂产品的缺口就达到了百万吨,而这还是主要依赖进口的结果。眼看着英国和挪威在南极赚得盆满钵满,心里直痒痒,因此德国人展开了南极之行,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捕鲸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也不算是德国人第一回去南极了,早在1827年,德国探险家爱德华·多尔曼就进行了一轮南极探险。1901年德国人再次来到南极,但算上前者,这两次探索并没有什么像模像样的成果。而这一回,德国人信心十足,立志找到一个合适的基地建造点。1938年,在德国海军军官阿尔弗雷德·里彻带领下,斯瓦比亚号前往南极并在毛德皇后地登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这个地方是挪威宣称的所谓领地,但多尔曼可没有管那么多,就地插了几面小旗。然后又用船上携带的水上飞机飞了那么一大圈,沿途投下了一堆标注着领地边界的铅块。在有了领地之后,多尔曼看没什么事可干就回德国了,下一步就是等待捕鲸基地的建成。但紧接着战争就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将全部家底投入到了战争中,德国只好把捕鲸基地的事情丢在了一边。在这期间,德国的舰船倒是在南极俘获了不少挪威的捕鲸船,而希特勒也希望在南极设立一个补给站,以此近一步地争夺大西洋的控制权。不过这也引来了盟军的注意,并加大了对南极海域的巡防,本就在海军力量上贫弱的德国,这时候再想建立基地更是难上加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German base in Antarctica during World War II》、《World Wars and Archa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