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东线战争格外惨烈,除了明面上的厮杀,战场之下的情报战也在进行着。单看德国方面,“东线外军处”主要负责对苏军情报和动向的分析。想必有人还是熟悉这个名字的,它可以称得上是联邦情报局的前身,不过在战争之初,这个情报机构可没少让德军恼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线外军处在开战前夕

德国东线外军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9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们就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当时负责的,即是对东线战场上的沙俄军队进行情报工作,因此在这个部门被独立出来之后,就成了专门负责东线战场的对应机构,一战结束之后,德国的军事实力受到的严重的约束,东线外军处也没有逃过这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因为局势不断地紧张了起来,这个情报部门死灰复燃,并被拆分成了两个部分,后者就是二战时期的东线外军处。依旧负责德国以东的战线,当然这个“东”可以东到太平洋上去。不过荒废了这么久之后,实力自然大不如从前,人丁稀少不说,甚至都有些跟时代脱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东线外军处负责人是埃伯哈德·金泽尔,并不是第一次遗留下来的老将。在后来的战场上面,金泽尔还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但情报方面,他可以用一窍不通来形容。归根到底,只能赖希特勒用人不当了。关于这个人,他不仅不会说俄语,甚至连都没有去过任何一个德国以东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着多年以前的沙俄旅游地图,德军就这样出发了

长时间的断档,外加一个不是那么靠谱的指挥官,东线外军处不出意外地让德军失望了。在金泽尔的领导下,情报人员忙活了好几年也没有搞清楚苏联此时的具体情况,就连大致情况都是猜出来的。而这还不是最过分的。经过多年的探索,金泽尔还是没有搞出一份像模像样的地图,为了应付工作,他直接找了一份苏联出版的旅游地图交了上去,比例大到可以看到整个西伯利亚,再或者就是沙俄时期留下的老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对苏联的军事和工业实力上,金泽尔也是一头雾水,他大胆地推断,苏军此时根本没有大规模机动作战的能力,你们就放心地去吧。可能连当时的德国军方都不会相信东线外军处的胡编乱造。在1941年1月,东线外军处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出版了一部关于苏军信息的小册子。但当德军拿到手后,发现只是基本的军事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德军在东线外军处的鼓励下上了战场。拿着各种不靠谱的地图,经常会发现上面标注的公路根本就是一条土路,因为还没有修好。或者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地方突然出现一座城市,里面还有苏军在驻守。更要命的是,德军往往需要与苏军交战多日才能搞清楚对面的番号,这样的情况在东线战场初期是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线外军处的升级换代

唯一让人庆幸的是,金泽尔是一个有自知自明的人,而且认错的态度也很好,所以在1942年的时候,莱茵哈德·盖伦接替了金泽尔的职位,成为了东线外军处的最高负者人。和前者相比,盖伦可以称得上是情报方面的专家了,更何况前线差不多都被德军士兵给趟出来了。最终在盖伦的整改下,德国的东线外军处可算是走向了正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盖伦的到来让东线情报搜集工作好了很多,但这并没有让希特勒满意。因为盖伦对情报以及局势的分析和理解过于精湛,以至于得到了一个不好的结论,那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终将战败。这是希特勒最不想听到的情况,可偏偏总感觉盖伦说得还挺有道理。凭借着自我欺骗的心理,希特勒在1945年将盖伦免职。但此时失败的到来,已经不用推测就可以看得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A Century of Spies: Intellig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ilitary history of Germany during World War II》