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桑树和养蚕只有在南方才有,尤其是苏杭一带,所谓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里,就包含着苏杭的丝绸,直到现在我们一说到买真丝衣服,也多以苏杭为多。

那勾勒出女性美好曲线的丝绸旗袍,让每一个穿上它的女性都婀娜多姿,光彩照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关于《养蚕》的文章,不记得是谁写的了,只记得大概的内容:作者把蚕从蚕卵开始养起,一直到结茧为止。对于其中关于蚕在晚上吃桑叶的描写记得很清楚:在夜深人静时,蚕宝宝们也没有休息,它们在不停地吃着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小时候学到这里时,对蚕宝宝的样子有着向往,很想看一看它们的样子。在后来的图片上看过之后才知道,那个在作者笔下蚕宝宝其实就是一条条肉虫,像极了田地里看到的绿色大豆虫。

自此之后便以为养蚕是南方的专利。

养蚕和植蚕都发源于我国,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在《诗经》里,就有很多诗篇与养蚕有关。

在先秦时期,桑树作为人们心中的神树,推动着中国的农耕文化的发展。在那个时期的帝王举行的祈福仪式也多会选择在桑林中进行。这一点在一些影视作品里也反应了出来。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桑叶的采了可以再生,而且桑树所结的果子桑葚又是多子的象征。而这或许跟人类的生殖崇拜有关,在古代,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拼的就是人数,一个国家唯有人口众多才能在随后的征战上占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疆呼图壁的康家石门子,古老的生殖岩画便说明了这一点。

新疆的养蚕史源远流长,却几经起伏之后,最终没落

早在汉朝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位于丝绸之路通道上的新疆就已有了养蚕的技术,在当时的吐鲁番、于田和别失八里就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三大丝都。

关于丝绸是如何传入西域的,就有一个关于传丝公主的故事:
在新疆的和阗一带有一个叫瞿萨旦那的国,这里的人们并不会种桑养蚕,他们听说东边有个国善于种桑养蚕,就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求蚕种和桑籽。但东国国王说什么也不愿意,他甚至还下令严禁蚕种和桑籽出口。

瞿萨旦那国的国王没有办法,只好派使节到中原求婚,中原统治者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便答应了。瞿萨旦那国王于是挑选了几个精明能干的使者和迎亲侍女,嘱咐他们一定要请求公主带些蚕种和桑籽来。

中原的公主对于远嫁西域心生惆怅,但是瞿萨旦那国使节给公主呈上的国王的画像,国王英俊的样貌打动了公主,此时使节便说:本国的国王年轻能干,而且国家也很富有,公主嫁过去之后一切都可按照中原的生活方式生活,唯一遗憾的是本国没有蚕种和桑籽,怕以后公主和她的子孙没有丝绸可穿了。所以请公主想办法带些蚕种和桑籽过去。

于是公主将蚕种和桑籽藏于父皇赏赐的凤冠里。就这样蚕种与桑籽被带入了瞿萨旦那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西域就有了种桑养蚕的技术。

据考证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这之后,新疆的丝绸业发展一直良好,在唐朝,和田一带甚至形成“桑树连荫”和“机杼不绝”的盛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时期没落。

1876年左宗棠到达新疆之后,他着手开展了一垦荒二种菜三养蚕的举措,使得本已没落的养蚕业再次重生,然而,并没有多久,由于官办洋务而再次停滞。

到了近现代,养蚕产丝又是几经起伏,最终没有继续大规模地继续下去。

艾德莱斯绸是新疆特有的丝织品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要道,这里既然种桑,养蚕,便一定会有丝绸,正如苏杭一带有真丝产品一样。

新疆的丝绸便是维吾尔族有名的艾德莱斯绸。

艾德莱斯意为“扎染”。在古代,和田和喀什是新疆的主要产丝地,那里人们自古就掌握着养蚕、缫丝、编织技术,他们根据自己的民族信仰,将丝绸也染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图案,而这些丝绸至今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新疆生产的艾德莱斯绸已远销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沙特、土耳其、德国、美国、日本及沿海等地,它们也被各国人民所喜爱。

在和田市吉亚乡丝绸厂,它既是丝绸厂也是丝绸博物馆,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缫丝、纺线、织锦的全过程。艾德莱斯绸生产的全过程均有专门的演示,且有导购人员负责全程解说。如果想了解艾德莱斯绸,或者想购买艾德莱斯绸,这里是不错的选择。

这种营销模式与杭州丝绸厂的营销模式相似,都是带游客去参观,对于丝绸感兴趣的游客便会在那里购买心仪的商品。

桑树除了养蚕生丝之外,它还有一样东西让人们喜爱,那就是它的果实。

人们对于桑树的喜爱便是它的果实——桑葚

由于桑树在新疆种植的时间很长,这也使得在南疆生长的桑树多为古树。

我记得在2000年的库尔勒野云沟的,我们住的村子里便有两人都合抱不过来的桑树,那一年的五月,公路局的一位老工程师阿姨到我们那里检查工作,在工作之余曾让我给她在树上摘桑葚吃,她说年轻的时候在南疆这里修路,每到春天桑葚成熟的时候每天都会摘来吃,那个时候的生活艰苦,这种天然的果子对于他们来说便是最好的营养品。

后来离开南疆到了乌鲁木齐之后,便很少吃到了。即使是在本世纪初,那个时候的果品保鲜还不多,对于桑葚这种不易存放的果子,除了当地人吃之外,他们很少想着会运出产地去。

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桑葚到了成熟的季节,当地人会用它搭配着食物,吃着馕配着桑葚便是一餐,就跟在西瓜下来的季节,人们用西瓜来配馕是一个道理。

如今在北疆的超市或水果摊上已可以看到桑葚的身影了。

桑葚有两种:一种是白色的,一种是深紫色的。

两种颜色的桑葚吃起来都是酸甜可口,只是深紫色的是热性,有些人吃了之后可能会上火或流鼻血。

说心里话,对于桑葚并不是太喜欢,尽管在古代它曾被看成多子的象征,可是它的形象实在有些像只肉虫的样子,每次吃时总会做点心理建设。

但是在库车那边会有一种桑葚汁的饮料,我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

在2000年时,那里是有的,每当桑树结果结束之后,当地便会出现这种饮料,是那种浓度比较高的饮料。然而,那也是当地的特产,在其他的地方并不常见,或许是其他地方的人并不喜爱桑葚的味道吧。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相信新疆的丝绸业会有再一次走到人们的面前,而新疆生产的丝绸也会受到更多国家的人的喜爱,到那时,那些生长在南疆的桑树也许不仅仅只是作为生产桑葚的果树而存在,它们会老树焕新生,为新疆的丝绸业再加一把力。

写在最后:

每年的五月一过,新疆的桑葚就到了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从库尔勒开始一路往南,沿途的路上都会看到了桑树,结的有白桑葚和紫桑葚两种,如果想吃,找一块干净的布铺在树下,只需摇摇树,桑葚便会落下来。只要不浪费,要多少都行。

而进入了五月之后,新疆的另一种果子也进入了成熟的季节,那就是杏子。

这个时候到新疆来旅游,在南疆既可体验新疆的风情,也可以顺便品尝新疆次第成熟的水果。

关于新疆的桑树与桑葚,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我是@铁马游疆,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别忘了关注我。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